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荣正“集针刺法”治疗经筋病经验

2019-01-06 03:05许荣正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毫针局灶经筋

陈 如 许荣正

浙江省台州医院 浙江 台州 317000

许荣正主任中医师为台州市首批名中医,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致力于“针至病所”相关理论的研究,在传承中创新,运用“集针刺法”治疗经筋疾病,疗效显著。现总结其经验,介绍如下。

1 集针刺法的认识

《内经》针刺法有五刺、九刺、十二刺等,其中多针刺法有齐刺和恢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灵枢·官针》)是正中先刺一针,再于两旁或上下各刺一针,三针齐用的一种针法。适于病变范围较小而部位较深的痹痛等症。“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灵枢·官针》)是一种直刺筋上,旁刺一针,并将此针一前一后提插多向透刺的针法,后人又称为“多向刺法”。许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多针刺法能有效治疗经筋疾病,在古典针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集针刺法”的概念。

2 针具选用及操作要点

集针刺法是用2至9根毫针,集束同时并刺于病痛点的一种针法。针具选择0.35mm×50.00mm或0.35mm×70.00mm的毫针,宜粗不宜细。操作特点:首先以押手指爪紧切病痛点,刺手集双针快速并刺于痛点,双针集束是集针刺的基础用针单位,并根据病痛点的范围增加针数,最多不超过9针,得气后可加用温针或电针疗法。所治病痛点可为压痛点、卡压点、挛缩点等。

3 集针刺治疗经筋病的特点

经筋之为病,以痛为输,临床的病灶点多以局部出现结点压痛为特征。根据“针至病所”理论,治疗局灶性经筋疾病,集针刺直达病所,有“针到则气到”的作用,对定性定位明确的疼痛更易取效。以针尖靠近病灶是针至病所的一个经典针法,以针尖直刺或朝向病所,起到以针调气的目的。

集针刺法的特点:集针刺是双针并刺、集多针治疗十二经筋产生局灶性病变、点面结合、疗效明确的一种针法。第一抓紧刺激点。集针刺解决毫针在治疗十二经筋产生局灶性病变的有效性而选用的针法,它的特点是双针并刺,抓牢“筋扭点”,并集多针针刺,相较于单根毫针,不易偏离,做到针至病所。第二加大刺激面。集针刺是集合多枚毫针(集束)同时并刺于一点的针法,它解决了单根毫针治疗经筋疾病时刺激面不足的问题,增强了毫针在治疗经筋节点病灶的有效性,使卡压的病灶更易被松解、分离,治“尽筋上”。第三增加刺激量。集针刺多针集束,快速并用,在增加刺激面积的同时更增加了刺激强度,能解决毫针在经筋层面上的局限性病灶的治疗问题,包括筋经结点的压痛缓解,挛缩点的分离松解。

4 验案举例

4.1 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男,40岁。诉右臀痛7天。平素工作时久坐,7天前久坐后突然站立,自觉腰部僵直,继而臀部疼痛,伴股后及小腿外侧感觉异常,略麻木,行走费力。西医诊断: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断:痹症,腰腿痛。行经络诊察,腰椎棘突无压痛,右臀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处压痛较剧烈,足少阳经于小腿循行处有麻木感。针灸治疗:首取右臀部压痛最明显处行五针集针刺(毫针规格0.35mm×75.00mm),续配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飞扬、昆仑等穴,得气后行温针治疗,留针30分钟。1次治疗后患者自觉右臀痛明显减轻,5次治疗后诸症消失,治愈。

4.2 拇指腱鞘炎:患者,女,56岁。主诉:右拇指不能弯曲2个月。患者右手拇指一般情况下不能完全屈曲,不能完全伸直,有“卡”住感,在极用力情况下屈曲时疼痛有弹响感,西医诊断:拇指腱鞘炎,中医诊断:伤筋。针灸治疗:在大拇指根部寻痛点,发现围绕拇指根部有两个卡压点,以此为输分别予以五针集针刺,取电针疗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治疗次日拇指用力屈曲时疼痛减轻,2周后“卡”住感减轻,1月后基本复常。

5 小结

集针刺法是许师在《内经》多针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法,它既活化了毫针在治疗局灶性经筋疾病的优势,又优化了毫针的不足,使之更有效,是“针至病所”理论的临床应用。集针刺法在临床治疗经筋疾病时有较多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毫针局灶经筋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诊断表现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MSCT鉴别诊断分析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巨大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