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海林,谢周松,张锦余,孙杰龙,冷电波
(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益阳 413046)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出血性病毒性传染病,被列为国家一类传染病。家猪、野猪、钝缘软蜱是其易感宿主;传染性差,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气溶胶传播仅2 m ;不怕冷,病毒在冻肉中存活数年至数十年,温度4 ℃存活达1 年以上,温度25 ~37 ℃存活数周,对高温敏感,60 ℃存活20 min ;病毒耐酸、耐 碱,pH ≤3.9 或pH ≥11.5 可 被灭活。非洲猪瘟发病率高,发病死亡率高达90% 以上。非洲猪瘟目前没有疫苗及有效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1909 年非洲猪瘟首次出现在肯尼亚;20 世纪50 年代出现在葡萄牙,接着进入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及荷兰;1978 年出现在巴西、古巴、海地;2007 年出现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2018 年8 月在我国沈阳发现国内首例,短短11 个月时间,在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散养户到规模化猪场、再到超大型猪场,多点无规律暴发,全国31 省份共发生137 起疫情(野猪3 起),扑杀数百万头猪,经济损失数百亿元。湖南省2018 年10 月22 日常德市桃源县出现第1 例非洲猪瘟以后,在益阳、怀化、湘西、娄底、永州等市州相继发生8 起,发病猪场存栏4 600 头、发病270 头、死亡171头。目前由于非洲猪瘟发病猪场多,发病生猪数量多,确诊上报数量少,扑杀补偿资金不到位,导致定点清除难以做到位,有少数发病猪场违法将临床上未发病生猪低价倾销,导致病毒扩散蔓延;屠宰厂、肉类贮藏冷库不断受到非洲猪瘟病毒污染;散养户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防疫意识不强等原因,给非洲猪瘟防控增加了很大难度,预计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将是一个旷日持久战,损失也是巨大的。
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司资料,2019 年4 月生猪存栏同比减少20.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减少22.3%。生猪生产是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民生的大事,5 月16 日国务院胡春华副总理在全国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切实解决不能养、不敢养、养不起的问题。非洲猪瘟防控需要政府、生猪产业上下游企业、社会共同担当,积极作为。政府农业、食药、住建、公安等有关部门需采取联防联控措施,即发现疫情果断处置;控制猪只跨区域流动;加强监测排查,扑杀补偿;打击违法销售等。生猪养殖企业应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猪场生物安全工作。为确保 “两场” 安全,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特性,笔者研究分析了益阳市内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控对策如下。
非洲猪瘟表现为直接接触感染,健康猪与患病猪的排泄物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途径,也可以通过携带病毒的蜱等昆虫叮咬传播,还可通过携带病毒的饲料、泔水、猪肉制品、精液、车辆、人员等间接接触而感染。规模猪场防控风险点在如下几个方面。
从事生猪行业工作的屠猪人、运猪人、养猪人、兽医、动保技术上门服务人员,基本上直接与猪接触;猪场内部人员出场接触生猪及受污染物品后返场。拉猪车、拉料车、拉粪车、无公害处理车进出猪场与猪场之间,猪场与屠宰场之间,猪场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厂之间。上述人员和车辆均存在着较大携带病毒污染物的几率。
饲料原料及成品,动物源性饲料如血浆蛋白粉、肉骨粉;引进种猪、精液;食堂采购猪肉及冷冻、腌制产品;猪场购买动保产品,兽用器械,低值易耗品,日常用品;猪场生产人员返场携带物品等。上述进场物资存在着较大的携带病毒污染物几率。
家猪、野猪、钝缘软蜱是非洲猪瘟病毒寄生的宿主,可直接传播病毒;鸟、苍蝇、蚊子、鼠等有一定的活动半径范围,可携带病毒形成间接传染。
猪场周边发生疫情,污染水源;病死猪未作无害化处理被抛尸,病毒扩散;猪场因环保问题与周边关系紧张被故意投毒。
