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学院大学生普通话使用状况调查

2018-12-26 11:04燕,李
许昌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许昌普通话方言

刘 燕,李 勇

(许昌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高校学生的语言面貌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生的口语语用能力。国家推普60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达到了在校师生会讲普通话、使用普通话沟通的目的。但是在个别地区,普通话使用频率却不容乐观,甚至一些在校师生拒绝说普通话,认为说普通话是“装”“做样子”。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以许昌学院为例,调查了高校师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

一、调查范围、对象与方法

许昌学院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地处河南省中部,属于中原官话区,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学生80%以上为河南籍。截至2017年10月,许昌学院现有教职工1562人,全日制在校生23682人,开设62个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多科协调、富有特色的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注]数据来源于许昌学院官网http:∥www.xcu.edu.cn/xxgk/xxjj.htm。。

此次调查对象为许昌学院在校师生,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科学性,调查对象分文史、理工两大类,每类各调查250名学生,共计调查500名学生。尽量做到男女比例及各专业分布均匀,以求反映较为真实的语言状态。

调查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匿名调查和隐蔽观察为辅。问卷调查法是提取调查数据所采取的最广泛、最有效的一种方法[1]166。本次调查问卷采用纸质问卷和网络在线问卷(网络在线问卷借助于“问卷星”网站)两种形式,并结合调查问卷对受访者进行随机访谈。问卷涉及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语言环境、语言能力、语言态度、语言使用的场合等多方面。立足调查数据,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后,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再随机选取学生进行深入访谈,探求数据背后的社会及心理因素。同时采用隐蔽观察法,在食堂、操场、教学楼等地点放置录音设备,收集师生在完全放松状态下的语音,以获得其最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分析

(一)调查对象背景资料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0份,无效问卷20份,有效率96%。这480份问卷中,从调查对象性别上看,男177,占总人数的36.9%,女303,占总人数的63.1%。从年级上看,本科一年级占总人数的13.1%,本科二年级占总人数的14%,本科三年级占总人数的26.9%,本科四年级占总人数的25.2%,专升本一年级占总人数的6%,专升本二年级占总人数的15.2%。从家庭所在地分布情况上看,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9.3%,生源地为县城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1.7%,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0%。从专业分布上看,文史类学生占总人数的46%,理工类学生占总人数的54% 。

(二)调查对象的语言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既会说普通话又会说方言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6.3%,只会说普通话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0.2%,只会说方言的人数为0,其他情况占总人数的3.5%。这说明近些年推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学生已经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既会说普通话又会说方言。

在普通话水平的自我评价中,21.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相当好,57.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一般,20.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说得不好。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方面,5.6%的学生测试成绩是一级甲等或乙等,34%的学生测试成绩是二级甲等,41.2%的学生测试成绩是二级乙等,16.7%的学生测试成绩是三级甲等或乙等,2.5%的学生没参加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如果说普通话一级程度为“相当好”,二级程度为“一般”的话,许昌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结果显示受试者普通话水平自我评价偏高一些。

图1是调查对象开始学习普通话的时间分布。

图1 开始学习普通话的时间

如图1,经调查28.1%的学生在小学以前就开始学习普通话,6.6%的学生在小学时开始学习普通话,3.3%的学生在初中开始学习普通话,3.5%的学生在高中开始学习普通话,58.5%的学生在大学以后才开始学习普通话。可见超过一半的学生是在大学以后才开始学习普通话的,为此我们对这58.5%的学生做了深入访谈,他们强调最多的是:“以前老师和同学都说方言,自己也说方言,上大学以后发现周围的人都说普通话,于是自己也学着说普通话。”对于开始学习普通话的地点,经调查7.5%的学生是在家里开始学习普通话的,89.8%的学生是在学校开始学习普通话的,2.7%的学生是在其他地方开始学习普通话的。说明学校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地点,而大学校园的语言环境真正巩固了普通话的校园语言地位。学习使用普通话的时间晚、场合少,可能是造成学生普通话实际水平略低的一个原因。

考虑到学生语言面貌受大学入学前校园语言环境的影响,我们在许昌市区小学、初中、高中进行了走访,发现课堂语言基本是普通话,但课堂外师生之间大部分还是使用方言沟通。同时调查了长葛市(县级市)的中小学,发现课堂内外师生基本都说河南话。针对许昌市区和长葛地区出现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我们又从历时的角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在许昌市区内,使用普通话授课的教师越来越多,师生的普通话水平也越来越高;而在许昌市区外,使用普通话授课的教师比例相对比较低,但也呈现上升趋势。

