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与充当保护伞的问题

2019-01-03 18:05杨小军毛晨宇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基层政权黑恶关系网

文_杨小军 毛晨宇

黄赌毒与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干扰社会正常秩序,甚至侵蚀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打击黄赌毒与黑恶势力一直是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黄赌毒与黑恶势力难除,一方面有其经济和社会根源,另一方面是个别部门和个别党政干部对其听之任之,不担当不作为,放纵恶势力长大成势,甚至为其充当保护伞。对黄赌毒以及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就是有疾不除,任其溃烂。因此,若要“根治”黄赌毒与黑恶势力,必须整治对其听之任之与充当保护伞的行为。

一、听之任之与充当保护伞的主要表现形式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同年2月中纪委随即印发《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意见》,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同步进行。自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黑恶案件不断被发掘侦破,隐藏其后的保护伞与关系网也逐渐浮出水面。总体来看,对黑恶的容忍与保护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不担当、不作为。基层政府是扫黑除恶的直接责任人,基层政权有担当有作为,黄赌毒与黑恶就不可能在当地“扎根”甚至蔓延长大。黄赌毒与黑恶势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暴力性与权力依附性。因此,管起来就有难度、有风险、有阻力,这对基层政权自身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除此之外,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责任担当,不仅欠缺整治的能力,更缺少整治的意愿。

第二,利益勾结、滋生贪腐。黑恶势力是追求非法利益的暴力组织,其利益要么来自于非法项目,如黄赌毒;要么来自于以非法手段获取或经营的合法项目。而没有权力的庇护,非法活动不可能长期存在。因此,黑恶势力往往依附权力谋求“方便”。其依附权力的主要方式是对党政干部进行利益输送,与之形成利益共同体。金钱、美女、政治利益都是黑恶势力拉拢保护伞的常用手段。党政干部一旦成为保护伞,就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影响力,在审批、监管、司法等环节为黑恶势力提供“方便”。

第三,养黑用恶。政绩是地方官员晋升考核的重要指标,在晋升“锦标赛”的压力之下,一些地方官员铤而走险,为了政绩常常使用“非常手段”,利用黑恶势力手中的非法暴力,解决政府不方便出面解决的问题,比较常见的是征地拆迁。更有甚者,将黑恶势力成员吸纳为公务辅助人员,使其凭借背后的暴力威胁,推动政策与决策的执行。

二、听之任之与充当保护伞的危害

扫黑除恶是关乎人心向背的重大斗争,对黑恶的容忍与保护,具有侵害人民幸福生活、破坏社会秩序以及侵蚀我们党执政基础的严重危害。

第一,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黄赌毒不仅危害大,而且蔓延快,其对人民群众具有极强的“吸附力”,一旦沾染就不易脱身,更有甚者家财散尽、妻离子散。黑恶势力则是凭借其有组织的暴力,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对黄赌毒与黑恶势力的容忍与保护就是姑息养奸、养虎为患。人民群众对法治、正义、安全的获得感将大打折扣,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将因此受挫。

第二,破坏了社会秩序。首先,破坏了社会治安秩序。黄赌毒与黑恶本身就是违法犯罪行为,对其容忍与保护,会使其肆无忌惮地发展与蔓延,并催生出其他危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其次,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黑恶势力与保护伞的利益勾结,往往使其在行政审批与事后监管中获得“方便”,并通过暴力获得经营优势,甚至拥有市场垄断地位,例如“矿霸”“市霸”等,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第三,影响了基层选举秩序。一些带有黑恶性质的宗族势力横行乡里并利用暴力手段破坏基层选举,长期把持基层政权。

第三,侵蚀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听之任之与充当保护伞“是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的问题,必须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加以解决”。首先,与黑恶势力有利益勾结的保护伞,将满足个人私欲置于追求党的事业之上,这类党政干部不忠诚也不可靠。其次,养黑用恶的党政干部,背离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只顾个人的“官帽子”,而不顾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再次,一些黑恶势力中的高层成员,凭借保护伞与关系网的扶持获取了政治地位或捞取了政治声誉,对地方政权有了一定的实际影响。最后,基层政权软弱涣散会使其在与黑恶的斗争中不断让步,甚至受控于黑恶势力。

三、对听之任之与充当保护伞的整治

整治听之任之与充当保护伞的问题,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能发现。发现保护伞的有效途径是“由案找人”,即从黄赌毒与黑恶案件本身着手,寻找不作为与保护伞的线索和证据。但由于保护伞的“站台撑腰”,黑恶势力一般“告不倒”也“打不掉”,举报人与办案人也有受到打击与报复的风险。因此,该类案件本身存在举报难、受理难、处置难的问题。如果案件难以处置,那么线索就更难收集。故而,办案就要有监督,纪检监察要与政法机关协同办案,扫黑与“打伞”同步进行。所以,发现听之任之与充当保护伞的行为,要从收集线索与加强办案监督两个方面着手。

拓宽群众举报渠道。黄赌毒与黑恶势力直接影响的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对其最憎恶、最痛恨,对其的感知也最灵敏。因此,保障好人民群众的举报权利才能有效发现黄赌毒与黑恶案件线索。拓宽举报渠道应该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建立匿名负责的举报机制,如举报须有详细线索或重要证据;二是设立多样、便利的举报方式,如利用微博、微信等渠道接受举报。

建立线索共享机制。线索共享一可以加强办案监督;二可以综合案件线索。由于保护伞会对黑恶案件的办理施加影响,因此,将案件的举报线索共享到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使其能够监督案件的办理状况,可以有效避免非法干预和防止徇私舞弊。除此之外,黑恶势力犯罪一般会涉及多个部门负责的不同环节,如工商、税务、市场监督等,这些部门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收集到的线索,也要及时通过共享机制移送到办案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以形成综合、完整的线索集和证据链。

