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生物安全提升措施

2019-01-08 20:46蔡东森陈海军袁咏刚伍冠锁
猪业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进场消毒剂圈舍

蔡东森,陈海军,袁咏刚,伍冠锁

(南京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6)

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全国各地区养殖场均加强了防控措施,包括封闭饲养、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清洗消毒等措施。此外严格管理出入场区的车辆和人员,有条件的猪场还需定期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及早发现和处置隐患。提升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位置选取

位置选取主要包括养殖场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地理位置要考虑地势地形,高山优于丘陵优于平原。养殖场距居民区及主干道等公共资源距离大于500 m 为宜, 此外还要注意水源、电力等日常运转条件是否满足。定期根据外围生物安全风险点的变化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地理位置需综合权衡,尽可能降低生物安全风险。周边环境要了解周围养殖场户信息,范围为3 km内、10 km 内及50 km 内。一般统计各区域内的养殖场户数量和其存栏量,此外还需注意该范围内的鸟类、昆虫、野猪等生物数量。要避开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粪污堆积点、垃圾处理场等高风险场所,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所以,相对独立的养殖环境有利于提高生物安全水平[1]。

2 场区分布

养殖场内分区布局可有效防止病原在不同区域内扩散传播,降低疫病风险,但不同分区要做好跨区消毒,否则交叉影响更大。养殖场通常划分办公区、生产区、隔离区、生活区等几大类,从生物安全角度也需划分净区和污区。场内不同区域最好使用围墙或网带等屏障隔离,严格遵守从相对强级别区到相对弱级别区单向流动,禁止人员和猪只反向流动。在养殖场大门处要设立“防疫重地,非请莫入” 等明显标识,门卫处及场内部分区域均要配备洗浴间、消毒间等设施设备,保证满足进场和跨区的消毒需求。此外场区分布要避免区域交叉,做到相对独立,降低生物安全隐患[2]。

3 分类管理

3.1 人员管理

养殖场内人员严格实行封闭化管理,在场内不同分区内避免跨区交叉,如因需要进入其他区域,务必做到单向流动,并按照消毒要求执行到位。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生产区专用工作服,清洗、消毒工作靴,先冲洗鞋底鞋面,再在脚踏消毒池浸泡消毒,一定要操作有效,不能走过场。在疫病高风险期间,应避免交叉各自工作区的工作,若确实需要,必须更换一次性防护服。外来人员如需进场,前3 d 不得出入其他猪场、屠宰场等生物安全高风险场所。进场时,需在门卫处登记信息,包括进场日期、人员姓名、进场事由、工作单位、离场时间、是否近期接触其他猪只等,并承诺承担相应生物安全责任。而后按消毒要求,淋浴更衣才可入场,若要进入生产核心区,还要注意隔离。养殖场内人员若外出后返场也须按外来人员要求消毒、隔离才能再次进场。

3.2 猪群管理

养殖场生产区一般分为成年母猪舍、成年公猪舍、后备猪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隔离舍等。各个小分区内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需有针对性,饲养密度要合适、温湿度及光照要适宜、通换气要合理,这些都是保证猪只健康生长的要素。转群时需避免不同小分区的相关人员交叉,操作结束后应立刻对所涉及的道路进行清洗消毒,包括对圈舍的清洗消毒。在日常生产环节中,需转运的猪只一般为断奶仔猪、后备猪、育肥猪和淘汰猪。不同区域内的操作人员严禁交叉重叠,各自区域由专人负责。猪只转运时,单向流动,尤其是需到出猪台或者中转区域,禁止反向流动,再进场内。转运后,立刻对相关人员、猪只及设施设备消毒,确保有效不残留。

3.3 车辆管理

养殖场车辆一般分为内用转猪车、外用转猪车、饲料用车以及粪污用车等。内用转猪车需选择相对独立的位置进行车辆的停放和消毒。消毒后,也要在固定的地点停放。消毒点需配备高压喷水枪、相关消毒剂及烘干设备等。内用转猪车一旦使用完后应立即到消毒点冲洗、消毒和干燥。操作流程为高压水冲洗至表面无污物;消毒喷洒至要求剂量;静止充分至干燥。操作人员每次工作前,需穿着防护服和消毒干净的工作靴,按照要求路线行驶,禁止驶出指定区域。外用转猪车需专车专用,做好隔离消毒。转猪车经清洗、消毒及晾干后,才可开至出猪台或者中转区域。使用后也应及时消毒静止至干燥。相关操作人员需3 d 内不得出入其他猪场,参与猪只装载的人员还需穿着防护服和消毒干净的工作靴,严禁其进入转运另一侧的净区。饲料用车场外需在养殖场和饲料厂之间按照规定路线行驶,中途禁止停留多余地点。要避免经过其他猪场及屠宰场等高风险场所。进场之前,必须严格冲洗消毒及晾干,确认操作到位后按既定路线进场,单向流动。场内需专区专用,使用前经清洗消毒晾干后可使用。车辆行驶至相关区域均要消毒,用完后应再次消毒晾干备用。粪污车也需专区专用,不得跨区交叉使用,使用前后均要消毒,尤其是使用后要及时冲洗消毒及干燥,务必保证操作有效到位,防止有害物残留,所经区域道路也需一并消毒[3]。

