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角

2018-12-25 10:59王苹
中国德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交流活动教师

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身处有情境、有情感、有情趣的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比较与辨析、总结与反思、自信与分享,做到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政治教研组组织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凸显。

外出旅游时,无论自己的摄影技术如何,人们都会拍摄许多风景照片,而不是去网上下载更加专业的摄影作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面对网上的摄影作品,我们“身在其外”,面对自己拍摄的照片,我们“身在其中”。因为身在其中、身临其境,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时就会有许多回忆、想法、计划等等。同理,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身处有情境、有情感、有情趣的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比较与辨析、总结与反思、自信与分享,做到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

一、在活动中学会选择

有选择才会有责任,有责任才会有成长;有选择才会有自由,有自由才会有创造。通过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一)把握机会,主动地选择

选择是一种决定,单方面的选择不一定是最终的结果,选择往往是双向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选择的主动权。面临选择的机会,通过自己的付出去把握机会,让学生明确成功的选择是需要实力支撑的道理。

在我们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有时无法满足所有选择参加活动的学生的需求。我们改变了以往教师单方面选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做法,而是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努力获得参与的机会。

比如,在以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有近200个学生有参观外交部、对话新闻发言人的需求,而名额限定50人;某企业庆典活动,需要20名学生做活动的志愿者,而学生的报名人数达到了近百人;参观某企业,和企业高管面对面对话,企业只能提供50个名额,学生报名超过了百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和自己的关注点,提出实践活动中互动交流的问题,教师以学生提出问题的多少与质量作为选择的标准,并在班级中展示入选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教师组织集体面试,学生通过答辩获取参加活动的资格。从反馈中可以得知,学生认为这样的选择是公平的,没有被选上是因为自己提出的问题还不够多、不够好,自己在面试中的表现还不理想,同时,也为学生指出了下次改进的方向。

(二)规划未来,理性地选择

新的高考方案的一大亮点是学生可以选考,而选考的科目与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一些学生没有认真思考未来的人生规划,不知道如何选择。从政治学科的基本功能看,它是一门提高学生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课程,因此,在一定议题下的学科实践活动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进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

在学习有关公司的内容时,我们以“走进企业,学经济,如何作好人生规划”为活动议题,组织全体高一年级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我们选择了12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将12家企业的参观名额分配到各个班级,让学生在了解这些企业的相关信息后作出自己的选择。在选择企业的过程中,教师既会看到态度鲜明选择某类企业的学生,或者对12家企业都不感兴趣的学生,同时也会看到面对选择不知所措的学生。无论学生的态度如何,选择的过程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思考,思考未来职业的选择,思考学业与未来职业的关系,思考社会的变化发展与职业的关系。

(三)构建团队,负责地选择

如何在活动中选择同伴、构建自己的团队,同样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生需要了解哪些同伴与自己志同道合、同伴的特长适合在团队中负责怎样的工作,同时,选择同伴后,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在活动中不断磨合、相互協作,以达到最佳的合作状态。

在走进社区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为社区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付诸行动去实现。对社区发展关注点一致的学生组成了一个小组,如“为小区狗屎问题出谋划策”的小组,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通过交流后彼此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做了人员的分工,有的负责问卷和调研、有的负责拉赞助、有的负责撰写方案等,通过小组内各成员之间不断磨合、与社区居委会进行沟通交流,他们做出了十分符合社区特点的活动方案,最终该活动方案获得了2016—2017学年北京市中学生社会实践挑战赛TOP15。

二、在活动中交流与思考

2017年版的新课标指出,“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是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社会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上,学生既要与同伴、教师交流,又要与社会上各类人交流,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交往能力,更使得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思考。

(一)与同伴交流,相互启发

同伴看世界的视角、对问题的关注点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开展实践活动前,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彼此交流各自关注的重点和提出的问题,探讨还需要进一步沟通的问题。比如,让同一班级走进同一家企业的学生彼此交流互动;在“经纶学子进社区”的实践活动中,将往届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经验介绍给学生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等等。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还会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各自的感受与收获,并从学科视角出发,去分析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从课堂上热烈讨论的场景,就可见学生思维的碰撞。

