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视域下网络时代大学生法制教育探析

2019-01-07 07:49陈忠平牡丹江师范学院法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福建茶叶 2019年3期
关键词:茶艺法制正义

陈忠平(牡丹江师范学院法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1 茶文化中的法制思想

我国是茶文化大国,茶叶产区众多,闻名于世的茶叶产品更是数不胜数,自从古代以来,中国的茶文化就是一种大众文化,普通的社会民众也可以享受到茶文化带来的福利。这与西方国家是不同的,茶文化在西方国家中属于小众文化,一般来说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受茶叶制品,西方人认为茶叶是一种高贵的饮品,普通的社会公众是难以享受到茶文化的盛宴的。西方茶文化的小众化特征注定了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但是,中国作为茶文化大国,茶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中国的普通民众可以轻易地获取和享受茶叶制品。即便是茶文化最为精髓的茶艺,也可以被普通民众多熟悉和掌握。由此可见,中西方在茶文化方面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中国的茶文化对于社会公众意识的影响力更加明显。

中国的茶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由于中国茶叶产区多,茶叶品种多,茶叶制品的普及面广。所以,不同地域的茶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这些不同特色的茶文化融合在一起就是独具特色的中华茶文化。中国茶文化蕴含着传统古典主义思想,其中也包括一些重要的法制思想。例如:公平正义、以人为本、注重程序等。这些思想价值理念与当代法制思想是在很大程度上相契合的。中国人崇尚儒家中庸思想,性格比较内敛含蓄,这种性格特征也反映在了中国茶文化中。中国人在饮茶过程中比较喜欢安静,只有在安静的氛围中才便于思考问题、思考人生。很多茶文化中的精髓思想也是在饮茶人的静思中感悟出来的,并得以不断流传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当代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就是“和为贵”,这与中国法制思想也是不谋而合的。茶文化中的“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代表的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念。西方人主张个人英雄主义,具有一定的冒险主义精神。中国人则更加倾向于团队合作,认为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在当代法制思想中,“和”也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中国的法理学中,“和”的思想尤为明显。中国的民事诉讼法中主张纠纷和解,和解制度在中国司法领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中国人看来,打官司或者诉讼是一件非常不体面的事情,都在极力避免诉讼的产生。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将纠纷诉讼至法院。尽管现在随着法制思想的进一步普及,诉讼变得越来越普及。但是,在民事司法领域,和解在司法案件中仍然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和解就是和为贵思想的重要司法实践。中国的茶文化主张“和气”,只有在饮茶的过程中保持心平气和,才能进一步体验饮茶带来的愉悦之情。性情暴躁或者容易起冲突的人是无法真正地感受茶文化的精髓的。

茶文化同样也非常重视程序的运用。例如,在茶艺中,各种步骤和程序是非常明确的,必须严格依照这些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一步步进行下去,才能够充分体现出茶艺文化的独特魅力。反之,一旦打破了原有的规则和程序,茶艺文化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精通茶艺的人必然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对他们而言,规则和程序的价值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这也必将对其日常行为举止产生重要影响。程序是法制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法律中有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之分。实体正义就是最终的目的,而程序正义则强调重视一定的规则,只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则一步步进行推进,才能最终保证实体正义的顺利实现。否则,如果违反程序正义,那么即使最后的结果是正确的,那么这个结果在法律意义上也是不正义的。在司法实践中,不论是民事司法领域、刑事司法领域还是行政司法领域,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离开了程序正义,将无法得到最终的实体正义。在司法审判中有一审、二审、再审等环节。设置的这些司法环节就是最大限度地从程序角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司法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让各项权力都严格按程序运行,防止权力对普通民众的合法权益造成影响和伤害。

2 网络时代下高校法制教育的主要问题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带来的福利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群体,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每天都会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娱乐等活动。在网络时代下,高校的教育体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高校的法制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相关教育工作者予以关注和解决。目前来看,中国的高等院校普遍设置有法学专业,法律课程几乎普及到了各个专业。可以说,中国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的普及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普及率高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种种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在网络时代下,相关的法律教学内容仍然具有滞后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同时,中国的法制教育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法制教学上,绝大多数还是以教师单方面说教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单方面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高效率地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法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单纯依靠课程的传授知识是与法制教育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我国的法律专业学生数量在各个专业中位列前茅。但是,法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却并不高。而且,大多数法律专业的学生都没有从事法律职业。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我国法律职业的门槛比较高,例如如果想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职业。首先要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然后再通过公务员考试等层层选拔才有资格入职。二是由于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理念较为滞后,学生在学校里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相关法条,没有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且缺乏足够的法律实践机会,导致了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3 茶文化与法制教育结合的若干策略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法制思想,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应当予以充分利用。当代中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政府、社会和民众的各种行为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任何人和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因此,法制教育在当代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可以积极将茶文化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在高校中广泛开展茶文化教育,一方面让学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刻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法制思想理念。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茶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任何文化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扬弃,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让中国茶文化在新时代下换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高校法制教育要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积极为学生创造法律实践机会,定期组织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实习和锻炼,鼓励他们积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提升自身的法律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此外,高等院校的法律课程内容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法律体系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的,只有做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建立和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中国法制高等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茶艺法制正义
慈善法制的当下问题与完善路径
《民主与法制》杂志1000期大事记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茶艺
校园茶艺飘香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培养中职生法制意识探析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