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灿烂的中国医药学

2019-01-08 11:12孟庆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医药医学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和药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治、预防、养生保健特点的医学体系,是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传统学科。她的发生,是各民族在长期生命保健实践中发明创造、理论技术以及经验和文化的积累。中国传统生命文化天人合一和生成论的生命观,重道贵时、宝命全形和阴阳辨证等思维方式,启导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发展。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以后,为了对二者区分,遂有国医、中土医学、中医及国药、中药等称谓,以后逐渐统称中医药。201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局(IS0/TMB)正式为之冠名“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之誉。

1 对象与方法

中医药以维护人体健康、养生长寿、防治疾病、调节身心平衡以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变化为主旨。研究以其相应的科学理论、技术乃至工程、经验和关乎医者操作行为的人文道德规范等,属于人体生命科学,也涵盖技术和人文之学。中医药在初创之时就非常重视行医者的医德修养,确立以“医乃仁术”为医学行为的目标,要求医生济世施术、恒德慎医和谦虚善学。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大医精诚”之训,历代以来延续光大,以为传统。

中医药在创立之初就从多个视角审视医学。在《素问·示从容论》中就指出,研究医学要“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素问·气交变大论》还引用《上经》的话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是从天、地、人的大系统及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来考察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其中主要运用观察方法、临床实验方法、调查方法、文献学方法、类比方法和分类方法、建立假说和理论模型方法以及系统方法等。

20世纪初叶以后,中医药开始引进现代实验研究方法,之后在临床及理论研究方面也继而扩展。至20世纪末,又顺势应势地援用了信息技术方法。在方法论方面,中医药既弘扬继承又能变而益工。

2 中医药巡礼

中医药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玉汝于成,薪传中从未间断,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其学术和事业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採骊研求,其发生、发展自有其历史线索,不断以故生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顺势而生,异世而立,以不胜数的发明创造成为科学史上的奇迹。

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中医药。中医药的很多技艺和理论,是先民生存之道蕴育而化成。火的应用遂发明艾焫灸法,石器时代始用砭石,之后发展为针刺。神农尝百草,始有药物。对时间的昼夜交替和对空间向阳背阴的应象感知,以及对事物的有对意识而发生了两种宇宙势力的阴阳概念,辉张为民族的辩证思维方式,成为中华文化的本根论。阴阳的太极式对称,被当代科学界赞为智慧之光。远古的先民对数字五的崇拜,宋代邵雍称五为“数主”,明代张景岳称五为“数祖”。先民依据五星应季节而观象制历。《史记·历书》说黄帝发为五节历法:“盖黄帝考订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国语·周语》讲:“尧临民以五。”原始社会就以5人组合为基本劳动御敌团队。《汉书·艺文志》以“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定义五行。在数学上,5以5重对称的自稳态见优,又能与河图洛书互释。五行的5种势力形势被视为生机之本。阴阳五行结合以后,以其对天人合一观念的阐释和方法论的互补,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总框架,也是中医药学的理论框架。

中医药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创造。各民族的医学多元一体,分立互融。除汉族医学外,其他民族的医学也各具特色并自成体系。各民族医学又互相吸收融合,以各自主体理论为核心不断完善。如汉族医学不断吸收民族医学的技术和药物而丰富,一些民族医学著作译成汉文以后,就逐渐成为汉族医学的内容了。各民族医学有“性相近”之处,也有“习相远”之别。如藏医以《四部医典》为经典,以龙隆、赤巴、培根三大元素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认为三者间失去平衡即发生疾病,治疗的目的就是调节三大因素盛衰,重新平衡。藏医也认为人身有四百四病,诊断用问诊、尿诊(望诊)、脉诊三诊法。治疗除用藏药外,还用放血、灸法、催吐法及一些外治法。蒙医也以阴阳五行的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但又吸收藏医的《四部医典》,以“六基症”理论为论述病因,“六基症”指赫依、希拉、巴达干、血液、黄水、黏虫等6种。以“三根七素”间的平衡失调阐述发病,其著名典籍有《方海》《甘露之泉》《蒙医正典》等。维吾尔医学则以“艾尔康”四大物质说论述人体,以火(太阳)、气(空气、风)、水、土4种物质的全生、全克、半生、半克规律来解释气质、体液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关系,以“合力提”学说阐述人的血液质、胆液质、黏液质、黑胆质4种体液。其艾扎学说和现代医学的解剖器官基本相同,而诊断则分望、听、问、脉、尿、大便和痰等七诊。此外朝鲜族四象医学、回族医学、壮族医学、傣族医学等,也都以自家理论和疗法自成一体,与其他医学相互吸收,共同发展。可见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各民族医学虽然多元分立但并无排它性,而是互相吸收、融合、发展。总之,中医学既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宝库,又是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以其特质和活力不断发展的医学体系。中医药从文化信仰,有儒医、道医、佛医等分支,各有特长,但都是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自成派系而发展。

