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蛋鸡“无抗”养殖技术探索

2019-01-06 14:21
浙江畜牧兽医 2019年6期
关键词:产蛋率产蛋蛋鸡

(桐乡市农业农村局 314500)

朱立达,潘汉江,施汉忠

(桐乡市凤鸣街道农业经济服务中心)

吴晓杰

(桐乡市凤鸣红冠禽业专业合作社)

根据动物产品无害化生产要求,禽蛋中抗生素的残留标准是零检出,这就要求在蛋鸡饲养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由于在养殖中应用抗生素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加之目前高密度规模化养殖情况下动物健康状况较差,造成养殖业对抗生素应用较为依赖,养殖产品中抗生素残留指标较高,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养殖业中抗生素的滥用,加大了动物疾病防治的难度,更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动物产品中药物的残留使人类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产生“超级病菌”。近年来,世界各国均意识到抗生素滥用产生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已开始流行不使用抗生素的养殖方法,即无抗养殖方法,代表了健康养殖的发展方向。但停止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动物疾病上升,养殖效益下降,同时造成饲料转化率降低。而在中国,由于规模养殖的环境条件、密度条件、防疫条件均不如欧洲国家,可以想象,如果直接禁止在养殖中使用抗生素,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必须要有相应的步骤和解决方法。为此,我们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结合中草药制剂的应用,来替代抗生素在放养蛋鸡养殖生产中的临床作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1 技术思路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单纯依赖某一种药物可以完成,它与养殖环境、营养水平、免疫质量和卫生条件等有极大关系。因此,要达到无抗养殖,一是要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争取发病少,治疗效果好;二是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仅可能降低发病率或抑制发病;三是寻找抗生素替代物质,用中草药制剂提高鸡群的自身免疫能力,并加以治疗。

2 技术措施

2.1综合技术措施

2.1.1优化养殖环境放养鸡舍建在树丛之中,果园中心位置,利于鸡只外出觅食活动。鸡舍内地面高度,应高出舍外地面25-35 cm以上,以防止雨天雨水倒灌。鸡舍屋顶应加盖稻草,用于隔热和保温,鸡舍应设通风窗,以利夏季通风、降温、排气。地面为水泥地平、墙体为砖混结构,表面光滑平整,便于消毒。内设栖息架,鸡舍内放置足够的喂料和饮水设备。

2.1.2加强消毒每周进行带鸡消毒1次,选用可进行带鸡消毒的消毒液和适当浓度;鸡全部出售后的空鸡舍应实施:鸡粪清理、场地清扫、清洗、消毒、干燥、再消毒、空置等过程。

2.1.3科学处置病死鸡按照GB16548要求,集中收集病死动物送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鸡粪在鸡出栏后一次性处理。集中到干粪堆放场进行高温堆积处理,达到GB7959要求后方可肥田使用。

2.1.4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人员、用具限制流动,并实施严格消毒;建立生产档案,实行追溯制度;对鸡场养殖蛋鸡实行“全进全出”模式,统一育雏、统一免疫、统一驱虫、统一淘汰,最后统一对鸡舍和运动场进行清洁、消毒。

2.2科学的免疫程序

2.2.1免疫程序制订 必须根据本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和疫苗的保护效果,制订适合本场的蛋鸡免疫程序。

2.2.2免疫病种选择 国家强制免疫的疾病必须免疫,如禽流感、鸡新城疫;本地曾经发生的疾病必须免疫,如鸡痘、马立克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病。

2.2.3强化蛋鸡特点 蛋鸡生产周期长、产蛋应激敏感,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应综合考虑免疫效价维持时间长的疫苗或制剂,尽可能避免在产蛋期注射;为防止产蛋率下降,鸡减蛋综合征疫苗必须注射。

2.3中草药制剂的应用 浙江金大康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动物中草药物的研究,在无抗养殖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根据蛋鸡无抗养殖的需要,专门研制了一系列无抗养殖的中草药制剂,我们对此进行了推广应用。

2.3.1固锁颗粒按剂量要求拌入混料搅匀后,分别在入雏当天、55和80日龄时饲喂,每次连用5 d。可提升胃肠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对防治肠炎、腹泻、顽固性拉稀有显著疗效。

2.3.2三味抗球颗粒按剂量要求拌入混料搅匀后,第一次在11日龄开始预防,连喂5 d,接着停喂10 d,每半月重复一次,直至120日龄;120日龄后每月一次,每次连用7 d。可以有效防治鸡球虫病的发生。

