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培育对特殊儿童发展的内驱力研究

2019-01-03 09:20戴汝高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内驱力

戴汝高

摘 要:特殊儿童群体的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做好特色儿童群体的发展培养,在教育教学模式的建立上就需要以特殊儿童自身的特征为根本原则,开展实用性的教学培养。立足于此,以情感教育为内驱动力,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培育方式方法,对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能够起到十分有效的推动作用。鉴于此,以情感培育为导向,对其在特殊儿童发展教育中的实效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特殊儿童;情感培育;内驱力;实效运用

特殊儿童作为受教育群体的构成部分,他们的受教育情况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样需要我们认真关注。特殊儿童自身的特殊性使他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困难程度远远超出正常儿童,往往需要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老师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情感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中十分实用的一种教育方式方法,其对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小龄化儿童的教育开展十分有效。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开展中渗透情感教育,则是利用了情感教育本身强大的内驱力来带动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使得他们变得更有自信、更有热情,充满信心、热情与阳光地积极参与学习,拥抱生活,感受与常人一般的真实学习与生活体验。因此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有必要重视情感培育的教学渗透,以情感教育的强大优质功用带动特殊兒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特殊儿童群体简析

(一)特殊儿童的界定

简单来说,特殊儿童即指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以及语言等各个方面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的儿童。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他们难以像正常儿童那样去学习和生活。在《美国特殊教育百科全书》当中,特殊儿童被具体划分为天才、智力落后、身体和感官有缺陷或残疾的儿童。在这本百科全书里面,所谓的天才就是智力或某项能力远超正常儿童水平,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神童”类型,后者则是在智力或听力方面存在障碍、肢体上存在先天或后天造成残疾的儿童,一般我们称这类儿童为残疾儿童或障碍儿童。本文研究的对象即为后者。

(二)特殊儿童体系构成

基于本文的研究方向,我们主要针对残疾儿童或障碍儿童展开细化体系分类。

第一类为智力障碍儿童。这类儿童大多因为先天大脑发育缺陷(极少数由后天疾病或创伤造成),造成他们的认识活动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最为常见的症状就是智力明显低下,语言发育迟缓、运动迟缓、痴呆等,无法进行正常学习与生活。

第二类为肢体缺陷儿童。这类儿童大多由于发育缺陷或者遗传病史以及少数的后天创伤导致了身体器官上的缺陷,或是听力缺陷、语言发声缺陷,或是肢体缺陷。例如聋哑儿童、小儿麻痹患者儿童或少数后天创伤致残儿童。他们或是无法说话,或是听力丧失,或是无法自主进行肢体运动,进而无法与正常同龄儿童一起接受教育。

二、我国目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现状

特殊儿童因为自身的缺陷和障碍,使得他们无法像正常儿童那样去学习和生活,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家庭和社会的关注。结合我国针对特殊儿童教育保障的发展情况和教育实际情形来看,以下几点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起来。

(一)教育条件保障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大陆目前有残疾儿童500多万,以智障儿童为例,其中城市占有率为0.75%,农村为1.46%,特殊儿童的总体入学率只有0.33%。在一些发达城市,少数学校专门为特殊儿童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允许部分特殊儿童随班混读,或是家庭条件较好,可以将儿童送往专门的特殊教育机构接受康复训练,但是这仅仅局限于特殊儿童中情况稍好一些的儿童。事实上,由于地区教育条件或家庭经济条件所限,特殊儿童往往是待在家中,即使是随班混读,到二三年级之后,由于实在跟不上教育教学节奏,最终不得不被重新安置回家中。这样一来,特殊儿童群体就失去了和社会生活接触的机会,情况愈发恶化。

另外,只有不到15%自身情况相对较好的特殊儿童在先期混读退学之后转入了特殊教育机构,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的发展还不完善,缺少有效的资源支持,使得这些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建设较为薄弱,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活动开展中,往往只是简单地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识字和数字,技能培训严重缺乏,即使有开设技能培训课程,也正是“一刀切,齐步走”的模式,缺少针对儿童个体的细化教育培训。这就使得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很不乐观。

(二)教师队伍建设

正是由于上述的特殊教育机构缺乏大力的支持,所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一则是少数学校开设的特殊儿童混读模式。这类混读,指的是在幼儿园以及小学阶段,允许在学校提供的名额内接受部分特殊儿童随正常学生一起混读。这样一来,由于教学老师缺少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使得跟随正常班级混读的特殊儿童无法得到有效的教育和训练,并且随着年级变化,课程难度逐渐升级,最终特殊儿童由于实在跟不上课程节奏而不得不返回家中。

二则在一些由政府教育部门支持开办的特殊儿童教育学校或者社会上私人成立的一些培智学校中,幼师或者半道转职而来的老师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尤其是社会上私人成立的一些特殊教育培训机构,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十分有限,大多只是起到了保姆的角色和作用,针对特殊儿童的学习和技能培训方面所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归根结底来说,就是我国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保障不完善所造成的突出现象。

