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探究

2019-01-05 08:03邹正云段会苓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2期
关键词:胃痛乙组甲组

邹正云,段会苓

(1.日照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日照 276800;2.日照市中心医院内镜室,山东日照 276800)

胃痛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且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对于胃痛的治疗,临床上一般采取西药治疗,但效果并不显著[1]。对此,该案提出对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该院消化内科所收治的37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予以温针灸治疗,且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自该院消化内科收治74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作为该次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甲组与乙组。甲组37例,男女患者各有21例、16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 23 岁,平均年龄(36.7±3.2)岁;疾病类型:16 例为十二指肠溃疡,6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10例为胃溃疡,5例为其他。乙组男女患者各有19例、18例;年龄最大 63岁,最小 24岁,平均年龄(37.1±2.9)岁;疾病类型:15例为十二指肠溃疡,7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9例为胃溃疡,6例为其他。对比以上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行比。所有患者均对该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此次研究并在该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完成。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甲组患者予以常规中西药治疗,其中中药主要成分有黄芪、白芍、党参、元胡、桂枝、干姜以及甘草,取水煎煮留汁,1剂/d,分两次服用。另对患者予以奥美拉唑,20 mg/次,1 次/d;法莫替丁,20 mg/次,1次/d。持续治疗1周。

在上述基础之上,对乙组患者再予以温针灸治疗,主要针灸穴位有:关元穴、中脘穴、天枢穴以及足三里穴。具体操作:对各个穴位所在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再以毫针直刺各个穴位,得气之后,在针柄上插上已点燃的艾条,1次/d,持续治疗1周。

1.2.2 护理方法 (1)情志护理:患病后,患者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向其说明不良情绪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如思伤脾、忧伤肺等,以促使其积极调整自身的情绪。另外,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多与他人交流,多参与其他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进而达到缓解不良情绪对身体所带来的影响。

(2)生活指导:脾胃虚寒型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应尽可能多食用一些具备温运脾阳、健脾和胃功效的食物,如黄芪、山药、薏米、羊肉、牛肉、鸡肉等,不可食用凉性食物;若患者剧烈疼痛,可叮嘱其食用半流质食物。另外,应叮嘱患者多休息,多锻炼,如打太极等,以强化自身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

1.3 疗效判定标准

通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退,且胃镜检查发现已恢复正常,为显效;通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胃镜检查发现有所改善,为进步;通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为前两者所占比例之和[2]。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及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其中,采取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

1.5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

甲乙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7%、94.6%,组间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7,P<0.05),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2.2 疼痛消失时间与满意度情况

如表2所示,乙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比甲组患者短,且乙组满意度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与满意度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与满意度情况比较(±s)

组别 疼痛消失时间(d) 满意度(分)甲组(n=37)乙组(n=37)t值P值6.6±1.5 4.2±0.9 4.671<0.05 88.4±3.5 95.7±4.1 3.954<0.05

3 讨论

胃痛通常是由于外受邪气侵入,内因饮食不洁,又或者情志不畅,继而导致脾胃之气受损,脏器功能异常,气机郁滞,胃失所养。在中医中,胃痛分为各种不同的证型,其中又以脾胃虚寒型最为普遍。在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时,应坚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3]。该研究提出对关元穴、中脘穴、天枢穴以及足三里穴等穴位予以温针灸治疗,可直达病痛位置,并发挥温经通络、活血行气的效果。除针灸外,在遵医嘱加强日常饮食,多食用一些温运脾阳、健脾和胃的食物;同时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可有效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通过该次研究发现,采取温针灸治疗的乙组患者,其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患者,即94.6%vs 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疼痛消失时间及满意度方面,乙组优于甲组,差异显著。由此可知:对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予以温针灸治疗,且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使用。

猜你喜欢
胃痛乙组甲组
五灵脂蒲黄散止胃痛
突然胃痛不用慌 按压至阳来帮忙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