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无愧时代
——从中国新闻奖评选看增强“四力”的重要性

2018-12-25 01:36潘亚平
新闻采编 2018年6期
关键词:四力

◇ 潘亚平

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新闻舆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在贺信中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谆谆教导,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一年来,总书记的嘱托时刻萦绕在我们的耳边,落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前不久,我有幸代表山西担任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的评委。在评奖过程中,我越发深刻地体会到总书记嘱托的重要意义。今年评奖的时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之际,评委会首先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讲话精神。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队伍”。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评委会也对参评作品提出了标准,那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获奖作品要符合“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的要求,体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党的新闻工作从来就不是单纯的业务工作,首先要讲政治。讲政治就是指坚定的政治站位,正确的舆论导向。每个季度或新年开年,宣传提示就会下发。个别媒体可能觉得这些大原则都是对央媒或主流媒体的,不吸引眼球,没人爱看,从而片面地按“需”执行。在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对不符合宣传导向的作品一票否决,直接剔除。而导向正确有立场、站位高的作品,如果题材新颖、故事性强、手段创新,往往能够获得等次较高的奖项。

在大的宣传要求之下,还有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大事件和大的时间节点。这些大事件,有些是央媒的独家资源,有些是地方媒体可以重点关注的。紧扣这些主题,就抓住了宣传报道的重点。中国记协也恰恰是要通过评奖为全行业的业务工作定立标杆。获奖作品《习近平首次沙场阅兵,号令解放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刘桂珍,四副担子一肩挑》《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抗战始于九一八》《为了人民》《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归途》等都是有大事件、大背景做背书,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本文着重从牢记总书记嘱托,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新闻队伍“四力”方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保持人民情怀,用好“脚力”走出好作品。

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现场、不惜脚力,才能了解事实真相,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和人民群众心连心。韬奋奖获得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任捷,用几个小片段串起“记者”。一直在路上“记着”的感人故事。在汶川地震中,前方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在一间快要倒塌的民房中发回了第一个来自灾区连线的瞬间;在北京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的日子里,她收到了前方记者的生日祝福,而那一天并不是她的生日,这一句祝福的暗语,成就了一场大型直播的顺利完成;春运期间,那些冲锋在最前沿的记者,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就为了记录无数留守儿童与父母春节团圆的《爸爸妈妈,我来了!》。任捷凭着她33年执着于新闻事业坚定的“脚力”,成为10名韬奋奖获奖者之一。

“脚力”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山西广播电视台的一等奖作品《刘桂珍,四副担子一肩挑》,被评委们高度称赞和认可。在山西代县曾经的贫困村段家湾,刘桂珍挑起了四副担子——村医、乡村教师、村支书、村委主任。38年来,她免费给周围五个村的村民看病;她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发展种苗脱贫致富;她坚守三尺讲台,不让一个山里孩子失学……她成为百姓眼中的“领路人”“顶梁柱”。为了真实感人,创作团队坚决不摆拍,多次深入段家湾村的角角落落,跟踪记录刘桂珍的工作生活,许多场景记者都是含着泪水拍摄完成的。脚下有泥土,心中才有真情,作品也才能感染观众、感染评委。

好“脚力”要求媒体领导要身体力行,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走基层”的必要性,坚持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必须从基层中来。有些媒体由于经营出现困难,就千方百计压缩运营成本,但是,走基层无论如何不能打折扣,因为这也是我们的阵地。每年要定期策划一些大选题,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提出采访目的要求。总局连续几年开展的“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可惜只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反映事实也有局限。所以,类似的策划可以多做。同时走基层不仅仅是对新闻台新闻节目,还是对所有从业人员的要求。

二、记录伟大时代,用好“眼力”发现好故事。

优秀的记者,总是目光独特,他们眼中有故事,有细节。好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发现,发现最新事实,对受众最有影响力的事实,最具人情味的事实;发现小人物身上的“大”,大人物身上的“小”;发现有历史价值的“第一”“首创”“之最”等。

