浅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探索

2018-12-21 12:34陈守聪赵双双
世纪桥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

陈守聪 赵双双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成为全党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历史地位,对于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凝聚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10-0009-02

党的十九大首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重思想写入党章,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历史地位,对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凝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面临的新时代课题。围绕这个习近平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同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各项规律的认识,通过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果断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新理论,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复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对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系列战略部署,主动宣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生命力丰富发展治国理政思想,在论著、文章、报告及外交场合多见,内容更是涉及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劝学、任贤、天下、廉政、信念、创新、法治和辩证等十三方面,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是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理论及其经验的思考。习近平有过七年知青经历,又先后经历不同任职直到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步一个脚印。“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常年的基层工作使他对中国存在的问题异常了解。此外,习近平同志崇尚、爱好学习,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运用、勇于实践,提出众多具有实践真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

二、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治国理政,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五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经过40年实践,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面临着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暴露、贫富分化问题严重,阶层结构不尽合理,价值分化明显等纷繁复杂的矛盾,这是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现实背景与难点所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领导集体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自信坚定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出了治国理政重大举措,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正如党的十九大指出的那样,“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包括: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新发展理念得到全面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效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效果明显,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落实。这些都为抓关键,解难题,求突破提供了理论与方向上的指引,一定程度上积淀了改革的经验,强化了问题研究,催生了改革胜利的强大动力与信心。

三、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辟概括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了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包括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和政治保证等十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其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18个领域,囊括了新时代我国改革发展、社会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军以及建党治党等方方面面,形成系统、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思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到新的高度,从理论上对“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进行全新的概括,为中国未来发展明方向、引道路,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人类解决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以信心。对“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崩溃论”的破产,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產生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成中国革命、建立新中国、推进国家繁荣富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再出发对重大时代课题进行深入思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我们党始终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不断进行艰辛探索与伟大实践。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恢宏实践,推动中国日益靠近世界舞台中心、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新时代的来临,这是对我国历史发展新方位的科学判断,是对时代发展的客观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境界。

(三)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道路上进行了长期艰苦探索,既有辉煌成就,也付出沉重代价。历经4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走向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伴随着这一伟大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它既是我党治国理政的最新经验总结,也是我党后续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党治国理政新境界得以开辟。

五、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要在“学懂”,即在原原本本、全面准确上下功夫

“学习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学懂弄通。”学习要读原著、学原文,领悟其精深要义,既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完整体系,又要深入理解每个观点、论断、战略的精神实质,将学习结果内化于心,融入个人思想,外化于行成为个人行动指南和价值遵循,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积极在思想上与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在“弄通”,即在融会贯通、内容完整系统上下功夫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孤立、片面学习,而是要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与方式,同黨的十九大精神、新党章以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融合,与学习千年中华文明史、西方现代文明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史、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学习相互联系,从横向、纵向等多角度掌握其脉络、精准把握其精神实质与内涵。

(三)要在“做实”,即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每一个中国人强化学习、奋力实践,不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立足于本职岗位,把学习与指导工作、推动实践结合起来,找准新思想与推动工作的切入点,撸起袖子加油干,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汇集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09-0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 出版社,2017-11-0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016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04.

[4]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08-01.

[5]叶自成.习近平用典中的治国思想精蕴[J].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15,(5).

[6]张世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 学品质[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7,(6).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