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金马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研究

2018-12-27 06:05廖祖杏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主城金马快速路

廖祖杏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0 引言

昆明位于云南中部的滇池北岸,地处“东南亚大陆桥”的核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风景秀丽,四季如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机动化程度的提高,昆明城市道路交通需求总量急剧增长,特别是主城核心区功能的聚集效应,带来交通出行的高度集中。近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工作,先后实施了二环快速系统、昆洛路、广福路等一大批市政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此,如何尽快利用路网框架向城外疏导交通,已成为当务之急。

该项目金马快速路起于东三环,止于G320(贵昆公路),长约6.6 km,红线宽度46~60 m。道路起于官渡区东三环凉亭立交,跨越东三环、天文台路(官渡2号路)、169油库铁路专用线,经过部队油库、大麻苴回迁安置小区、龙潭烟叶库,下穿东绕城高速,上跨贵昆铁路,止于贵昆公路(国道320)。图1为金马快速路区位分析图,图2为项目地理位置图。

1 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

该项目金马快速路是昆明市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射线之一,既是主城核心区快速疏散的快速通道,同时也是联系主城核心区、官渡区、经开区、空港区的重要通道。根据《昆明城市快速路系统规划研究》提出的昆明市构建“四环二十二射,三通十八联”的城市快速路网,该项目正是以三环为起点的东西向快速路放射线之一。图3为金马快速路网分析图。

图1 金马快速路区位分析图

图2 金马快速路地理位置图

图3 金马快速路网分析图

该项目建成后,可与东三环、贵昆快速线北段(国道320)、经开204号路有效连接,形成主城至经开区、空港区的重要快速联系通道,弥补了现状交通网络的不足,将主城往空港区、贵州方向、经开区的交通流引导、分流,快速实现与主城区的交通疏散,解决东片区拥堵问题。通过对现状凉亭立交的改造,将现状无序的交通进行有序组织,解决区域交通问题。

2 技术标准

(1)主线按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60 km/h;辅道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40 km/h。

(2)匝道设计车速 30~40 km/h[2-3]。

(3)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为20a;沥青混凝土路面达到临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为15 a。

(4)荷载。快速路主线:城-A级;地面道路:城-A级。

(5)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取用。

(6)路面结构计算荷载:双轮组单轴100 kN(BZZ-100)。

(7)设计净空:快速路、主干路不小于5.0 m,次干路、支路不小于4.5 m,铁路不小于8.5 m,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不小于2.5 m。

3 交通流量预测

该项目分别从工程沿线路网及沿线用地两方面,通过四阶段法结合整个片区交通流量预测,确定快速路的规模及断面型式。

根据四阶段法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得到金马快速路特征年交通需求预测分配结果(见图4、表1)。

图4 2036年路网流量V/C图

表1 预测特征年交通量及服务水平汇总表 pcu/h

4 总体方案设计

4.1 快速路形式选择

从道路功能来看,快速路包含有全封闭全立交的快速系统和沟通区域路网的地面道路系统两大部分,即“快速路+辅道”模式。一般有“高架道路+地面辅道”、“地面封闭快速路+两侧地方辅道”、“地下快速路+地面辅道”等形式。

金马快速路(起点—规划路三)两侧规划有居住区、商业用地,为便于沿线地块居民出行,减少对地块的分隔,该区间段可采用高架道路形式。

金马快速路(规划路三—终点段)道路两侧均为绿化用地,两侧地块之间联系较少,有条件采用地面快速路形式,从而节约造价。

综上所述,金马快速路采用“高架道路+地面道路”相结合形式,推荐起点—规划路三段采用“高架快速路”形式,规划路三—终点段采用“地面快速路”形式。

4.2 车道规模分析

不同的设计速度对应不同的通行能力,金马快速路的设计速度为60 km/h,其单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为1 400 pcu/h。

根据远景年交通量预测结果,考虑车道数折减等因素,计算在设计年限末年所需车道数取整。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交通流量计算表

通过表2可以看出:远景年金马快速路(东三环—天文台路)的服务水平要维持在三级,保持双向10车道才能满足交通流量增长的需求;金马快速路(天文台路—贵昆路延长线)的服务水平要维持在三级,保持双向8车道就能满足交通流量增长的需求。

4.3 横断面布置

根据总体确定的工程规模,结合规划横断面布置,综合考虑快速路的功能定位,该工程金马快速路道路横断面采用多种布置宽度。

(1)金马快速路高架段,标准段道路红线宽度为 45 m(见图 5)。

底层:4.0 m(人行道)+4.5 m(非机动车道)+8.0 m(机动车道)+8.0 m(绿化带)+8.0 m(机动车道)+4.5 m(非机动车道)+4.0 m(人行道)=45.0 m。

桥梁高架:0.5 m(防撞墙)+12.0 m(机动车道)+1.0 m(中央分隔墩)+12.0 m(机动车道)+0.5 m(防撞墙)=26 m。

(2)金马快速路地面段,标准段道路红线宽度为 50 m(见图 6)。

3.0 m(人行道)+7.5 m(辅道)+2.0 m(机非分隔带)+12.0 m(机动车道)+1.0 m(中央分隔带)+12.0 m(机动车道)+2.0 m(机非分隔带)+7.5 m(辅道)+3.0 m(人行道)=50.0 m。