好“眼力”要善于从重大题材中发现新闻。重大题材往往反映社会发展的进程、标识着时代前进的方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素材库,是人民获得感、正能量的聚集区。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为了人民》,是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集体创作完成的。在“七一”前夕,派出近30名记者、摄像,分赴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与扶贫队员同吃同住同思考,记者们多次往返拍摄,行程近万里,用细腻生动的镜头和笔触,分别记录了八位驻村扶贫队长扎根一线、甘于奉献的扶贫故事,展现了扶贫队员们作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这组系列报道主题鲜明、故事真实感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塑造了湖南数十万扶贫战士的英雄群像,是融故事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好作品。作品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同时,又制作了相关网络专题,在互联网各个端口累计总点击量突破1亿次,创下了湖南卫视新闻大片在互联网二次传播的新纪录。可见,好作品自有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而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引导力,好“脚力”生成好内容。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河北徐水农村群众取暖难,政府紧急出台措施力保群众过冬暖》是一篇独家、反响强烈的调查报道,作者层层调查,深度挖掘,娓娓道来,把事情发生的原因、事件中涉及到的各方、老百姓的怨气都展示出来。由于提问得当,直面问题,极大地缓解了群众急躁焦虑的情绪,很好地体现了人民性、客观性、建设性等报道原则。报道以同期声的方式,大量使用群众鲜活生动的语言,使作品更接地气。作品着力在深度上做文章,抽丝剥茧,逻辑性很强,将真实性、时效性、冲突性等新闻价值,实现完美统一,当然如果作品的标题再有所推敲就更好了。

“眼力”还在于用鲜活的细节打动人心,用新闻敏感性判断真伪,面对网络舆情,能够准确研判评估舆论走向等。细节之处见精神,细节之处打动人。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眼力”十分重要。表现在节目中选题能否贴近群众;和嘉宾交流的话题是受众是否感兴趣;采访提问是否有针对性、普遍性;什么样的问题需要穷追不舍,是否对一些焦点问题视而不见,和听众互动话题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等等。所以,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也必须学会把好“眼力”用在节目策划播出的过程中。

三、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好“脑力”是制作好作品的关键环节。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脑力”贯穿在“四力”的各个环节中,是“主”力,是引领。好“脑力”主要是指理性思考,要脑中有政治、心中知大局。在申报选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什么?也要结合中央要求、省委省政府工作重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清醒的头脑,站稳政治立场,确保导向正确。

好“脑力”还用于指导实践,新闻工作者要用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知识积淀、出色的业务能力对待每一篇稿件、每一组节目、每一次报道。《刘桂珍,四副担子一肩挑》主创人员之一,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制片人陈霞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脱贫攻坚是一个宏大命题,为人民服务也是一个宏大命题。作品用刘桂珍这一个人物承载化解了两个宏大命题。人性是新闻的灵魂,刘桂珍的人性就是她的信仰,也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只讲人而抓不住人性,这个故事一定是残缺的,新闻思想是无处生发的。而抓住了人性,有了这个魂,我们寻找故事、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镜头设计就找到了根。因此,在片中最后一组画面是从胸前的党徽切到主人公的特写,镜头的设计就是在这个“魂”的指导下完成的,其效果让受众感到神圣而庄严又充满感动。

每一个新闻人都知道,写人物最容易,写人物也最不好写,特别是典型人物报道,有些媒体有关先进模范人物的报道,给人“假”“大”“空”或“高大上”的印象,把本来优秀丰满的人物写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受众非常反感,觉得不真实,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不但起不到宣传效果,还让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这篇报道中,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刘桂珍文静朴实,身材瘦小,看上去很弱,形象上首先就让人产生一种怜悯之心,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基层党员,她瘦削的肩膀上却扛着四副担子,每一副担子都是沉甸甸的责任,每一副担子上都有父亲的嘱托“你不干谁干”,既然担起了担子,刘桂珍就用自己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坚持,为老百姓付出着,没有一点怨言,得到的也是村民的大实话“全代县也难找这样的人”。她在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小故事、小细节串起来,起到了“滴水见太阳”的作用。为了真实鲜活,主创团队集体思考,反复开会,斟酌细节,坚守等待,数易其稿,起到了“看不见的宣传”的效果,获一等奖可谓“实至名归”。

好“脑力”还要求记者具有强烈的新闻敏感和高度的责任担当。辽宁台的作品《用好狠的办法,解决“好狠”的问题——访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局长赵连生》是一篇舆论监督报道,针对社会上广泛流传的“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负面评价,记者用了近半年时间跟踪采访,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围绕“好狠的问题”和“好狠的办法”展开访谈,直截了当、客观坦率。一些音响被制作成片花穿插在访谈中,使作品层次清晰,节奏紧凑。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首先监督报道在评奖中是弱项,在题材上占了优势,作品一改访谈节目干巴巴的对话形式,有所创新,可听性很强,同时标题也很出彩。这是作者认真思考、反复斟酌的结果。

