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理心开启学生的心扉

2019-01-11 02:43浙江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5期
关键词:设身处地同理师生

方 颖 (浙江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同理心,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度提出并使用的。同理心是情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为共感、共情。它是指能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我们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我们会经常发生误解、冲突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几乎都是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缺乏同理心,无法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处理事情造成的。同样的,师生之间的冲突也是如此。有人认为班主任要“恶”才能管住学生,而我觉得班主任要“善”才能让学生佩服。因此,师生沟通方面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是否有同理心。

一、教师同理心在师生沟通中的作用

首先,教师的同理心能拉近师生距离。当教师运用同理心进行师生沟通时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是重视的,教师的重视能带动学生自己更加重视自己。这样教师能更接纳学生,拉近师生距离。

其次,教师的同理心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良好的沟通关系是一种真诚、信任、公平、尊重、客观的关系。当学生遇到问题和困惑时需要的是教师的帮助,而不是“说教”。如果是“说教”式的师生沟通,我相信学生不会真诚地告诉教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会存在信任。相反,教师运用同理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感受学生的感受,我相信真诚、信任、公平、尊重、客观的良好沟通关系很容易建立。

最后,教师的同理心能使教师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做出正确的、积极的回应。教师通过同理心拉近了师生距离,并与学生建立了良好沟通关系,继而向自己敞开心扉。教师就能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内在世界需要引导和纠正的地方提供建设性的帮助,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反之,则可能会误导学生。

二、教师同理心运用方法

在师生沟通中,教师的同理心有着促进师生有效沟通的作用。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运用同理心和学生有效沟通呢?

1.倾听。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倾听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欲望和需求往往不是通过行为而是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它可能是一段叙说、一个句子或者一个简单的感叹词……倾听、理解和应答这些声音所表达的欲望和需求,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情感。细致入微地把握学生的情感动向和状态,并加以及时的协调和引导,是教育者成功的重要标志。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能迅速而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愤怒、悲哀、快乐和喜悦等各种情绪,并在教学时作出及时、恰当的回应。

教师还要倾听学生的思想。一个有倾听意识和倾听习惯的教不会只满足于倾听学生的欲望和情感,他还善于倾听声音背后所隐藏的某种思想或念的萌芽,并认可它的价值和意义。如,让学生说出你是这么知道的。当学生发现教师倾听并认可自己那些隐藏不露的思想时,他们就与教师建立了更深一层的交往关系—思想上的交往。于是,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真正体验到作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在积极聆听学生讲话时,教师要做到:不轻易给学生下断语,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立场来看待他们。这样才能无我地进入学生的内在世界并正确过滤信息,从而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需要。

2.辨识。辨识是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之上的,我们通过倾听了解了学生的需求、情感、思想,甚至是见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察言观色,辨识对方的情绪,真正解读学生话语中的含义,并且能够感同身受地去体会学生的感受。

3.反馈。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向学生表达出教师对他们的了解。当教师向学生表达对他们的了解时,要用“我向信息”向学生叙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尽量避免“你向信息”的使用。“你向信息”是诸如“你把作业重抄一遍!”“安静!把你们的嘴巴闭上!”类似的话语,虽然当时可以收到效果,但使用频率过高后就会失效。而“我向信息”则不同。如一位教师在听完自习时间私自离开教室的学生的看法后,是这样和学生沟通的:“长久用脑是要头疼。不过,假如每个学生都想当然地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头疼问题,那会是什么样子?我想那时候,最头痛的应该是我了!”可见,“我向信息”包含最小程度的对学生的否定,它能让学生了解到,教师针对的不是学生本人,而是某一种情况或行为。

4.引导。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最好是自己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办法。因此,这时当教师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办法。

猜你喜欢
设身处地同理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成语班
设身处地,追本溯源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知人吟咏悟人生
品德课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实践策略
麻辣师生
滑落还是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