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灸法防治正常高值血压的思路探讨*

2019-01-07 14:10商庆新李文秋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百会穴灸法涌泉穴

陈 璇,商庆新,韩 云,李文秋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而高血压病人群日益增多,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病患者,然而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1]。正常高值血压的人群很可能发展为高血压,而且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2]。因此防治正常高值血压对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天、地、人”三才思想由来已久,首见于《周易》。《周易·系辞下》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3]古人通过对天、地、人三者的探索和观察,逐渐地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产生人与天地相应、与天地本一的思想。而这一哲学思想对各科均有影响,对中医学也有渗透。防治正常高值血压仿元代窦汉卿所著《标幽赋》中记载了“天地人三才也, 涌泉同璇玑、百会”[4],选取百会穴、涌泉穴、神阙穴,这3穴分别位于人体头、足、腹部,对应人体天、地、人三部,采用艾条灸法进行治疗,故而命名为“三才灸法”。

1 药物效应

三才灸法采用的是艾条灸的方法。艾叶又称为“医草”,气味芬芳,味辛、微苦,具有纯阳之性。有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温经止血、调经安胎等作用。《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且艾极易点燃,又可治病引经,如《本草从新》认为:“艾叶……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2 灸法的效用

灸法,古称灸焫,是利用艾叶或其他药物,点燃后在腧穴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熏熨,借助其温热性刺激及药物的作用,并能通过经络腧穴的整体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由于灸法的特点是操作简便,材料廉价,疗效好,所以其使用最为广泛。《素问·异法方宜论》曰:“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灵枢·禁服》曰:“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病治》曰:“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灵枢·刺节真邪》曰:“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曰:“凡宦游吴蜀,体上长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说明艾灸具有温通经脉、回阳固脱、活血逐痹、温散寒邪、消瘀散结、疏风解表、拔毒泄热、升阳举陷及防病保健等多种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证、中焦虚寒、脾肾阳虚、阳气虚脱、中气不足、寒凝血滞、经脉痹阻等诸多病证。

3 治疗思路

在中医典籍中并无高血压病名和正常高值血压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将其归属为中医学中“头痛”“眩晕”“肝风”等范畴,其发生常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的病变与肝、肾、心等脏腑密切相关,其基本病机是肾阴不足、肝阳偏亢。

三才灸法选取百会穴、神阙穴、涌泉穴,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选定的穴位,在距皮肤 2~3 cm处施灸,使患者穴位处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每穴施灸15~20 min,至皮肤出现红晕,每周治疗3次,以4周为1个疗程,共施行2个疗程。

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即头部中心处[5]。居于巅顶部,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又归属督脉,而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阳气,是14条经脉中唯一与脑直接络属的。并且根据“四海”理论,“脑为髓海”(《灵枢·海论第三十三》)。根据“气街”理论,“头气有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卫气第五十二》)。百会穴为督脉、手足三阳经与足厥阴肝经之会,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位居人体最高处,如天之北极星,四周各腧穴罗列有序穴犹如诸星仰望,为各经脉经气会聚之处。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因此可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具有升阳举陷、醒脑开窍、温阳散寒、畅通气血、祛风熄风等作用。艾灸百会穴可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从而达到降低血压之效。蔡钦朝等[6]研究灸百会穴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患者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治疗前比健康对照组低,治疗后明显上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血管CEC信使物质NO的分泌而实现的。

神阙穴别名脐中、气舍:在脐区,脐中央[5]。“神”为元神,“阙”指要处,穴当脐孔,胎儿在母体中以脐带与母体相连,吸收养分。属任脉,任脉循行于人体腹部正中,为阴脉之海,可联络全身经脉,交通心肾,是人体气机出入升降的枢纽,并与督脉首尾相接。灸神阙穴具有温补元阳、补肾滋水、平肝潜阳、补益脾胃、通经行气等功效。张昆等[7]采用自制药末配合麝香,填满脐孔,用艾柱施灸。结果发现艾灸神阙能降低血压,并能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症状。

涌泉穴别称地冲:足跖屈时足心最凹陷中[5]。水由下向上冒出,不作高喷,称为“涌泉”。位于脚心,人体最低处,是肾经的首穴,肾主藏精,主骨、生髓。“所出为井”,如水之源头,经气犹如泉水向上涌出。涌泉穴功擅主降,是升降要穴,具有加强心肾相交、补肾固元、引血下行、镇静潜阳、平肝熄风的作用,灸之可抑制阳气上亢而降低血压。王巍[8]研究艾灸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结果显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说明艾灸涌泉穴在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可广泛推广。

4 小结

三才灸法防治正常高值血压,以百会、神阙、涌泉三穴相配,上中下一体,体现人是一个整体的哲学思想。以艾条灸之,可交通上下、协调内外、平衡阴阳,通过任督二脉与肾经,通调人体诸经百脉、五脏六腑,使百脉经气充盈,脏腑气血功能恢复,从而全身气血正常运行,以达控制血压之效,延缓正常高值血压的进展。本法以取穴少、操作简便和具有较好的疗效为特点,适合广大人群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百会穴灸法涌泉穴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古代文献中岭南灸法及其发展源流*
百会穴:养胃降压就找它
蒜末敷脚心去虚火
浅析涌泉穴
治病毒性感冒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浅析温针灸的治疗机理及温度控制
一穴解决“路怒症”
按摩涌泉穴有助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