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间种凤尾菇技术

2019-01-08 14:37薛建臣陈英男马贵山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抚顺1133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9年4期
关键词:杂菌培养料拱棚

●薛建臣 陈英男 马贵山(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辽宁 抚顺 113300)

玉米地里间种凤尾菇可以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充分利用农村的农副产品下脚料,变废为宝,提高农民收入,而且节省了菇棚,管理简单,容易操作,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项目。

1 选地作畦

选择地势略高,背风向阳,雨季无积水,并且靠近水源的沙壤土或中壤土地块。在抚顺地区,一般4月中旬作畦,地畦宽50cm、深12~15cm,地畦的底部呈龟背形。地畦的长度根据地块的长短而定。

2 栽培料的消毒处理

用0.5%~1%的石灰澄清液,在水池中将新鲜无霉变的稻草浸泡12h后,捞出用清水冲洗至pH7.5~8.5。若无试纸测试酸碱度,可用清水将稻草冲洗至无黄水流出即可,沥去多余的水分后备用。

3 铺料与播种

将地畦先用石灰水喷洒一遍,再用杀虫剂喷洒,以消灭栽培环境范围的杂菌与害虫。把1.5m宽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地畦上,将粉碎后的凤尾菇栽培种均匀地撒在地畦的底部,随后把一半的稻草顺着地畦的方向,均匀地覆盖在菌种之上;在稻草的上面再均匀地撒上菌种,然后覆上剩下的稻草,再用余下的菌种撒在稻草上,最后用木板在料面上稍微用力压实,使稻草与菌种充分接触。在培养料面上每隔50cm放上一个通风草把,草把的一端露在薄膜的外面,覆上薄膜,最后覆上5cm厚的土。地畦内的稻草投放量每平方米12~15kg(湿料);播种量每平方米2~2.5kg。在地畦的两侧各种两行玉米,为凤尾菇出菇时遮阳。玉米播种后即用乙草胺和阿特拉津封闭,以防杂草。喷施除草剂的时候,喷雾器的喷头一定要戴上防护罩,尽量避免药液喷到凤尾菇的畦面上。即便有一些药液喷到地畦之上,由于培养料有塑料薄膜和土壤的封闭,也不会对菌丝构成伤害。

4 养菌、建棚

4.1 养菌

接种4周后,每天活动通风草把,以保证培养料里面的氧气量充足,如遇高温天气,可用微喷少量喷水降温。

4.2 建棚

管理3周后,凤尾菇的菌丝已经基本上布满了培养料,这时就可撤掉覆盖在地畦上面的土壤,把熟料薄膜拉向地畦的两侧。在培养料上搭建拱棚,同时覆盖遮阳网或稻草帘遮阳。

5 出菇管理

进入6月初,每天要向拱棚上用微喷喷施少量的水,保证棚内小空间的湿度,同时还要注意地畦温度变化,并及时观察料面有无杂菌污染,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注意通风,促进原基分化。幼小菇蕾不能直接喷水,应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菌盖展平后需水量最大,此时应增加喷水次数。

6 采收与加工

6.1 采收

当子实体转入成熟期,菌盖充分展开,边缘上卷时,应及时采收。采收一批后,应将培养料面进行一次清理,去掉菇脚和杂菌,将料稍加压实,停水3~4d,让菌丝充分恢复并积累养分后,进行第二潮的出菇管理。一般播种后45d可采收第一批菇,栽培一次共可采菇3~4批。1~2批基本上可采产菇的80%左右。

6.2 加工贮存

可工分干制和盐渍。可参照平菇加工贮存法。

猜你喜欢
杂菌培养料拱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多层覆盖大跨度塑料拱棚采光保温性能研究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草菇出菇为何怪
熟料生产双孢蘑菇基质培育过程中杂菌防控措施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三种常见杀菌剂对白僵菌纯化以及生产中作用研究
交换生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