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教育的思与行

2019-01-03 09:20雷建培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

雷建培

摘 要:当前,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正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未确立,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开展扎实有效的学校德育工作成为社会的期盼。以雅礼教育例谈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以期能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些许启示。

关键词:学校德育;有效;雅礼教育

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礼仪对中国的影响可谓深入人心。然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正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未确立,在这样的一种社会大背景下,很多学生自私、任性、脆弱,公众场合失态,不关心他人,不约束自己,片面强调权利,忽视责任,漠视法纪,藐视传统美德。因而,文明礼仪教育依然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心,学校因时制宜,立足雅礼教育,对学校德育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一、雅礼教育的内涵解析

何为“雅礼教育”?

薛海兵在《语文课堂教学的雅正品格简论》一文中作了生动的论述:“《说文隹部》:雅,从隹从牙,牙亦声。‘雅字本意是‘尖锐的牙齿,即犬齿。古人视犬齿为基准牙,由此引申出‘基准‘标准之义。因标准作为规范无疑是正确的,固又引申为‘正确;符合规范的意思。《毛诗序》即训其曰:雅者,正也。此后,‘雅字又引申出带有审美意味的‘高尚;美好的意思。在古汉语语境中,‘正确;符合规范与‘高尚;美好两项定义,作为‘雅字的基本定义而无偏废。”而“礼”,则为礼仪、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雅礼教育即“正确的合乎规范的道德修养教育”。雅礼教育内容十分广泛,扎根于学校,笔者认为内容包含了雅言、雅行、雅思、雅趣、雅量、雅致等,具体则落实在言语表达、行为习惯、思维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

二、雅礼教育的实施方式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在于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让学生主体参与,雅礼教育的实施方式强调在学习中内化、在实践中体验、在宣传中发扬,更易于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利于迁移和内化。

1.学习雅礼——学习与内化

雅礼教育,学习与内化为根本。扎实开展读书活动,充分利用《三字经》《论语》《古文选》《中庸》《大学》等国学经典以及学校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雅礼》,引导、激励学生诵读,让学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精髓中摄取精神养料。让其系统地接受良好的雅礼规范的熏陶教育,并内化成良好的个性修为。

2.践行雅礼——实践与体验

雅礼教育,实践与体验为核心。以“雅礼少年在行动”为载体,通过岗位锻炼、志愿活动、主题教育、专题实践等形式,讓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知、感悟、感触,塑造雅礼素养,达成润物细无声之效。

3.传播雅礼——宣传与发扬

雅礼教育,宣传与发扬为导向。利用新闻播报、文化展出、主题会议、文艺汇演等多种渠道,面向学生、家庭、社会开展雅礼宣传活动,营造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家园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做雅礼种子的播撒者,从中感受快乐,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雅礼素养。

三、雅礼教育的目标定位

对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因此,在学校德育管理上取道雅礼教育一定要抬头看清目标和方向。

我们要将雅礼文化提升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紧扣雅礼主旋律,努力达成校园雅而有致、学生雅而礼正、教师雅而博学、家长雅而通达、课堂雅而自主的办学总目标。

我们的育人目标是:让每个孩子博而广学、雅而礼正,成为知书达礼的雅礼少年!知书达礼的雅礼少年包含四方面的内在素养:知性智慧、书卷气韵、达观开朗、礼和谦美;五方面的外在表现:知识丰、兴趣广、涵养厚、体魄健、品行雅。

四、雅礼教育的实施策略

1.以理念统领方向

小学时期是修养品性和积累知识的阶段,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而修养品性是一个文火慢炖的过程,要依靠长期教育沉淀。为确保雅礼教育在学校能够长期开展,并转化成学校传统,学校以理念文化为抓手,形成全校师生共同的核心价值取向。基于对雅礼教育的理解及学校育人理念的考量,将雅礼教育融入学校理念文化中加以固化,提炼出“崇礼尚学”为校训,“敦品励学世范”为教风,“明礼乐学力行”为学风。规范师生行为,凝聚师生力量,推动工作开展,真正让雅礼教育在学校扎根、长叶、开花、结果。

2.以竞评夯实过程

雅礼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实施过程是否扎实,而实施过程主要以雅礼少年争章、雅礼教师评比和雅礼班级竞评活动为载体。力求体现过程的常态化、规范化、细节化。