此外,在2018年3月10日河南国际频道播出的《梨园春精彩回放》中,嘉宾是一位来自洛阳的正在读小学的男孩,主持人采访前强调因为该嘉宾平时说的都是河南话,不会说普通话,所以对话全程使用了河南方言。其实,河南地区人们对普通话和方言的接纳度都比较高,青少年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方言的使用。

(三)调查对象的语言态度

调查对象中有327人既喜欢普通话又喜欢方言,占总人数的68.2%;77人更喜欢家乡话,占总人数的16%;76人更喜欢普通话,占总人数的15.8%。关于是否有必要推广普通话的问题,437人认为有必要,占总人数的91%;仅有31人认为没有必要,占总人数的6.5%;12人不清楚是否有必要推广普通话,占总人数的2.5%。关于下一代语言选择的问题,173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既学习普通话又学习方言,占总人数的36%;283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只学习普通话,占总人数的59%;11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只学习方言,占总人数的2.3%;另外有13人希望自己孩子的语言学习顺其自然,占总人数的2.7%。

家长的语言态度往往会对孩子的语言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被调查的学生中,59%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只学习普通话。假如超过半数的家长都不再鼓励孩子使用方言,那么随着方言区普通话普及率的迅速上升,方言能力的退化则会越来越迅速。但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许昌学院大学生普遍认可普通话,同时对方言的感情并没有因为推普而消失。

(四)调查对象使用普通话的场合、对象

进入大学后有436人使用普通话的频率明显增多,占总人数的91.2%;仅有11人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减少,占总人数的2.3%;31人使用普通话的频率不变,占总人数的6.5%。经调查,普通话使用最多的场合中,课堂上使用普通话的人数最多,有327人,占总人数的68.2%;另外有107人使用普通话最多的场合是宿舍,占总人数的22.3%;还有39人使用普通话最多的场合是在家中,占总人数的8%;其他情况有7人,占总人数的1.5%。说明大学时期是学生学习普通话最多的时期,课堂是大学生使用普通话最多的场合,而家庭无论在普通话的学习还是使用方面,比例都是最低的。

与普通话使用情况相反的是,普通话的使用对象中,与老师说普通话最多的占总人数的86.2%,与同学说普通话最多的占总人数的8.7%,与父母说普通话最多的占总人数的2.3%,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说普通话最多的占总人数的1.5%,其他情况的占总人数的1.3%。

与普遍话使用情况相反的是,方言的使用对象中,与父母说方言最多的占总人数的91.2%,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说方言最多的占总人数的6.5%,与同学说方言最多的占总人数的2.3%,与老师说方言最多的占总人数的0.4%。

双言使用在语言交际中常处于一种选择状态,在具体的交际中确定使用哪种语码,还受到接受者的语码的触发。在交谈中,当别人说普通话时自己也使用普通话的占总人数的86.3%,因环境而异的占总人数的10%,说普通话夹杂着方言的占总人数的2.3%,不确定的占总人数的1%,只说方言的占总人数的0.4%。在交谈中,当别人说方言时自己也说方言的占总人数的39.2%,只说普通话的占总人数的22.3%,因环境而异的占总人数的36%,说普通话夹杂着方言的占总人数的0.2%,不确定的占总人数的2.3%。通过对比发现,当对方说普通话的时候,学生更倾向于说普通话,而当对方说方言的时候,则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大一些。

常月华(2007)[2]认为,一方面大学生的语言受课堂这种正式场合的影响,另一方面老师作为社会威望较高的交际对象对学生的语码选择又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场合”比“对象”对学生语码选择的影响力更大。当不涉及场合时,大学生都会倾向于顺应语言策略:对方讲普通话,即讲普通话;对方讲方言,就讲方言。

(五)外界影响

表1是调查对象普通话使用情况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调查统计结果。

表1 调查对象普通话使用情况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调查统计结果

如表1, 88.9%的学生与父母生活的时间最长,父母的学历为高中的占比最多,父亲学历在高中和高中以下的占到96.8%,母亲学历在高中和高中以下的占到97.5%,并且这些亲属中仅有2.5%的人普通话讲得很流利,只会说一点儿和不会说普通话的比例加一起占比高达57.9%。我们据此可以推测,多数调查对象的家庭并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普通话使用环境,这样学校对其普通话使用情况的影响就更为重要了。

