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骨折脱位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的护理

2019-01-02 19:22于轶鸥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脊髓上肢颈椎

于轶鸥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主要是上肢神经功能受损超过下肢,并且伴随着损伤平面以下感觉丧失与括约肌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出现无颈椎骨折或颈椎骨折现象,而无故障脱位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原有颈椎病变的老年患者中,其与常见的颈脊髓损伤不同,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便提高预后效果[1-3]。在本次研究中,对32例无故障脱位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对32例无故障脱位急性颈中央脊髓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在46-76岁之间,平均为(54.7±3.6)岁。致病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跌倒伤11例,高处坠落6例。其中过伸性损伤26例,屈曲性损伤4例,损伤机制不明2例。伤后就诊时间为5小时-3周。所有患者均有明显外伤史,临床表现为四肢不全瘫,上肢神经功能受损超过下肢,肢体远端症状超过肢体近端。在颈椎摄片检查中发现9例发育性椎管狭窄,23例椎体后缘增生改变。在MRI检查中有2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颈脊髓受压情况。

2 方法:(1)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致伤力能量分级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颈椎摄片与MRI检查结果,对患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针对致伤力能量低并且无明显颈椎管狭窄与脊髓受压情况的患者,可以给予非手术治疗。其余不符合上述情况的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与术式,以便取得较好的效果。(2)护理方法。①心理护理:患者会突然失去独立生活能力,且对自身病情不够了解,从而会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积极开导患者,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法、护理效果、预后情况与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针对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告知手术治疗流程与预后情况,告知手术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消除对手术的恐惧与紧张心理,积极参与到治疗与护理中来。②颈椎外固定护理:无骨折脱位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的颈椎稳定性相对较好,部分患者需要颈托固定处理,如果患者存在软组织明显损伤,需要采用颌枕带牵引带或者颅骨牵引制动进行处理。在牵引下需要进行翻身处理,确保颈椎的稳定。针对非手术患者,可以采用常规颈托保护6-8周左右,而手术患者需要在术后颈托保护8-12周左右。③体位护理:手术患者在术后需要立即使用颈托固定颈部,在搬运的时候确保人力充足,并确保颈部、肩部与躯干在同一平面上,可以取患者的仰卧颈部中立位,在患者两侧采用沙袋固定。针对后路手术患者需要确保颈部悬空,避免压迫。在翻身的时候需要由护理人员协助处理,避免颈椎过度屈伸与旋转。在拔除引流管后可以带颈围取患者半卧位,在早期需要对时间进行合理控制,不宜过长。④伤口护理:针对前路手术患者,需要对患者切口渗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渗血比较明显,需要及时查看切口,并询问患者呼吸情况,如果出现切口局部隆起、呼吸不畅或张力增大,需要考虑到前路伤口血肿的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应急处理。⑤呼吸与神经功能护理:由于手术长时间牵拉手术部位,对脊髓进行刺激,容易出现食道水肿与气管水肿,增加呼吸道分泌物,造成呼吸肌麻痹与神经损伤。需要采取雾化吸入处理,以便有效的降低分泌物与水肿情况的发生。并且针对术后伤口出血容易引起血肿压迫脊髓的情况,需要对四肢神经功能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需要告知医生。⑥并发症预防与护理:该病的高发群体为中老年患者,需要有效的避免血栓性静脉炎、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与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对这些并发症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进行了解,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⑦康复护理:患者运动功能主要问题在上肢肌肉无力或萎缩。在康复训练中重点为手部肌肉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上肢与下肢神经性损伤特点进行分析,以便选择不同的运动方法。上肢训练以增强肌肉训练为主,下肢需要以增强运动控制能力为主。在康复早期,患者肢体无力,需要对肢体进行按摩处理,避免肌肉萎缩。对各关节进行被动运动,确保关节正常活动度,避免关节出现挛缩畸形。手部肌肉恢复比较缓慢,且容易出现萎缩,需要加强被动运动练习。之后需要根据患者肌力恢复情况采取无阻抗运动,例如采用拉力器、握力器、橡胶弹力带、小哑铃与沙袋等,可以适度的开展抗阻运动[4-5]。

3 结果:32例患者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4%。在并发症中,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手术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4%。

讨 论

无骨折脱位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主要病人为老年人,与常见的脊髓损伤存在较大差异,患者手部肌肉功能损伤较大。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并且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通过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颈椎外固定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伤口护理与呼吸及神经功能护理,可以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详细分析,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尽早康复,促使生活质量的提高,确保良好的预后效果[6-7]。

综上所述,在无故障脱位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中采用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尽早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脊髓上肢颈椎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