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19-01-07 16: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7期
关键词:达标率循证心肌梗死

吴 雪

(丹东市中心医院循环内四科,辽宁 丹东 118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灌注的供给跟不上需求,心肌细胞长时间缺血而导致的结果,常伴发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多在发病后24 h内死亡[1]。本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了循证护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1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排除伴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急性脑血管病、严重肝肾疾病、肿瘤等患者,男98例,女42例;年龄47~83岁,平均68.1±8.5岁,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积极完善内科治疗,对照组仅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包括:①近些年,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医护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所以护士要以友好的态度面对患者,提高其好感与信任。而且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不够配合,也是影响护患关系的一个原因,所以要加强患者的宣教。②急性心梗后24 h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达到70%[2],所以要密切检测患者的病情,备好相关的急救药物与仪器。③患者往往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所以要全程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④5:00与12:00是心律失常发生的高峰时段[3],应密切注意,根据发作时相按时给药。⑤患者卧床期间,预防褥疮、便秘和血栓的形成,当可以下床活动时,则让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当患者有胸闷、气短、心率加速时,应马上让患者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达标率、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所有数据,进行t或卡方检验,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达标率、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为84.3%(59/70)、心功能分级≥2级的比例为78.6%(55/70)、住院时间为(12.44±1.75)d;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为60.0%(42/70)、心功能分级≥2级的比例为62.9%(44/70)、住院时间为(17.96±1.37)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中十分满意52例(74.3%),一般满意15例(21.4%),不满意3例(4.3%),满意度为95.7%;对照组中十分满意27例(38.6%),一般满意31例(44.3%),不满意12例(17.1%),满意度为82.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科的常见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糜烂以及伴随的血栓形成是导致冠状动脉部分或完全闭塞的重要病理基础。目前认为,高脂肪、吸烟、大手术、精神过于紧张、CO中毒、冷刺激等均有可能诱发心肌梗死[4]。心肌梗死发生后常伴发恶性心律失常,心率失常会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突发心率失常导致患者死亡,即使急救进行心肺复苏,病死率也高居不下。根据我国100家医院的调查显示,在住院心血管疾病中心率失常者占25.0%,病死率超过40.0%[5]。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不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则不必进行特殊处理,而要是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则必须引起重视,否则可能演变成致命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循证护理是以“循证”为出发点,结合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而制定的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决策,它立足于“循证”上,能够使护理干预审慎地进行,保证每项护理干预都有科学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为8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心功能分级≥2级的比例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住院时间为(12.44±1.7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96±1.37)d。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2.9%。可见,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达标率循证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