图5 金马快速路高架段横断面布置图(单位:m)

图6 金马快速路地面段横断面布置图(单位:m)

(3)匝道

考虑到匝道蓄车功能,采用单向2车道的设计规模,设计车速为30~40 km/h,双车道匝道桥横断面为:0.5 m(防撞墙)+0.25 m(路缘带)+3.5m×2(机动车道)+0.25 m(路缘带)+0.5 m(防撞墙)=8.5 m。

4.4 出入口布置

该工程沿线共布置了3对地面出入口,3个全互通立交。出入口平均间距2.1 km,含立交匝道主线出入口平均间距1.1 km。

金马快速路工程全线进出口统计见表3。

表3 全线进出口情况统计

参考《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2009)[4],主线设计速度为60 km/h时,出入口最小间距为760 m,因此全线匝道出入口平均间距约为1.1 km,配置比较合理,既能满足快速路对沿线区域的服务功能,又很好地控制了主线出入口的间距(见图7)。

图7 匝道布置示意图

5 重要节点方案

该工程沿线共包括凉亭立交、东连接线立交、贵昆立交3个立交节点,立交地理位置如图8所示。

图8 凉亭立交、东连接线立交、贵昆立交位置图

5.1 凉亭立交节点

该工程起点为凉亭立交。凉亭立交为连接现状东三环以及金马快速路的重要通道,定位为一级枢纽节点,为枢纽型立交。

立交改造拟采用双苜蓿叶匝道加6个定向匝道型式的全互通立交。该方案立交效果见图9。

图9 凉亭立交方案效果图

5.2 东连接线立交节点

金马快速路-东绕城高速定位为服务型立交,为一般立交,各个方向转向交通量变化大,根据交通转向量、用地条件,设置为组合式全互通立交或半互通立交。

考虑东连接线之间交通快速转换的需求,该立交方案拟采用双匝道半苜蓿叶立交。

该方案优点:立交造型简单,线形优美,占地少,与控规立交形态一致;只考虑贵昆公路和经开204号路上东连接线方向的交通需求,工程造价低。该立交方案效果见图10。

图10 东连接线立交方案效果图

5.3 G320贵昆公路节点

根据昆明市中心城区立交区域控制性规划,该立交节点为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相交,为服务型立交。

该节点立交方案拟采用定向迂回匝道立交方案,分别设置左转和右转定向匝道连接贵昆公路辅道,同时金马快速路主线连接规划经开204号路,达到金马快速路规划定位中联通贵昆公路、经开区和空港的目的(见图11)。

图11 贵昆立交节点方案交通组织图

该方案贵昆公路主线上跨规划二路,规划二路路口地面平交。经开204号路车辆可沿贵昆路规划二路路口调头后前往小石坝立交方向,贵昆公路(小石坝立交往昆明主城方向)车辆沿规划二路路口调头后,经右转匝道,经金马快速路前往昆明主城。该节点方案立交效果如图12所示。

6 结语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道路中的设计难点。该项目金马快速路是昆明市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射线之一,它既是主城核心区快速疏散的快速通道,同时也是联系主城核心区、官渡区、经开区、空港区的重要通道,是昆明以三环为起点的东西向快速路放射线之一。

图12 贵昆立交方案效果图

本文以昆明金马快速路为例,介绍了该项目的功能、主要技术标准,并进行车道规模论证,详细地论述了快速路形式的选择,立交节点、匝道的总体布设,以及其他重要节点的设计,系统介绍了城市快速路总体设计的方法和主要流程,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之用。

吉林双(辽)洮(南)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

吉林省双洮高速公路近日全面开工建设。

双洮高速公路起自双辽市,主要经由双辽市、长岭县、通榆县至终点洮南市。主线全长187.203 km,连接线全长13.289 km,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 km/h,项目总造价64.33亿元,计划2021年5月30日前交工通车。

双辽至洮南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G45)双辽至嫩江联络线的一部分,也是《吉林省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沿途与多条重要的既有或新建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在双辽市与在建的集双高速(G1112)顺接,并与大广高速(G45)相交,在长岭县与拟建的长太高速(S02)衔接,在通榆县与拟建的铁科高速9G1015)交叉,在洮南市黑水镇与已通车的双嫩高速洮南至坦途段顺接。

项目建成后,双辽至洮南将从现在4 h的车程缩短到2 h以内,对于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东北区域骨架公路网和吉林省高速公路网主要框架的形成,完善和优化区域网布局,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拉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主城金马快速路
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业遗产分布图(部分)
长三角智慧快速路车路协同应用探究
昆明市小金马幸福合唱团
初上金马仑开始吟诗消遣
知识城东部快速路与城际铁路共线方案研究
日月大道(成温路)快速路改造工程总体设计
重庆:今年全力推进 110个道路项目建设
基于LS-SVM的快速路入口匝道预测控制
钢与火之舞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公租房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以重庆主城9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