3.4 物资管理

养殖场物资一般有饲料、兽药疫苗、生活物品及其他物资等。饲料首先需要确保成分安全符合标准,无有害添加物,还需有相应的饲料库房存放。饲料入库后,应使用熏蒸或臭氧消毒后才可使用,保证所有饲料的外包装均与所用消毒剂充分接触,达到消毒要求时间后再静止许久后使用,可以降低疫病传入的风险。兽药疫苗需拆掉外层包装,使用相应消毒剂消毒至符合要求,再转移至药房储存。使用时还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要求使用,做到每猪单独用一个针头,不重复交叉,操作完后的废弃物要立刻无害化处理,禁止乱扔乱弃。生活物品最好集中采购,需用熏蒸或臭氧等消毒后入场。日常所需食品来源要可靠、无污染。猪肉及相关制品禁止入场。食品及饮食容器等需消毒后才可使用。其他物资包括场内所需的设施设备、五金制品、防护品等,均要用相应的消毒剂彻底消毒,达到要求后才能转入库房。

4 卫生消毒

4.1 常用消毒剂

常用消毒剂有碘制剂、氯化物、过氧化物、醛类、碱类、季铵盐类及苯酚等。最有效的消毒剂为强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戊二醛、10% 的苯及苯酚和次氯酸。酚化物、氯化物及强碱类一般用于车辆、木质物、水泥墙壁与地面、常规建筑物等相关设施设备消毒。碘化物或酒精一般用于人员消毒。

4.2 圈舍消毒

需配备高压喷水枪和消毒剂等物品,待猪只转移后立刻清洗消毒。对可以转出圈舍的物品,转出后清洗消毒。清除圈舍内残料和粪污,打湿浸润后用高压喷水枪冲洗,必要时用钢丝球或刷子擦洗,确保无可见污物残留。清洁后,用消毒剂间隔一定时间后消毒2 次,保证所有区域全覆盖,防止有角落和缝隙遗漏。消毒干燥后,需对圈舍进行熏蒸,保证空间密闭,时间有效,再通风后备用。圈舍内的粪污清理每日都要进行,切莫长期堆积,留有隐患。

4.3 环境消毒

应定期开展全场环境消毒工作。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消毒频率,合理使用消毒剂或泼洒生石灰等方式。转运猪只所经道路等区域都要及时清洗消毒,产生的垃圾要统一集中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丢弃,造成污染。场外车辆离开后,也要立刻清洗消毒,包括涉及的道路。消毒要求为先冲洗可见污物并干燥后再消毒,要保证一定的卫生条件后消毒才有效,否则只是走走过场,浮于表面,没有实际意义。

4.4 物资消毒

场内人员的工作服和工作靴需定期消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消毒频次。养殖场内不同分区之间需贯彻单向流动原则,相关物资做到专区专用,不交叉。工作服消毒要保证浸泡时间,达到有效作用后充分洗净、晾干备用。工作靴消毒要保证鞋底污物冲洗干净,后在脚踏池等容器内浸泡消毒,所用消毒液要定期更换。场内的其他物资需根据材质和特性采取熏蒸、高压蒸煮、适宜的消毒剂或臭氧等方式进行消毒[4]。

5 制度培训

养殖场应有一套相对完备的生物安全制度,而后如何管理至关重要。要组建生物安全小组,负责相关体系建立、监督执行及现场考核。针对生物安全的各个关键点,制定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在办公区和生产区等相关区域上墙贴示。此外还应有登记记录、消毒记录、生产记录、督查记录等。务必重视奖惩和激励制度,对坚持规范有效操作的人员给予奖励,对违反制度要求的人员实行处罚,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的管理氛围,这对于生物安全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关键作用。除了制度管理外,还需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工作。要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在思想和意识上要重视生物安全提升的意义,不能搞流于形式的培训。培训应当理论结合实践,与考核制度挂钩,切实有效地开展此类工作,也是为今后场内应急管理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进场消毒剂圈舍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沪指筑底 稳步进场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进场着陆拉平纵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