好“脑力”还要求主流媒体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走向。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闻媒体而言,“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多宣传什么、少宣传什么,都要从大局出发,体现大局要求”。我们的很多谈话类节目、专栏要主动设置议题,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而不是被社会舆论牵着鼻子走。要善于挖掘事实,也要善于提出概念,形成标识。不仅要面向普通人群,也要影响关键少数。既让人想看,还要让人爱看,能看得进去。有铁的事实、好的道理,还得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表达。

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好“笔力”是产生好作品的必然要求。

铁肩担道义,笔下著乾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笔力”是真情的表达、清新的文风、鲜活的描述。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笔力”还是能主持,拍视频,甚至当导演,同时好“笔力”还要求能创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作品《归途》用婉转曲折的故事打动了人心。944年,瑶族女子韦绍兰被日军掳走征为“慰安妇”,在逃跑后生下日军后裔罗善学。罗善学从记事起,就被叫做“日本人”“日本鬼子”。2岁的他一辈子都低着头走路,不肯与人多说话,记者仔细观察,通过动作、语言的细腻描述,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远不止于“逝去者”,还有无穷无尽的“生者痛”。作品用“直接引语”讲故事,增强了作品的真实度和感染力。罗善学是一个在特殊的大背景下出生的人,如何把人物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如何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悲剧,展示人性的矛盾、挣扎与闪光点,驾驭起来难度非常大。可以想见,采访的素材一定非常多,各种线索纷繁复杂。怎么选择,主线是什么,哪些细节需要放大,听众需要什么,哪里是“泪点”等等,主创人员都有过周密细致的思考,作品最终完美地实现了“通过展现战争受害者的人生悲欢和对美好家园的渴望及追寻,呼吁和平”的目的,这样一篇故事性极强的作品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这个对外传播平台播出,一定也感动受众并会引发思考。

老舍先生说过,“说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说尤其重要”。有了前面“脚力”、“眼力”、“脑力”的扎实工作,创新报道手法,应当成为一个优秀记者永恒的追求。新闻界前辈郭玲春说:“新闻,要永远给人新的感觉,包括内容到形式,某种样式多了,我就不写,我看报,若发现自己的报道在形式上和别人的类似,我就感到不安,对自己产生不满。”

北京电台的《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是一件以创新取胜的好作品。2017年我国恢复高考四十周年,高考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大多数媒体都是以访谈的形式完成这一命题的。北京电台却独辟蹊径,从两方面进行了创新。第一是讲述方式创新,节目由一位“老高三”直接对话即将高考的“新高三”,让新老考生以对话的形式穿越四十年去纪念恢复高考并展现高考变革,语言的浓度在一个专题的时长中最大程度达到饱和;第二是形式设计创新,在一个对话为主的交流场里不设主持人,提前为嘉宾准备了大纲,并不限制对话者自由发挥,记者在现场也不干扰现场。全部对话内容都是在新老高考生第一次见面的实时交流中产生,二人同时既是采访者也是被访者。作者在节目前期还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专门寻找和制作了一些典型音响,比如当年宣布恢复高考的广播大喇叭声,在四十年高考改革跨度体现上采用了配乐大事记的方式串联,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穿越时空的感受。可以说,这篇作品打破了以往广播新闻专题样态,在“对话体”与“纪录片”的声音“混搭”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这种创新既有手段的变化,更有理念的突破,是广播节目制作播出的一次全新的探索。并不是所有的节目都可以这样做,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工作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思维定式难以突破,北京台的这种做法告诉我们,创新无处不在,重要的是要敢于实践。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舆论生态复杂多元的今天,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要在守正、贵在创新、重在实践”,不断增强“四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在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上发出时代最强音。□

猜你喜欢
四力
提升“四力”打造防灾减灾“建邺模式”
以廉洁文化“四力”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增强四力不放松 助力脱贫苦下功——全国涉农媒体增强“四力”助力脱贫攻坚网络培训班成功举办
用“四力”做深做透好题材——我采写器官捐献报道的一点体会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践行“四力”锻造新闻精品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在践行“四力”中锤炼编辑的功力
构建新型话语体系 提高主流媒体“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