2.3.3芪贞增免颗粒按剂量要求拌入混料搅匀后,分别在6、20、40、70和100日龄时饲喂,每次连用5 d。可以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和抗体水平。

2.3.4复方清肺散和复方键卵增蛋颗粒在蛋鸡120日龄以后,每个月的第11 d至16 d使用清肺散,可以有效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每个月的第21 d至27 d使用键卵增蛋颗粒,可以有效防止卵巢和输卵管炎症的发生。

3 效果及分析

通过上述综合技术措施,鸡群从雏鸡开始直到一个产蛋周期后自然淘汰,其生产力、对疾病的抵抗力与采用传统方法饲养的不同批次蛋鸡比较均有显著的优势。

3.1临床发病率 本批次苗鸡共940羽,到试验结束存栏数为793羽母鸡,期间除淘汰出售120日龄后的公鸡91羽外,饲养全程因各种原因共死亡57羽。其中入雏头2 d应激死亡5羽,打架、互相踩踏死亡33羽、呼吸道疾病死亡6羽,生殖道疾病死亡4羽,中暑死亡19羽,总死亡率6.05%,明显低于未采用综合防治技术的传统饲养方法。

本次试验鸡中死亡率比较集中的两种现象,一是育雏结束后不久转入育成舍后,由于气温较冷,不适应寒冷环境打堆挤压死亡;二是今年夏天天气炎热这段时间高温引起的中暑。这都与鸡舍的简易建筑有关,鸡棚四周与外界隔温条件差,棚顶也无隔热层,冬天不能保温、夏天不能防暑。建议在鸡舍建设中一定要注意防寒、防暑环节的投入。

试验期间未发生球虫引起的死亡,只在56日龄时发现有少量鸡的血色粪便,但无任何临床球虫症状,经对血色粪便显微镜检查有球虫卵感染,立即用三味抗球颗粒加倍量治疗,连用5 d,基本得到控制,未出现进一步发展。

81日龄时,鸡群发生咳嗽、打喷涕等呼吸疾病,近五分之一鸡发病,前后死亡6羽。即在清肺散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牛蟾颗粒制剂连用7 d,3 d后病情得到控制,一周后完全康复。牛蟾颗粒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之作用,对温和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及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进入产蛋期后,零星发生4羽产蛋鸡因输卵管破裂或脱肛引起的死亡,这与传统养殖的鸡群比较,发病死亡数明显下降,说明复方键卵增蛋颗粒对防止生殖道疾病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3.2生产性能 在饲料上与传统蛋鸡养殖全程饲喂商品化全价饲料不同,除育雏期饲喂商品化雏鸡料之外,育成期饲喂玉米、麸皮、清糠、豆粕,加一定比例的食盐和育成期鸡微量物质添加剂;产蛋期饲料在育成期鸡饲料的基础上,补充产蛋期鸡微量物质添加剂。通过采用无抗养殖综合技术措施后,生产性能同样达到预期效果,比未采用无抗养殖综合技术措施的蛋鸡生产力有一定提升。

3.2.1体重 30日龄和120日龄体重平均分别为202 g和1475 g,比未采用综合技术措施的本场养殖鸡同期水平多26 g和92 g,比仙居鸡品种生产性能统计的同期体重153.2 g和1200 g,高出48.8 g和275 g。

3.2.2产蛋性能 见第一个蛋的日龄为138 d,达到50%产蛋率日龄为186 d和230 d后到达产蛋高峰,基本维持在62%-65%,最高日产蛋率达到67%。次蛋比例仅为2%左右。与同期未采用综合技术措施的本场养殖鸡比较,开产日龄提前5 d,50%产蛋率日龄提前18 d,后者的产蛋高峰期产蛋率基本在57%~61%左右,日产蛋最高记录为63%。两者比较,前者产蛋率平均高于后者5%左右。

3.3鸡蛋抗生素残留检测 分别在产蛋初期、中期和后期,随机抽蛋送嘉兴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抗生素残留检测,通过对金刚烷胺、氯霉素、氟苯尼考、甲砜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恩诺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沙拉沙星、达氟沙星、呋喃它酮代谢物、呋喃妥因代谢物、呋喃西林代谢物、呋喃唑酮代谢物等19个抗生素物质(或代谢产物)的检测,三批次均未检出任何抗生素残留,达到真正意义的无抗蛋标准。

猜你喜欢
产蛋率产蛋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利用中草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实用配方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蛋鸡和肉鸡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蛋鸡和肉鸡
冬喂蛋鸡巧添加抗病御寒又高产
春季蛋鸡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