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职校语文教学探究

2019-01-06 03:36杨杰文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0期
关键词:壶口瀑布职校互联网+

杨杰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使用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交流以及休闲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大部分学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成长,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可以利用多变的互联网方式将学生拉进课堂。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从鼓励学生爱上阅读等方面谈一些见解。

[关    键   词]  互联网+;农村职校;语文教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01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使用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交流以及休闲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我们大部分学生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成长,使用互联网的技术和能力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我们中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可以利用多变的互联网方式将学生拉进课堂,如利用互联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爱上阅读等。用音频、视频等新颖的手段来触发学生的感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潜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如今,农村职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学习成绩比较差,而且厌学情绪比较重。语文基础也比较差,一些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都不会读,多数学生写作文语无伦次,文字表达不清楚,缺乏条理,甚至凑不够规定的字数,不知道如何写。上语文课的时候思想不集中,读书不认真,也不知道做笔记,回答问题吐字含糊,或者干脆说不知道。甚至思想开小差,不是玩指甲、偷看课外书,就是想玩手机游戏。学习兴趣不浓,有的学生还公然说“学语文不知有什么用”。这样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探索适合农村职校学生学习的途径,让学生能够转变观念,对语文的学习从厌恶到接受,最终喜欢上学习语文,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

一、利用互联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探索、实践,并且在过程中保持愉快的情绪。这样接受知识就比较快,并且也能记得牢。因此,想要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得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我们所教的中职生虽然学习基础比较差,也不太爱学习,对学习没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事实证明:新鲜的事物、音像、图片对他们也很有吸引力。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因此,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在上课前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而那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图文兼备,声情并茂,化抽象为具体,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壶口瀑布》这篇文章的时候,之前没有互联网,没有多媒体时,只能口头介绍壶口瀑布的位置、声势、状貌,学生听起来干巴巴的,似懂非懂的样子。现在有了互联网,有了多媒体,我就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关于黄河全貌图、壶口瀑布的位置图片和近观壶口瀑布的视频做成课件,在上课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观看、品味。我还找了一些有名的瀑布景点图片,让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就能找出壶口瀑布的位置特点、声势、状貌,感受壶口瀑布的雄伟气势,感受大自然巨大的威力,同时也陶醉在美丽的自然风光里,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几张图片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利用互联网,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互联网普及校园之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都是主讲、主导,而学生被动参与的情况比较多。被动接受知识,根本无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成了学习的木偶,学习兴趣无法提高,事倍功半,学生也养成了不愿意开动脑筋的不良习惯。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法,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以前,学生学习的资料有限,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又很花费时间和精力,效果甚微。现在,在互联网环境下,网上搜索的速度很快。而且学生还可以平等地共享学习资源,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他们才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会主动地学习,学习的效率才会提高。

如在教学《鸿门宴》时,我发现学生根本就没有看过《史记》,也不了解司马迁。在课堂上讲到时,学生一脸的懵懂。本来文言文就比较难理解,加上学生的基础較差,只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听得懂,更别说理解了。我只好带学生到机房布置学生上网查询《鸿门宴》的作者、写作背景、词语解析等相关资料。学生进入机房后心情大好。面对电脑,他们的思维得到了解放,自主能力得到了体现。在查询过程中你追我赶的,都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强,速度快。接着,学生把通过上网了解到的知识在班上进行分享交流,还播放了在网上下载的《鸿门宴》的相关视频。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鸿门宴是刘邦、项羽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是秦末历史转折关键性的一幕。把原本枯燥的文言文变成生动活泼的历史故事。这个效果果然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要好得多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三、利用互联网,引导和鼓励学生爱上阅读

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读书教会人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广,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学会如何做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刘向也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因此,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哲理使人深刻,读伦理使人有修养,读逻辑使人善辩,阅读使人心理健康,阅读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中职学生大多数认为读书就是学好课本上的文章就可以了,其实,这远远不够。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和学生学习课本上的文章之外,还要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开阔视野、浸润心灵、陶怡情操,锻炼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充实并保持他们健康的心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学生也被网络所包围,课余时间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者不在少数。可是,怎样利用互联网让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配合。

首先,在教学经典文学作品时,要图文并茂,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作品内容以及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接受并喜欢经典文学作品。其次,提供经典文学作品的相关资料介绍,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图书馆借书或者网上搜索。再次,组织和开展说书活动、朗诵比赛或者演讲比赛等有利于学生阅读的活动或社团组织。

总之,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中职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利用网络优势传递网络正能量,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把互联网变成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进行有效学习,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大江.如何优化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思考点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0):73.

[2]夏永梅.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略[J].学周刊,2011(2).

◎编辑 冯永霞

①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职校学生管理策略的实践探索”(GXZZJG2017A00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壶口瀑布职校互联网+
壶口瀑布的美
我想去壶口瀑布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