加大巡视监察力度。除接收群众举报外,纪检监察机关也应主动收集不作为与保护伞的线索以拓宽线索来源。一是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的监察巡视力度,审查其在审批、监管与司法办案过程中有无不作为与充当保护伞的行为;二是通过街头走访、安装“探头”等方式主动发现案件线索。

第二,善挖掘。一般来说,黑恶势力与保护伞之间会形成“攻守同盟”,被抓获的涉案人员迫于暴力威胁或利益诱惑会坚守“同盟”,并寄希望于保护伞与关系网帮助其逃脱法律制裁。因此,对保护伞的挖掘是案件办理的难点。挖掘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与关系网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分析研判违法犯罪的过程和坐大成势的原因。“就事论事”很难查处保护伞与关系网,因此要通过“由案找案”的方式拓展线索来源,挖掘案件的深层次原因。黑恶势力的犯罪过程与坐大成势的原因,往往是案件挖掘的突破口。分析黑恶势力的违法犯罪过程,要关注三个重要线索:一是违法犯罪涉及哪些环节,这些环节由哪些政府部门负责;二是黑恶势力团伙有哪些交际圈子;三是其直接服务的企业单位有无违法犯罪活动。在其坐大成势的原因中主要关注违法犯罪人员的经济“发家史”与政治“发展史”。

在上述线索基础上,挖掘审批、司法、监管三个重要环节中有无违规、违法操作。能够长期生存并且坐大成势的黑恶势力,其背后必然有保护伞与关系网,保护伞与关系网多是在审批、司法与监管三个环节中为其上下其手,谋取利益。因此,深挖黑恶势力在审批、司法、监管三个环节中取得的“特权”,是查处保护伞与关系网的关键线索。

第三,严打击。对于已经查处的不作为与已经暴露的保护伞和关系网,要运用好党纪国法,依纪依法严格办理。《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中指出,“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的‘保护伞’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扫黑除恶是关系人心向背、执政根基的政治任务,而黑恶的病根就是其背后的保护伞,黑恶保护伞不打掉,黑恶势力就会卷土重来。

第四,断关系。保护伞凭借手中的权力为黑恶势力谋取利益,而权力的俘获与违法运行,又多是通过不正常的关系网络。因此,建立健康、良性的社会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保护伞形成与发挥作用的基础。

断掉不正常的政商关系。从一方面来看,地方政府既制定规则,也掌握资源,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直接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从另一方面看,地方政府为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重点扶持有潜力与竞争力的企业。因此,政、商之间往往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如果这种亲密关系建立在私人关系之上,就有滋生贪腐的风险,也给黑恶势力与保护伞的勾结提供了媒介。因此,断掉不正常的政商关系,并建立良性的政商关系,是防止保护伞形成的有效方式。“亲”“清”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健康互动关系,其目的是保障政府能够平等地为辖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而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的关键就是要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明晰的权利义务关系,用法律关系替代私人交往。

断掉“圈子关系”与“山头依附”。官场之中,既有竞争也有合谋,官场合谋一方面能够有效解决地方政府面对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也会成为权力依附与“圈子文化”成长的土壤。不正常的官员合谋关系,成为黑恶背后关系网络形成的基础。断掉不正常的官员合谋:一是将私下进行的正当合谋转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二是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的“小圈子”与“小山头”。

第五,重预防。若要彻底整治听之任之和充当保护伞的行为,除了“治病”还要“强身”。党政干部之所以对黄赌毒与黑恶势力容忍、放纵甚至与之狼狈为奸,一是自身的党性不足,既忘记了初心与使命,也缺失了责任与担当;二是制度漏洞为权力膨胀提供了空间。因此,要“强身”预防,就要一手给党政干部补足精神之“钙”,一手扎牢制度的“笼子”。

加强党政干部的党性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权力既不能成为党政干部的“目的地”,也不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不担当、不作为、充当保护伞,就是党政干部的初心变了,使命忘了。故而,要加强党政干部的理想信念,使其能够正心用权。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基层政权软弱涣散,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就会削弱,人民群众对其的信任也逐渐丧失。基层政权面对黑恶的不作为,一是其担当的意愿不够;二是其处置的能力不足;三是其与贪腐作斗争的筋骨不硬。因此,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一要选任有能力有担当的组织领导;二要推动执法力量下沉,为基层政权赋能;三要明确基层政权的责任,强化对基层政权的监督。

加强权力监督。权力是黑恶保护伞与黑恶势力交易的主要筹码,只要把权力看管好,保护伞就无所作为,黑恶势力也难以成势。一是发挥好监督执纪的提醒与警示作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既是权力监督的手段,也是对违纪人员的警醒,能够对苗头性问题早警示、早纠正、早处理。二是加强问责。有权就有责,权责要一致,用责任形成对权力的威慑,以责任制约权力。三是强化权力运行的程序控制。脱离了程序,权力的中立性就会受到质疑。如果在审批、监管、司法等环节,都有公开透明的法定程序,保护伞也就难为黑恶势力大开方便之门。

猜你喜欢
基层政权黑恶关系网
利剑出鞘 荡涤黑恶——安达市公安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纪实
悬崖边的少年
陕西重拳打击黑恶“保护伞”——1068名涉黑涉恶干部被查处
传销组织“黑恶”路数堪比邪教
社会治理视角下基层权力责任冲突及对策研究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基层政权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群众路线与基层政权的民主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