非洲猪瘟关系猪场生死存亡,全体员工应共同制定非洲猪瘟防控制度,将防疫工作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做到全体员工熟知防控非洲猪瘟日常操作规程。成败在于细节,贵在落实,实行专人监督和相互监督管理相结合,做好详细的防疫工作记录,以供查验。每个星期召开一次非洲猪瘟防控例会,对照防控制度查落实情况,并查漏补缺,对不按防疫制度操作人员给予批评教育、重罚、开除,造成严重后果追究法律责任。将防疫工作的成败与全体员工效益捆绑,共担风险、共享收益,预测近两年能生存下来的猪场将取得良好的效益,猪场出资方可将效益的20% 左右给生产管理人员作绩效分配,以更好地发挥全体员工积极性、能动性,全体员工同心同德,确保生产安全。
建立并完善非洲猪瘟防控配套设备设施,将切断传染源工作第一关放在场外。1)建立猪场车辆洗消中心。在离猪场2 ~3 km 处,择点建立车辆洗消中心,并配备车辆清洗消毒设备设施。2)建立猪场外出猪台。在离猪场1 km 处,建立一个出猪台,生猪出售由内部转运车辆转运到外出猪台,外来车辆在猪场外出猪台将猪拉走。3)猪场生产区人员食堂移出生产区,与生活区人员就餐分开,实行分餐制,就餐在各自休息地方。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禁止饲料、动保产品业务员、售后服务技术人员上门来访,猪场负责人尽量不参加同行业研讨聚会,猪场生产人员尽量不出场。猪场生产人员外出返回,需洗澡、更换全身衣服、消毒后方可入场,手机用75% 酒精擦试一遍,不得携带其他个人物品进场,更换衣服用2% 卫可洗衣机桶内浸泡60 min,清洗干净,烘干后再拿走。从疫区返回,在场外指定地方隔离3 d 后按规定消毒方可入场。鼓励员工不出场,对不出场员工按月递进式给予封场补贴。考虑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长期性,猪场要适当增加人员,合理安排人员休假,防长期过度紧张疲劳,工作松驰懈怠,出现纰漏。入场车辆经两次消毒,第1 次车辆在洗消中心清洗消毒,用高压水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前往后,清除车辆可见污物,确保车轮、挡泥板、底盘等不能沾有泥等可见物,用10%苯酚或用1% 戊二醛消毒,驾驶室清理废品、用吸尘器清理脏物及粉尘,用干净拖把拖驾驶室地面,在2% 卫可小型喷雾器喷雾消毒,车辆消毒后停留30 min 后,经检查合格后离开;第2 次清洗消毒在猪场围墙外指定地点,按第1 次消毒程序进行消毒。车辆驾驶员做到不下车。场内生猪转运车辆在指定地方停放,不得外出,转运前后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精选饲料原料,全程监管,采样进行非洲猪瘟抗原检测;禁用猪源性成分如血浆蛋白粉、肉骨粉等;采用颗粒料,高温制粒85 ℃,3 min 或熟化工艺(除维生素外成分高温);成品料可适当放置≥4 周;夏季饲料中添加清热解毒、益气凉血类药物。与大型饲料企业产销对接,共同制定防控非洲猪瘟饲料风险管控措施,并要求饲料企业承担违约责任;严禁来自疫区的饲料供应商,饲料运输车辆进出疫区,尽量做到饲料运输车辆的相对专一性;严禁泔水养猪。进入猪场的动保产品、器械、低值易耗品,日常用品等由门卫接收,用小型喷雾器10%苯酚不留死角消毒外包装后,放置30 min 后由专人送给猪场。食堂不采购猪肉及其他肉类制品,猪肉由自己猪场供应,安排猪场生产人员种植食堂青菜,自给自足,尽量做到不从外采购,不采购冷冻食品,不到农产品集贸市场采购食堂食材。
饲料仓库、猪舍平时注意门窗关闭,防止鸟类进入,猪场围墙周围拉起拦鸟网。杀灭软蜱,对猪场环境及猪群全面喷淋用药,杀虫剂如有机磷类、甲脒类、虫菊酯类等,如用12.5% 双甲脒溶液按0.35% 比例兑水使用。做好猪群寄生虫驱除工作,定期驱虫。饲料中加入驱蚊蝇药物并结合其他诱杀剂灭蚊蝇。做好猪场灭鼠工作,定期投放毒饵。调查了解周边野猪情况,发现野猪及时扑杀。
猪场门卫入口及每栋猪舍入口消毒池用2% ~3% 烧碱溶液,每2 d 加药1 次,1 周更换1 次,每天早上用试纸测试,pH 保持在13 以上。猪场生活区每周消毒1 次,猪舍内环境每周2、 周5 消毒1 次,猪场外环境每周消毒两次,消毒用2% 卫可或1% 戊二醛或10% 苯酚等。引种必须来自非疫区,并经抗体检测合格,在场外隔离45 d,经再次抗体检测合格后进入猪场。尽量不从外购买种猪精液,或从非常安全大型种公猪站购买,购入后进行抗原检测。场内不饲养家禽、狗等动物。在周边疫情严重时,场内死淘猪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场内每栋猪舍生产人员与工具固定、净道与污道分开,人员不得串岗,发现母猪流产,种猪、肥猪不采食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场长。与当地县、乡镇动物防疫部门保持联系畅通,及时掌握周边疫情动态。在周边发生疫情时,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严防怀有恶意人故意投毒。巡视猪场外部环境,发现病死猪尸体立即通知当地动物防疫部门作无害化处理。定期监测水源是否被污染,对有可能被污染的水体,按2% ~3%次氯酸钠比例消毒;在饮水中加入氯制剂消毒,如用消毒威(有机氯)按3 ~10 g/t 水比例消毒。
做好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疾病的免疫及抗体监测工作;不断改善猪场生产条件,提供猪群适宜繁殖生产的温、湿度条件;选用高品质饲料,实行全价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的管理模式;做好猪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