校园内老师完全使用普通话的占总人数的23.3%,大多使用普通话的占总人数的68.2%,基本不用普通话的占总人数的6.3%,完全不用普通话的占总人数的2.2%。

尽管91.5%的教师授课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但仍有8.5%的教师基本不用甚至完全不用普通话,而在非授课环境下不用普通话的比例还要更高一些。通过对用方言授课教师的访谈发现:有的教师因为普通话水平不高,说的普通话不标准,而不使用普通话教学;有的因为家乡话情结严重,不愿意使用普通话教学;有的因为只重视课堂教授的内容,而忽视了普通话的使用;有的是因为工作中学生、同事都使用方言交流,自己就也用了方言。

三、许昌学院学生普通话使用情况分析及相关建议

(一)普通话普及率高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许昌学院校内基本达到了“人人会说普通话,努力说好普通话”的状态,普通话已经成为课堂主要语言,学生讲普通话的频率也远高于入学前。但仍有6.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推广普通话,且少数学生还将普通话与方言对立起来,认为学习普通话就是摒弃家乡方言,从而不愿意说普通话,但是他们都处于“可以说普通话,但是绝不主动说”的状态,也就是这些学生只有在老师提醒或者对方听不懂的情况下,才会被迫使用普通话来交流。

语言态度方面,15.8%的学生选择“更喜欢普通话”,16%的学生选择“更喜欢家乡话”,68.2%的学生选择“普通话和方言都喜欢”。可见学生整体上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喜爱程度不相上下,对自己的方言母语仍具有深厚的感情。

(二)外界因素对学生普通话使用情况影响较大

首先,家庭语言环境对孩子的普通话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与父母生活时间最长的人一般比与祖父母生活时间最长的人的普通话水平要高。与被调查者生活时间最长的人的普通话水平会影响到其普通话水平,与被调查者生活时间最长的人普通话自我评价流利的,该被调查者的普通话水平远远高于其他被调查的人。通过个别访谈发现,如果家长对孩子从小严格要求,刻意要小孩尽量讲普通话,其家庭孩子的普通话水平也相对较高。另外,有学生反映,由于从小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加之周围说方言的人比较多,自己所讲的方言比母亲还要“正宗”。

其次,学校语言环境对学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具有更大影响。关于语言使用的场合与对象,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使用普通话最多的场合是学校,而且进入大学后普通话使用的频率明显增多。通过校内隐蔽观察发现,教师使用普通话授课的班级,学生大多数也使用普通话,并且普通话水平相对要高一些。而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高或者使用方言授课时,学生使用普通话的频率相对也低。此外,有的学生因为班级里大家都说普通话,他自己说习惯之后回家以后也开始说普通话。调查数据也显示,教师是学生使用普通话最多的对象,所以无论是从量上看还是从质上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学校语言环境对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情况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许昌学院学生普通话使用现状,校园内还应该继续推广普通话。

(三)相关建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我们希望构建的是一个以普通话为主,方言为辅,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统一的和谐的语言使用格局[3]。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提升普通话的“质”

虽然许昌学院学生能够做到“人人会讲普通话”,但是普通话水平并不高,仅有不到40%的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了二级甲等及以上,还有接近20%的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在三级甲等及以下。还有很多师生说着带着河南方言的普通话,即学生口中的“河普”。

推广普通话的重心,应该由量逐渐过渡到质,促进普通话的全方面发展。与此同时,许昌学院在非播音专业开设了“普通话口语训练”“演讲与口才”等课程,让学生在广泛使用普通话的基础上,说得更标准、更好听。这不仅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用能力及人文素养,可谓一举多得。

2. 重视方言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方言里的一些成分普通话难以表达,同样普通话的不少成分, 方言也不可能完全表达”[4]35。通过调查也发现,学生认为越是一些河南俚语俗语,越是需要用河南话说出来才有“味道”。

2014年初,国务院有关领导对汉语方言保护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汉语方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地方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宝贵的文化财富,要加强对其研究、总结,不能使之消失,这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5]。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语言态度,对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要有理性的认识,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建议学校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重视方言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学生对自己的普通话能力要有准确的认知,然后有针对性地练习,积极参与普通话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

猜你喜欢
许昌普通话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初到许昌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许昌诗群
许昌青春诗会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