中华民族发祥之时就开始了医学活动。中华文明从黄帝时代已历经五千年之久,从仰韶、红山、河姆渡等文化遗址出土砭石与五千年之久有手术痕迹的头骨、葬墓文物及出土甲骨文中关于医学的记载考证可知。

从远古至夏商周时代属于原始中医药时期。此期疫疠对人类危害最大,当时以占卜探病、跳傩除疫,也认识一些病症,以原始经验从治。后来从巫医并用逐步发展为以医为主。在周代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已成为时人的基本观念,《周易》已成书并成为文化流脉的发端、哲学的原点与科技的理则。在其影响下,从巫术医学到巫医并行的时期都尊崇天人合一,加之生活经验的积累,当时已形成一些疾病概念,治疗从依赖巫祝、随机治疗向对症治疗发展。夏代时已开始酿酒并用于治疗。周代已有一套包含医师编制和医师考核等的医事制度。周代医师有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四科。原始医学时代已经有名医为后世遵奉,如黄帝、僦贷季、岐伯、雷公、俞跗、少俞、巫彭、桐君、伯高、马师皇、鬼臾区、苗父、巫咸、伊尹等。

春秋战国是中医药的理论奠基期。春秋战国时代,是生产力大发展、社会变革急激、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此期学术风气促进造化新意,开创学科,百家彪骇。中医药已超拔了医巫并行的行医方式,从经验医学逐渐向理论医学发展。从历史书籍和出土竹简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以医术专长的学派崛起和发展。有尊崇黄帝、彭祖为代表的养生学派,尊崇神农的汤液本草学派和扁鹊及其弟子们的经脉脉诊针灸学派等。《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著都在这一时期成书,她们和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起,成为中医药的“四大经典著作”并传用至今。

秦汉时代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此期开始了对先秦医书的注释引申。《汉书·艺文志》把医学列入“方技”,有医经、经方、房中三类。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辨证论治临床模式的确立,内科、外科、妇科、产科、急救及食物中毒的解救均有其理论和实践的规范,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结构已经齐备了。此期以治外感热病的伤寒之学为带头学科,经方学派成熟而播扬,医案之学发轫并为后世景从。医家首次系统整理先秦以远的医学文献资料,在《汉书·艺文志》中归入“方技”和目录学著作《七略》。此期医家张仲景以《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为“医圣”,华佗创用麻沸散并擅长胃肠吻合术被奉为“神医”,名医淳于意(仓公)、李柱国、涪翁、郭玉、吴普、董奉等人都以其医著、医艺和医德载入史册。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医药的开拓整理期,医学家在注疏经典中援入创新。西晋王叔和著《脉经》,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齐梁之际的全元起著《素问训解》,梁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比《神农本草经》增加了1倍。临床学科发展著作丰富,《刘涓子鬼遗方》是首部系统的外科专著,葛洪《肘后方》是首部急症专书。在手术技艺方面,唇裂修补术获得成功,金针拨白内障术用于临床。医家重视方剂的搜集和研究,《小品方》《集验方》《删繁方》等一大批方书问世。炮制药物方面,雷敩著成《雷公炮制药性论》。士人注重养生、炼丹和服食盛行,炼出红升丹和白降丹等外用药物,还分离出矿物药和单体。在医学教育方面,除师承、家族传承外,在刘宋朝廷的太医署施行的医学教育,首开官办高级医学教育的先河。在医学交流方面,有印度医学传入,中医药开始传播到朝鲜和日本。

隋唐至宋金元是中医药的繁荣期。隋唐时代国家统一昌盛,经济文化发展,国力富强。中医药各学科部门前铺垫后,独超前代。隋太医博士巢元方为首研究编著了含1700余条病证病因病理的巨著《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都是百科全书式的医著。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王冰的《黄帝内经注》阐发经论,尽宣其理。临床发现并记述了许多新的疾病,如对天花、麻疹等的记载为世界传染病史之首次。很多外科技艺,以期巧发奇绝开临床之先河。如蔺道人所著《理伤续断方》记载的椅背整复肩关节脱臼和手术整复复杂性骨折。多种医案记载了施用肠吻合术,创造了“8”字缝合法。唐高宗显庆4年(公元659),苏敬奉命编写的《新修本草》载药844种,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宋代朝廷重视医学,活字印刷的发明推助了医书刊行、医事制度及医学教育督励明范全备。经五代战乱,医书佚失残存,宋初朝廷奖励献书,政府成立“校正医书局”,命掌禹锡、林亿、高保衡、孙兆等主持其事,一大批医学典籍出版莅世。医学教育、医学临床和考试都重视理论,对五运六气理论尤为重视,其天人合一是许多理论的萌发点,启导了金元四家的创新,并传承为学派,有刘完素的主火(寒凉)派,张子和的攻下(攻邪)派,李东垣的补土(脾胃)派和朱丹溪的滋阴派。伤寒之学也名家名著纷呈,庞安时著《伤寒微旨论》,朱肱著《伤寒活人书》,韩祇和著《伤寒微旨论》,郭雍著《伤寒补亡论》,许叔微著《伤寒发微论》等等,金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则开张仲景著作的注疏先河。为针灸教育和考试之用,宋政府命王惟一制造铜制人身经络穴位模型两具,标识经络和354个穴位,称之为“天圣铜人”。宋代国家多次组织编修本草药书,唐慎微主编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达1746种。宋代主管医事的有太医局,主司教育和政令,又有翰林医官院主管分20个阶次的医馆。宋代提升了医师的社会地位,“儒医”的称谓始自宋代。宋代有许多名医,凡其名著以其学术价值传承至今。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名著,南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是著名的妇产科专著,南宋宋慈的《洗冤集录》是法医专著,成书后远传国外。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撰著《饮膳正要》是饮食保健的专著。

