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情境之美,感受学习之乐
——探析小学高年级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

2019-01-11 14:29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严志卫
小学时代 2019年26期
关键词:圆柱长方体体积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 严志卫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学科,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门重要学科。在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下,小学数学教学积极展开了创新,基于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能只开展理论化教育。在现代教育发展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效果十分显著的教学方法,结合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和具体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学科有很多知识内容,在学习中需要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若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便会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数学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可以密切结合实际生活展开联系,让学生可以置身于熟悉的环境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学习新知识,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增强,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按比例分配”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小磊和小阳一起到商店买苹果,小磊有10 元钱,小阳有6 元钱,他们一共买了30 个苹果,如何分配苹果才最合理?这种生活化情境在学生身边十分常见,会不受控制地融入到情境之中,如此既可以激活学生思维,还能让学生喜欢上思考,进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使数学知识内容和现实更贴近,还能把简化复杂的数学知识,增强数学趣味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意义极为重大。

二、创设合作情境

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不仅是对知识进行检验、完善和纠正的需要,也是学生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我观点的需要。立足于相关研究证实,合作情境下的学习活动可以增进生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

以“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各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2 块一模一样的正方体木块以及一张实验报告单。要求学生:第一,以小组为单位,将12 块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比一比哪个小组拼的种类最多;第二,如果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都是1cm3,那么你们拼成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它的长、宽、高分别为多少?请将相关数据填在实验报告中;第三,长方体的体积和其长、宽、高有何关系?你能把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总结出来吗?要想顺利完成上述任务,各小组就必须在活动中积极配合,一同努力,排除重复的摆法,还要将更加特别的摆法想出来,并将数据填入表中,再借助观察、讨论、分析,从而顺利推导出公式。创设合作情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还能增强学生乐于合作的意识。

三、创设故事情境

传授知识只是一种教育形式,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传授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也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真正所需人才。新时期对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量较大,学生不能死学知识,活学活用才是重点,要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喜欢有趣的事物,所以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既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出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借助故事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紧密联系数学和实际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以“圆柱的体积”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我国古代的经典故事,例如,可以为学生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借助数学知识可以更加便捷地解决问题,加深对学习数学知识重要性的感受。借助创设故事情境,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丰富其想象力,借助教师的讲述,学生会在脑海中形成故事的画面,既可以深刻记忆知识点,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感。

四、创设操作情境

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学科的知识抽象性很强。如果教师想要加深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应创设操作情境。学生在操作中也能深刻理解此部分知识,学会学以致用。教师在创设操作情境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借助已学知识展开思考和分析,直至顺利完成操作任务。在学生操作的时候,教师应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如果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启发性的建议,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操作能力。

以“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圆柱和圆柱的体积时,为了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柱的容器,用圆锥容器盛水,倒入圆柱容器之中,对两者体积的关系展开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很快便发现了两者体积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或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赞可夫曾提到:“教学法只有涉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和情绪、意志领域,才能发挥高效作用。”情境教学法便触及小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借助有效的情境教学,我们坚信必定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数学问题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也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圆柱长方体体积
圆柱的体积计算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抓不变量巧解题
谁的体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