(三)教育教学模式

当下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仍然十分不理想。结合实际来看,我国正常儿童的教育一路高歌猛进,但是特殊儿童教育仍然没有太大的起色。出于特殊儿童群体受教育的困难性,一些专门的特殊机构仍然采取了一贯的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以全托制的聋哑儿童教育机构的实际教学情况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老师往往会采取齐步走的模式,手语课就单纯地带领孩子一遍一遍地教手语,语言课就是纯粹带领孩子学语言,缺少对孩子的兴趣引导和鼓励,课堂僵化且呆板。虽然特殊儿童与常人有所差异,但是他们的内心也能够模糊地感知美好,也有自己独特的情感思维。但是在一些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看来,为特殊儿童群体引入五花八门的教学方式方法,他们也不一定能够感知和理解,不如全力多教一点实用的东西,这显然就是一种思想误区。正是由于特殊儿童群体的特殊性,教师需要付出比对正常儿童多的引导和启发才能有效地把他们引进学习与实践的大门,尤其是对他们心理和情感的引导这一“前戏”一定要做足,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三、情感教育对特殊儿童的作用

情感教育是现代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构成,与认知教育并行,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小龄儿童极有裨益。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得出,由于教育条件、教师队伍以及教育教学模式的缺失,使得特殊儿童群体的受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和启发特殊儿童群体的有效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情感教育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对特殊儿童的内在思想情感和外在技能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一)内在思想情感方面

从我国现有已经接受教育的特殊儿童群体来看,一般分为语言障碍型儿童、听力障碍聋哑型儿童、肢体缺陷型儿童,如小儿麻痹、失明、肢体较重程度残疾,或轻度智力障碍,能够接受学习但思维以及肢体运动较为迟缓低于正常儿童水平等,这类儿童相对情况较好,能够有效接受教育学习。因此笔者的讨论基于这类特殊儿童而言。这类儿童实则上具备一定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意识的自主认知和反应,只是由于自身某个严重的缺陷,使得他们无法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因此在针对他们的教育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是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帮助的。在内在思想情感方面,情感教育的教学渗透,首先就能对他们的心理疏导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到了能够接受教育的年龄,特殊儿童也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意识,知道自己和正常儿童不一样,往往会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十分消极和悲观,不愿和他人交流沟通,不愿和社会接触等情况自然无法避免。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种情形只会愈发恶化下去。情感培育在特殊儿童教育学习活动中的渗透结合,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足够多的关爱和温暖,这对特殊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无异于酷寒之下的火焰,这种直渗心灵的温暖能够带动和激发他们的希望与信心,重新变得自信和阳光起来。而具备了这一特质,他们后续的学习开展才有了最为根本的动力源泉。

(二)外在技能发展方面

情感教育对特殊儿童的外在技能发展同样有强大的驱动作用。这是基于情感教育本身对儿童情感体验的驱动而言的。情感教育在特殊儿童教育学习活动中的运用,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生活的向往之心,这就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十分有利的局面,使老师的引导教学变得顺利和高效起来,质量随之上升,学生的学习成果自然有了保障。其次,情感教育的教育学习活动渗透,能够全面带动学生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情感教育基于特殊儿童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认知教育形成了有效的辅助作用,使他们自信面对学习,有勇气和信心去尝试做好技能应用训练,有了这一内驱动,特殊儿童面对技能培训才能变得积极和自信起来,技能发展实效才能得到不断的优化提升。

四、基于情感培育驱动下的特殊儿童教育开展路径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情感培育方式以其自身强大的优势为特殊儿童身心发展以及学习带来了十分有利的驱动作用,因此从事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老师应当重视情感培育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实效应用,以此来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的质量,切实保证特殊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此,笔者立足于情感培育,尝试从以下几点入手,让情感培育在特殊儿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落实。

(一)创设丰富情景让特殊儿童学习充满兴趣

基于情感培育下的特殊儿童教育,以丰富的情景创设带动特殊儿童的学习情趣是老师首先就要做到的事情。丰富的情景内容,其必然能够带给特殊儿童丰富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置身其中,从美妙的情景感知中获得浓厚的求知兴趣,从而带动他们以积极的姿态去参与学习与实践练习。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特殊教育教学设计》中的一节语言课时为例,在上课之初,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丰富的微课小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美妙,视频内容应该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为主,如牛、羊、狗、喜鹊等,这样一来,特殊儿童或是看,或是听这种生动活泼的微课视频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进而老师通过手语和发声,以问题任务来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小朋友们知道视频中都是哪些动物吗?老师闭着眼睛就能根据声音猜出分别是哪个动物。并且能够模仿出这些动物的声音,你们想不想也和老师一样厉害呢?”这种引诱式任务问题加微课视频,就能很好地起到一个兴趣引导作用,接下来的语言发声学习中,学生也就有了足够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结合美术治疗让特殊儿童懂得热爱生活

