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控视角下的集团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存在问题研究

2019-01-10 06:58范新琴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集团企业存在问题

范新琴

摘 要: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比如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了更好的对子公司进行管理,便衍生出来了财务总监委派制,通过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进而维护母公司的权益,实现集团整体战略,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便是财务总监委派制。本文就内控视角下,对集团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点笔者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内控视角  集团企业  财务总监委派制  存在问题

一、财务总监委派制

存在于集团两权分离的情况下衍生的一种制度。具体是指母公司向子公司派驻财务总监,对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有效监督,从而加强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联系,有利于实现集团整体发展战略。

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重要性

(一)集团内部控制具有局限性

内部控制被建立被使用,其所履行的主体都是同一群人。假如建立内部控制的建立者,不能够正确履行职责,而是滥用内部控制的权利,那么内部控制就算再完善,也是形同虚设的。尤其是内部控制被建立时,要尽可能的复杂,只有环节越多,监督起来才越严谨,内部控制的效果才会越好。如果内部控制只是简单的一套程序,那么是无法起到其预期的效果的。

(二)子公司与母公司

由于两权分离,母公司为了加强对子公司的监督与掌控,同时又能维护子公司部分独立的职能,集团母公司一般选择向子公司派任财务总监,来对子公司进行掌控。派任财务总监,既能参与子公司的重大决策,又能参与子公司的日常管理,还可以对子公司进行日常监督,防止子公司因脱离母公司而造成的经营者舞弊问题,一举数得。

三、内控视角下集团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存在问题

(一)财务总监发挥不了其实际作用

其实母公司往子公司派财务总监,对于母公司来说,既能将子公司牢牢把在手里,又可以促进子公司的发展,一举两得。但对子公司来说,财务总监只能算是母公司派下来的监督者。

(二)财务总监工作独立性较差

财务总监是母公司委派至子公司的监督人选,对财务总监依然要进行年度考核。因为财务总监连接的是子公司与母公司,所以年度考核也由两方共同参与,由母公司主导,听取子公司内部意见,共同对财务总监作出考评,作为财务总监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依据。假如财务总监不尽职尽责,子公司没有问题还好,一旦子公司出现问题不能及时上报,最終造成大问题,所造成的损失是财务总监无法承担的。所以财务总监的工作独立性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尤其,当前企业财务总监的委派年限一般为4~5年,为了保证财务总监的公平公正,财务总监在同一家公司任职年限不得超过两届,相对于公司其他内部人员来说,财务总监算是换岗比较频繁的职位了。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导致财务总监在短期的任职期间,想要做出大业绩,就势必会采取一些不太合理的管控措施,适合短时间使用,可从长远看,并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三)财务总监还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财务总监属于母公司向子公司投放的监督一把手,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但站在财务总监角度上,可能受到利益、人情等诸多因素,很难做到公平公正。虽然财务总监在初入子公司的时候情况比较尴尬,上要对母公司有所交代,下要帮助子公司潜心发展,所以对财务总监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一点,不仅仅是工作能力,还有情商,为人处事的能力等。财务总监务必要提高自身素质,以期能够满足财务总监工作岗位的矛盾需求,增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切实将工作开展到位。

四、结束语

在两权分离,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情况下,看上去财务总监委派制好像是解决子公司与母公司问题的一个好方法。但通过对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分析与研究,发现仅仅通过财务总监委派只对子公司进行制约监督是远远不够的,财务总监受诸多因素影响,在真正对子公司进行监督制约时,并不能够全力发挥职责作用,还需要寻求另外的方法,共同对子公司制约,以改善内部控制的缺陷。

参考文献:

[1]于富海.基于内控视角下的集团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存在问题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11):73-74.

猜你喜欢
集团企业存在问题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浅谈集团企业财务的信息化建设
新时期集团型企业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初探
当前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中问题与对策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