(1)雅礼少年争章

学校制定并出台雅礼少年争章内容体系,明晰内容,细化标准,通过师生全员学习,让内容体系深入师生的头脑,让争章活动有据可依。

同时,规范争章活动流程,让争章活动有章可循。争章流程采用级递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体教师参与,实现全员育人。

(2)雅礼教师评比

学生是模仿性极强的群体,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性。为此,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身正为范”,向学生展示优雅的风度和较高的修养,从而施加正面影响。我校推出雅礼教师评比,采取与师德考评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内容要求(包含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等)、规范考评形式(学生、家长、学校三位一体考评)、重用评价结果(结果运用于评优、评先等),规范和约束教师行为,用实际行动润泽学生的心灵。

(3)雅礼班级竞评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立雅礼监督岗,按照出台的雅礼班级竞评标准每天一检查、每周一小节、每月一总结,内容涉及仪容仪表、礼貌用语、课堂纪律、课间秩序、升降旗仪式、用餐规范、卫生保洁、桌凳摆放、物品整理等一系列言行规范。以全方位竞评营造浓厚氛围,促进雅礼素养提升。

3.以活动丰富内涵

学校通过各种雅礼专题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让美德良习熏陶渐染,谈吐之间尽显文雅,心拥真善美,良习伴成长。为拓宽雅礼教育渠道,拓展教育内涵,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雅礼专题教育活动。如中华传统美德专题讲座,每年四月开展的“学雅思 诵雅言 知雅规”读书活动,每年元旦开展的“展雅趣 宏雅礼”暨艺术节展演活动,每周三开展的“雅礼周讲”活动;同时结合植树节、劳动节、端午节、重阳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以及弘扬民族精神月、学习雷锋好榜样等主题活动月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力求依托实践活动来丰富雅礼教育的内涵,让学生内化雅礼知识,提升雅礼修为,弘扬雅礼文化,润泽学生成为知书达礼、德才兼备之人。

4.以课程推动实施

校本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库和学习养成的凭借。学校必须充分挖掘开发校本教材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的作用。为将雅礼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我们立足学校实际,开发了校本教材《雅礼》,教材基本阐明了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雅礼规范。并且每周安排专任教师在一至六年级各班上一课时,每学期开展雅礼知识测试,把该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作为优秀学生推荐和雅礼少年评比的必要条件。

同时,将雅礼教育之雅趣培养融入拓展性课程。每周二下午,设置了“水墨苑”——国画社团、“小巧手”——陶艺社团、“智力七巧”——七巧板社團、“新音阵地”——声乐社团、“舞动人生”——舞蹈社团、“小格局大智慧”——象棋社团、“七彩世界”——儿童画社团等体艺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实现全员参与,全力激发学生的潜力,力促学生高雅情趣,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5.以研讨保障实效

为避免闭门造车,打破思维壁垒,为将雅礼教育引向深处、实处,确保教育实效,学校依托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群策群力,共谋发展。

如举行雅礼教育主题家长会,广泛征集家长对学校雅礼教育的方式、举措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家校双向交流机制,真正实现家校同心、育人同步;开展雅礼教育校本培训,强化雅礼意识,提高育人能力;邀请专家、责任督学到校指导,为学校雅礼教育把脉问诊,提高层次水平;定期召开雅礼教育专题会议,进行阶段性反思小结,扬长避短;每学年要求教师反思、总结雅礼教育工作,撰写雅礼教育论文、案例,交流教育经验,指导教育实践等。

雅礼教育对当下学校德育的意义,主要在于它能够明确德育方向,贴合教育实际,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工作格局;营造了崇礼尚学的浓厚氛围,杜绝学校德育假、大、空。而且,雅礼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传承传统美德,涵养高雅品性,提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罗玉华,黎超莹.安全,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话题[J].辅导员,2011(上).

[2]嵇明.依托学校理念文化建设 推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J].教书育人,2013(6):44-45.

[3]陈荣.教师人生哲学的教育影响力[J].教育学术月刊,2010(4).

[4]张秋莲.开发多种课程资源 收获精彩政治课堂[J].教书育人,2013(6):79.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体系建构的知识逻辑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使命·境遇·行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乡村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专业成长》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饮水思源 立德树人——关于有效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德育创新研究
对当前学校德育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方略的思考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