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对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2019-01-11 13:27湖北省大悟县河口镇中心小学432822杜晓英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科学

湖北省大悟县河口镇中心小学(432822) 杜晓英

“科学”一词首次来源于拉丁语“sciente”,最初的含义是“学问”和“知识”的意思。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把“sciente”译为“科学”。到了20世纪之后,尤其是“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等青年领袖大力提倡“德先生”“赛先生”,从而使“科学”一词在我国广泛传播。

1 小学科学的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根据立德树人工作总体部署,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小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并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基二[2017]2号)。本次课程修订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生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科学课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注重科学学科的特点,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素养打下基础。二是遵循儿童身心特点,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选择的大多是常见的,儿童感兴趣的,且能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和操作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三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在儿童接受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在阐明自然规律和概念时,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实际。四是注重儿童智能发展。课构进一步明确了本学科中各项能力培养的要求、方法和途径,确定了能力的结构体系。五是既注意了本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纵向联系,又注意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2 实验对小学科学的重要性

2.1 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是9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天性是游戏和娱乐,只有在实验中激发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才能激发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充分寓教于乐,孩子们才能在体会到乐趣的同时学到知识,才会愿意去学,主动去学。

2.2 实验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枯燥的课本,一味地讲解,有时候可能使学生不能充分的吸收知识;抽象的概念,似懂非懂的模糊状态,可能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特别是对心智发展和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还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更加困难。“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摸到了,才能真正理解的了”。所以,让学生通过亲自经历参与实验的过程才是做好小学科学教育的关键,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事物的性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和本质,真正的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实验教学的目的。

2.3 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应试教育中,基本上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手段。片面重视应试,肢解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残缺不全。而实验教学正是弥补这种不足之处的最好办法。好的实验设计有利于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自己动手操作,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2.4 实验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知行合趣正是小学实验的乐趣所在。孩子们能在玩的同时把一些浅显的理论和自然现象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科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拔牙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