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之我见

2018-12-27 02:03吴联庚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课堂教学

吴联庚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以及各个媒介都会带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复杂信息。初中学生处于一个思想发展不成熟的阶段,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正确地树立起来,在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多样的信息时,学生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育部门在教学中引入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教育,但是经调查发现,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普遍较低,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部门的关注,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道德 法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049-02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学生树立道德与法治观念,丰富学生的德育内涵,并在注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对国情等领域内容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少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献出一份力量。

一、优化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教学目标,课堂才会有核心和灵魂,换而言之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才有方向,才可以创设高效的教学课堂,因此,想要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益,教师就应该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效性的教学目标,这样以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树立目标,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就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课堂知识,知识目标越明确,教学效果越明显,知识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基础,在完成了知识目标之后,教学目标才能够向前迈进。

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就是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将理论应用在实践中去,能力目标是知识目标的拓展,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

3.情感目标。鉴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学生人格和情感的培养,因此,情感目标是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升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感情上的内化和培养。

例如,在教学《交友的智慧》这节课时,为了能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益,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习交友原则,掌握分别真假朋友的方法;第二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交友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从而在交友遇到问题时可以用交友原则做以指导,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三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交友原则,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体会交友的艺术。通过优化这三个教学目标,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效率,并且与学生达到互动,一一击破了教学难点,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宽松环境

部分教师一直持有传统的教学理念,以自身为主导地位,并且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让学生被动学习,这样以来学生思维得不到提高,积极性也很难被调动,结果教学效率实在是令人堪忧。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做出改进,精心设计出让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实现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建议,并主动的去探究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自由地学习、愉快地成长,为提升课堂效益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教学《发现自己》这节课时,为了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每人发了一张评价单,让同桌之间互相评价,填写上面的信息,具体的内容为:你觉得我的脾气好吗?你觉得我的缺点是?我的做事风格你能接受吗?你觉得我的优点是?等等之类的问题,让彼此进行客观地评价,之后交换评价单。在评价完之后,我再次提问,有谁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评价单,并且将别人眼中的你和你眼中的自己做对比,同时说出哪里需要改正,哪里继续保持。学生们听到后都一个个举手示意,要分享,积极地参与其中。可见,这次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比较宽松,让学生能够发挥主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并对课堂知识加以掌握和理解,提升了教学效益。

三、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在一个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活泼好动是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所以,一直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会使学生觉得课堂乏味和无趣,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不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活化课堂教学环境,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亲情之爱》这节课中“家的意味”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能够引出教学内容,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了《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当听完这首歌曲之后,让学生发表看法,随后对本节课的内容展开学习——家的意味。之后,为了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又创设了问题情境,一步步让学生理解家的含义以及意义,具体的问题如下:学生们思考一下你对家的理解,家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认为家的功能又是什么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堂内容并实现了师生间的互动以及交流,同时学生在一步步思考中将本课的知识掌握并且归纳,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开展实践活动

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得以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教师不妨将实践活动引入课堂之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的运用。所以,在教学中设计这些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教材的影子,实现生活与教材的完美融合。

例如,在教學《法律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普及性,以及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建设的成就,我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开展了法治宣传活动,活动的主题是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的权威”在宣传内容上,重点宣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宣传对象上,宣传加强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法治教育、加强边民少数民族群众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的普法工作及开展“法治宣传边关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等。在宣传方式上,以“海报、社区宣传画或网络”等方式来促进宣传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宣传教育。这样以来通过宣传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传播法治知识,树立法治观念,体验法治社会,体会教材知识的时代感,并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最后学生将自己培养成一个懂法、合理用法的新时代人才。

总之,想要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优化教学目标、营造宽松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自由地学习课堂知识,为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奠定基础。这样一来,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社会的进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培养良好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容容. 有效提高课堂效益——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J]. 吉林教育,2016(48).

[2]潘刚文.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道德与法治教学[J]. 贵州教育,2017(05).

[3]申红丽. 有效提高课堂效益——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J]. 新课程(中学),2017(05).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课堂教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