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痉挛性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2019-01-03 15:09杜艺霞
关键词:治疗师康复训练针刺

杜艺霞

(江苏省工人汤山疗养院,江苏 南京 211100)

脑卒中患者的数量近几年在逐渐的增加,人们对脑卒中疾病也是更加重视,因为这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会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脑卒中患者在行走时步态极为异常,步态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足内翻畸形,虽然说这并不是唯一原因,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下导致患者的足部与地面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脑卒中患者的足部与地面接触不良,因此患者的重心向前移动困难,步行受到极大的制约。针刺结合康复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接收的脑卒中后痉挛性足内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其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3]。其中,实验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43.14±5.23)岁;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42.35±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康复训练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方式进行治疗。第一、患者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取患侧丘墟,阳陵泉,悬钟,三阴交穴,采用0.30 mm×40 mm华佗牌毫针,丘墟向照海方向透刺,余穴采用直刺进针,以得气为度,每日一次,每次30 min。30天为一疗程,只有持续的治疗才能起到效果[5]。第二、做好康复训练,患者的康复训练主要由康复治疗师来实施的,首先康复治疗师会采用抗痉挛的手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呈仰卧位,膝关节呈弯曲的状态,患者的下肢放在治疗师的腿上,被动踝背屈,治疗师会一手固定患者的脚踝另一手则会紧握患者的脚跟,前臂抵住患者前脚掌,进行被动踝背屈动作[6]。康复治疗师在实施手法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缓慢,在背屈至20度时应保持3~5 s。主动踝背屈: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治疗师一手快速有力敲击胫前肌肌腱,另一手辅助患者足背进行主动踝背屈。每次治疗20 min,每日二次。

1.3 观察指标

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患者MAS评定肌的张力变化以及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满意程度可以划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

2 结 果

实验结束后,MAS评分在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本身没有很大差异,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

实验组中共有20例患者对治疗方式非常满意,12例患者对治疗方式基本满意,2例患者对治疗方式不满意,所以说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为97.1%;对照组中共有18例患者对治疗方式非常满意,11例患者对治疗方式基本满意,5例患者对治疗方式不满意,所以说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为87.6%,因此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的数量在逐年的增加,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脑卒中后引起的足内翻是患者肢体瘫痪的主要表现之一,但是与此同时这也是制约着患者步态和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足内翻是由小腿外侧肌群麻痹和胫骨后肌痉挛牵拉引起,这不仅影响下肢功能,还增加患者跌倒风险。当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方式是治疗脑卒中的主要方法,目的在于增强患者小腿外侧肌群肌肉力量,同时降低胫骨后肌肌张力,并且实际的治疗效果极好[11]。

本次实验主要是探究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痉挛性足内翻的实际临床表现以及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情况,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时候,使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减轻患者的踝关节肌张力,并且最终的治疗效果极为明显,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也是比较高,因此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的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使用[13]。

猜你喜欢
治疗师康复训练针刺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清明的雨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失眠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