明清两代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继唐宋繁荣的继兴期,学术理论也是沿历史流脉继续实践拓展。清代初中之期,受训诂考据学即乾嘉学派的影响,在解读诠释医学经典著作方面,甫出很多著作,但其保守倾向也影响了医学(发展)。清代末期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在学术发展走向方面,开始了中西医学的比较和论争。明清之际,有新学说和新学派的崛起,如命门学说、瘀血学说、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明末清初瘟疫流行,吴又可以实践经验和理论著有《温疫论》,清代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薛雪创湿热辨证,吴鞠通创三焦辨证等,以其理论和创新的新方以及察舌苔、验齿痕、辨痘疹等诊法,形成了别开医经的温病学派,又在与伤寒学派的对峙中交流争鸣。明清两代也是医学巨著丰富的时代。明代有徐春甫主编的《古今医统大全》100卷,王肯堂编著的《证治准绳》、张介宾编著的《景岳全书》等类书。针灸著作有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等。本草学著作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为称道,全书52卷,载药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09幅,分为16部60类。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18世纪到20世纪期间,被全译或节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种文字。

清代丛书有《古今医统大全·医部全录》及《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等,类书有《医宗金鉴》,还有很多专科名著,如儿科陈复正的《幼幼集成》,眼科黄庭镜的《目经大成》,喉科郑梅涧的《重楼玉钥》等等。《吴医汇讲》是中医药首部医学期刊,共出版11卷,后经汇编成书。在学术组织方面,明代隆庆2年(1568),太医院医官徐春甫在北京组建“一体堂宅仁医会”,参加者为在京的名医46人,有明确的宗旨和会款,定期组织《黄帝内经》等学术研究,是世界学术团体的首举,比英国皇家学会早1个世纪。

3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特质

中医药自创立以来,以其特质形成了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深蕴的精神追求,属于优秀的民族文化,又是彰显民族文化的标识之一。从其理论体系的特质即可参见要谛。

一是以“气”为本,天人合一的生成论人体观。中医药的人体观是中国古代自然观和文化的体现。人体以“气”为本,天地也是由“气”构成。《黄帝内经·素问》论道:“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是天地之元气逐渐生长壮大而成,以此天地与人有共通之处,“人与天地相参”。这一点是中医药阐述人体生理、病理和养生治病的基点。

二是依据“象”的认知方式依据信息和模型原理,建立的脏象经络学说表述人体的功能和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物生而有“象”,“象”是见诸事物的所见(实象)和蕴发的观感,包括现象(意象、法象)也包括信息。古代据“以类名为象”之论,把解剖所见的脏腑等,依据功能推理和用针刺治疗等反映的经验事实,构建了脏象经络的人体模型。这一模型既含人体的实体因素,而又不等同于实体。真而不是实,虚而不为假。脏象经络的理论,除表述脏腑功能和人体信息传导外,还以其时空的天人相应具有时间结构,如肝应春季,心应夏季,脾应长夏,肺应秋季,肾应冬季,显扬了中医药的智慧。脏腑经络的信息观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相契接,发脉了人与天地“应同”的理念,即人生为“小宇宙”,有宇宙的信息,这也是中医药在科学上的独到见解。