(二)与教师交流,思维走向深刻

学科实践活动应该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因此,任课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充分保持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活动前教师要说明实践活动的意图,引发学生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关注点;活动中,教师要适时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对活动的关键点给学生以提示,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在活动后的课堂互动中,教师要从学科视角引导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入思考实践活动中的问题。

(三)与外界交流,多维度思考问题

在我们组织的实践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让学生与合作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展开直接的交往、进行较为充分的交流。工作人员会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与学生谈社会的发展、谈科技的创新、谈单位的变化、谈自身的成长、谈对人才的需求……鲜活生动的案例和充满情感的交流,会让学生跳出课本,更加立体地看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思考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生涯规划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久而久之,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会变得更加丰富、全面。

三、在活动中成长

社会实践活动做得是否有价值,关键看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是否更加了解自己、了解社会,能够将自身的发展、学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是否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一)让榜样人物激励学生

我们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走进榜样人物的职业环境和职业生活,与榜样人物零距离对话,聆听他们的成长经历,感受榜样人物的人格魅力。这些榜样人物既有社会上的精英人物,如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人大代表、企业的高管等,也有普通的工作人员,如社区工作者、企业的普通员工等。这些榜样人物共同的特点不仅是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而且在工作中都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让工作更加出色。

比如,学生走进优客工场,与毛大庆先生互动交流后,对他辞去万科副总创办优客工场的行为十分钦佩,对他丰富的人生经历赞叹不已。一些学生经过这次实践活动,在日后的学习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努力,还有学生表示大学毕业后会考虑自主创业。

某次社区实践活动后,学生写道:居委会责任重大,每家每户的点点滴滴都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内,无论自己有多累,唯一的宗旨就是——服务居民,争取让大家满意!这个愿望虽然很小却很重,需要设身处地为居民想,需要了解居民的需求是什么、关注点是什么、兴趣点是什么。我深深体会到居委会工作的不容易,他们就是平凡的工作人员,却成就了整个社区的不平凡!我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多为他人着想,并且认真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二)用有宽度的问题引导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既需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也需要教师提出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引领。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视角的宽度、思维的宽度和表现方法的宽度等,给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身想法的空间。

比如,在参观钱币博物馆的实践活动中,我们的作业要求之一是:把中国钱币发展过程中至少十个“最”和历史上货币形态变迁的资料拍成照片,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分析和归纳影响货币形态变迁的主要因素。学生上交的作业形式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份作业,是以历史朝代为轴,在不同朝代上插入当时货币形态的圖片,用同一种文本框插入这个时期货币发展之最,以及这个时期货币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六张A4纸横向打印的作业连成了一幅壮观的货币发展史卷轴。可见,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用有宽度的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能动性。

(三)用有创意的活动启发学生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是需要教师培养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策略和方式方法很多,其中,实践活动方案本身的设计是否有创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为了让学生亲自体验企业的经营和市场的资源配置,我们设计的实践活动是“创办学生公司”,让学生自愿组成团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特长、占有的资源等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学校聘请企业专业人士给学生一定的创业指导,同时给予通过项目论证的学生“公司”一定的经费支持。我们发现,学生们创办的“公司”丰富多彩,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开办了创意文化用品公司,喜欢文学的学生创办了主题杂志,等等。其中,一位擅长漫画的学生在和教师对话后,打算将漫画与经纶校园文化结合,开发一系列有经纶文化元素的漫画文创产品,同时用漫画人物表现经纶校园主题文化活动,非常有创意。

经过多年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更加坚定了我们做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信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更肥沃的大地上茁壮成长!

【王苹,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集团副校长,正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何 蕊

猜你喜欢
交流活动教师
如此交流,太暖!
“活动随手拍”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交流平台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交流平台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