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

2018-12-21 09:43黄睿
赢未来 2018年19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黄睿

摘要:農村义务教育阶段学困生形成原因主要来自自身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几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多用激励,少用告诫;用爱心感化,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产生成功体验等途径来转化后进生,把他们转变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一、引言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自主学习的意识普遍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后进生也就慢慢形成了,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帮助教育好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如何使学困生转化为学习轻松的学生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自身方面的原因:从某种层面上分析,学困生的学习障碍表现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学校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促成学困生的罪人。被曲解的分层次教学。许多农村小学不能正确地看待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教育被简单化为教学、考试名次两步曲。他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少数尖子学生的身上,放松甚至放弃对学困生的教育。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农村家庭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促进子女健康成长。有些家长则认为学习并不重要。还有许多农村家庭生活状况极其困难,不能为子女及时购买学习用品,更谈不上为孩子添置必要的学习资料,如字词典、课外读物等,有些学生就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总结如下:

1、家庭缺陷型: 有些学生家庭有缺陷,因父母离异或突然变故,对子女的心灵造成严重创伤,致使有些学生对前途失去信心,于是不想学习而学习成绩下降。

2、管教不当型:有些父母对子女从小娇惯,养成子女骄横、懒散,有的家长望子成龙,过分赞许,导致子女眼高过顶,目空一切,有的父亲管教能力差,跟子女不能进行精神上沟通,导致子女思想不能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了子女的学习生活。

3、金钱至上型:有些家长只顾自己工作,或忙于社交挣钱,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更有的家长将子女拉进赚钱的行列,致使学生养成了金钱至上的观念,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只要能挣钱就行。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典型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对学生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电视、舞厅、游戏、桌球等娱乐设施也从城市发展到农村,诱惑着广大小学生,分散了他们的学习精力。

三、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籍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何种地位,作为教师,正要像于永正老师所说,自己要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书籍是一种学校教师的教学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笑道溪流来滋养它。

(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学生未来融入社会的良好心理基础。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自信心的获取依靠成功体验,而成功体验又依靠“勤奋努力”。因此,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对后进生又是至关重要。中国有句古话“笨鸟先飞”,这句话应辩证地看,第一,从潜能上看,学生无优劣之分,所谓的“笨”是潜能未发掘的表现;第二,“笨”而先行,先飞,先学,就可以治“笨”治“愚”;第三,“先飞”就是勤学苦练,就是早作准备,有意识地刻苦努力。

(三)多用激励,少用告诫。

成长需要激励。对学困生批评过多,会使他们产生屡遭失败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极容易导致少年儿童的自我否定。因此,“失败是成功之母”不适合多数学生,“成功是成功之母”才更符合更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心理。合理期望,会产生一种很有效的暗示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四)用爱心感化。

向学困生撒下更多的爱,用爱心缩短距离。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它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一个人来到人世间,首先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爱,使他们健康发育成长。入学后,他们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老师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这种现实就会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把爱的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这时,如果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就会缩短,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依恋感,就会相应地把读书看作是一种乐事。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没有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思想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无药可救了。要知道"一铁锹挖不出一口井,一口吃不出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时间,更何况塑造人的灵魂呢?我相信,只要我们怀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对那些学困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他们转变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作为老师,我们不只是欣赏它春天的蓬勃生机,也要接纳它秋季的残枝败叶。换一种心态把孩子的不足看成是必然的经历,犹如大树不同阶段的成长自有不同的反应,学会尊重孩子,顺应自然地因势利导,才可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叶培珍, 王龄昌. 浅谈农村学困生成因及转化对策[J]. 新课程学习:中学, 2009(5):7-7.

[2]赵秀明.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09)

基金课题:

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及转化策略》,课题批准号: BY[2018]G103号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浅析《荷马史诗》中女性的依附地位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高中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职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