三是临床操作体系(主要)是辨证论治。其理论思维特征是阴阳辨证思维,其逻辑结构是理法方药,在选就方面以重视个体化的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四是富赡而有特色的医学发现和医学发明。中医药发现了人身有几百个穴位,穴位间以经络连属脏腑,传递信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发现了“人身小宇宙”的“应同”现象和规律,发现了人体自相似的全息结构;发现了生命过程中生命的节律节奏和自然节律节奏相应,“含吐应节”;发现了称“本草”的植物以其性味升降等功能经炮制而入药等等。医学发明如针灸术、各种特技的接骨术、以药物配伍而研制成的数以万计的复方等。在中国历史上,从甲骨文时代起,就把中医药知识载入文献,先后以竹简、石刻、织帛和纸等为载体,成为一个中医药文献体系。在2007年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就记载了中医药文献13455种,仅从药论,1997年出版的《中华本草》一书就载药12807种,这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衔珍串珠,显臻辉煌。

五是养生理论和技艺。中华民族以其“尊生”的文化传统,在卫生保健的实践中,创造了“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天年”(《庄子·养生主》)的养生理论和实践。除儒、道、佛等养生体系外,还有导引、气功、服饵、内丹、辟谷、武术、房中等,虽有多家门派流派,但都贯穿了防治一体、修身养性同功、筋骨并重、各取所宜,属于中医药也是文化,为生命之福祉。

4 当代中医药发展与国际交流

中医药循步于中华科技文化的发展及医疗保健的需求而与时俱进。20世纪初叶以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局,西学东渐,西医西药进入之后,传统的医与药逐渐被定称为“中医”和“中药”,从此开始了有中医药和西医药为伍的卫生保健时代。但在西医药引进之初,又正是在中西医体用西化之争和科玄论战的大背景下,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价值观有过曲解,以致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是时广大中医药从业者坚持在实践中尽瘁,从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铮铮之情,在逆境中奋起,使得中医药薪传不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继承发扬中医药文化遗产,1982年将发展传统医药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成立了专司中医药管理的政府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坚定发展中医药的信心与决心。同年12月25日,首部中医药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议表决通过,该法律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201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把传统医药列入《轨迹疾病分类》,中医药临床各科的证候皆在所列。

中医药以进取能变而益善的品格,在新的时代,坚持传承发展挖掘创新,以振兴中医为总目标,中国科学家们注意到中医药的学术资源可为生命科学的突破提供新理路,在月计数一体化的当代,弘扬特色,融合创新。在教育、医疗保健、科学研究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卓有成就。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建立了中医医院、中医药大学和中医研究院。1978年以后,又开始了研究生体制并实施学位制。中医药学术著作和学术刊物大量出版发行。在医学考古方面,出土了砭石、九针等重要文物。在中医药文献研究方面,对甲骨文医药文献、敦煌医书及从战国、秦汉医简的研究等,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医简《五十二病方》、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武威汉墓的《汉代医简》、成都老官山医简《六十病方》等研究中,对中医药理论体系发脉于先秦的认识有所称重。现代中医药研究呈现多模式、多途径、多方法的特征。研究模式大致包括对传统内容的挖掘和深化、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3种类型,既秉持沿用传统的方法手段,也使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手段,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获致了一批瞩目于世的创新和成就。1958年研创了针刺麻醉,针刺用于抢救昏迷、抗休克、抗炎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从神经和内分泌方面探索针刺镇痛原理,得到了有力的科学论证。中医药治疗危重症和难治病的能力不断提高,如用中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脑血管病、脉管炎、糖尿病、肝炎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中药制剂方面,除丸、散、膏、丹、酒、露等传统剂型外,新发展了胶囊剂、口服液剂、袋泡剂、气雾剂、注射剂、含服剂、药膜、滴丸、栓剂等40余种。从1985年以后,获得国家批准生产的中药新药有1000多种,如青蒿素、白血宁、醒脑静、消痔灵等。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以其团队成功研制青蒿素的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医药在各个历史时期也不断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学术成就。早在汉代就通过路上丝绸之路得到西域等地的药材并引种入药。魏晋南北朝以后,印度、阿拉伯、亚洲南部诸国的药材、方剂及治疗方法不断被中医药所吸收,中医药传入越南、朝鲜和日本已逾15个世纪。阿维森纳的《医典》是当时西方的经典著作,其中吸收了中医脉诊。明代郑和7次出洋,曾带去人参、麝香、大黄、茯苓、肉桂等药物,又从亚非各国带回犀角、阿魏、没药、丁香、血竭、苏合油等药物。17世纪针灸传入欧洲,18世纪欧洲出版的针灸著作已达50种之多。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药大规模地甫出国门,在世界各地行医办学,国内各大学的研究机构也招收外籍学生。中医药已遍布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都相继建有多所中医大学。在各地的孔子学院也都开设中医药课程,很多国家有中医药学术团体。世界性的中医药学术组织有“世界针灸学会”“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等。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习近平在致辞中指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和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地融合。中国期待世界卫生组织为推动传统医学振兴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当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中医药将以此为契机,阔步走向世界,为人类卫生保健做出新贡献。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药》卷第三版词条,本刊略有删节。作者为该卷副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医药医学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二)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写作的概念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医学的进步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