基于情感培育下的特殊兒童教育,美术治疗方式的课堂运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能够让特殊儿童通过绘画创作的过程,将内心潜意识的情感充分释放出来,或者让特殊儿童内心世界中存在的一些愿望通过画纸得到表达和实现,这十分有利于特殊儿童的内心疏导教育。我们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特殊教育教学设计》中的语言实践培训课为例,以情感培育为导向,老师在语言实践课中应该引入丰富的元素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参与实践培训。美术治疗方法就是一个十分理想的手段。在教学开展中,老师可以在课堂语言培训练习之初,先引导他们将自己心中喜欢的或是最向往的事物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可以是一个简单的运动画面,也可以是某个玩具等,让学生通过绘画来展现内心世界,进而引导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是什么”“我为什么喜欢”等问题,例如某个听力缺陷儿童画出了一个孩子正在弹钢琴,那么就说明这个孩子十分渴望能够亲耳听到美妙的音乐,但是由于听力障碍,自己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老师通过在语言训练中结合美术治疗,恰好可以让这位特殊儿童内心的压抑和愿望通过绘画得到释放与表达,这在无形中就带动了这个特殊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原来我还可以这样做”这一效应就得到了无限放大。因此,美术治疗是情感培育中值得老师运用的方法。

(三)善用评价机制让特殊儿童学习更有信心

基于情感培育,老师还应当善用评价机制,以此来激发特殊儿童的自信心。评价机制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是其价值功用永远也不会褪色,尤其是对特殊儿童群体来说,其效果更是十分突出。无论是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还是在技能训练中,一个善于运用评价的老师,必然能够及时发现特殊儿童的闪光点,及时观察到特殊儿童的心理活动情况。特殊儿童因为自身的缺陷,在学习或生活基础技能培训上要困难得多,往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负担,因此沮丧、失望、发脾气是他们表达内心的常见情形,这个时候,就急需老师的及时疏导,而最为有效的方式必然就是及时、适时地以鼓励、肯定、赞美帮助和引导特殊儿童度过这一心理波动时间。例如在学生的文化学习或技能培训环节,适时加入“大家做得非常好”“这位小朋友又进步了”“你做得越来越准确了”“这么下去你会变得超级强哦”等富有感染性的评价语言来鼓励和肯定特殊儿童,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勇敢地去尝试教育学习活动,充满信心地去参与,获得高质量的身心发展也就得到了实现。

(四)优化师生关系让特殊儿童感受更多关爱

情感培育导向下的特殊儿童教育,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优质的师生关系能够让特殊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使他们充满热情与动力,自信和阳光起来。例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亲切的表达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如老师刚站在讲台上之后,可以在放下课本的时候面向学生给出一个温暖的微笑,进而用手语加声音的表达方式向孩子们表达出“老师看到你们很开心,因为你们每天都在进步”。或者在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中,老师可以以一些亲昵的小动作来增进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感联系,或是向某个孩子眨眼,或是亲切地摸摸他们的脑袋。或者在发现某个孩子情绪低落,或者衣服鞋带之类的没处理好时及时给予帮助。这样的一个情感渗透下的师生关系建设,或者说是老师人格魅力的教学渗透,能够极为有效地把温暖带进特殊儿童的心灵深处,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进而也就愿意、乐意去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愿意听取老师的意见,整个学习过程也就变得和谐活泼了起来。

五、结语

特殊儿童群体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使他们的身心发展以及思维认知和常人存在较大的差距,负面心理情绪的发生是常态,因此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老师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耐心。情感培育在特殊儿童教育学习活动中的渗透,就是以情感为导向,需要教学老师通过科学、合理、灵活的方式方法将其价值切实体现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及时疏导好他们的情绪,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以情感培育强大的内驱力激发和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获得文化学习与生活基础技能的实效提升。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情感教育在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中的优化运用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柯克.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2]陈全银,杨柳.新加坡特殊儿童家庭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及启示[J].绥化学院学报,2017.

[3]杨海花,杨中枢.我国近十年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

[4]陈艳梅.情感教育在早期教育中的特殊地位[J].幼儿教育,2000.

[5]常莉旭.打开特殊儿童心灵的钥匙[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7.

[6]孙霞.特殊儿童的美术治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郭绒,左志宏.浅析学前特殊儿童教学活动的原则:以手工活动《做饼干》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7.

[8]王曉华.幼儿园如何进行特殊幼儿的情感教育[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

[9]何贵利.精心呵护特殊儿童 健康快乐校园生活[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1.

[10]刘绍东.如何在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3.

[11]王妙侠.浅析智障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

[12]刘雨佳,程金金,黄怡凌.关爱聋哑儿童与教育沟通[J].新校园旬刊,2016.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内驱力
培养内驱力
唤醒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自推”的力量
神秘的内驱力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