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元素的融入

2019-01-11 14:29江苏省沭阳县东小店中心小学董兴霞
小学时代 2019年26期
关键词:算式草莓数学知识

江苏省沭阳县东小店中心小学 董兴霞

数学离不开生活,同样生活中很多事情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数学和生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活化元素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数学知识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这与新课标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原则不谋而合。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一不涉及到数学知识。”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数学知识对人类的影响之深远,它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合理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10 以内加法和减法——丰收的果园”为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提问:有哪些学生去过果园,请说出实际生活中果园是什么样的。甜甜说去过草莓园,里面有大片大片的红草莓;壮状说去过葡萄园,里面是一串串的紫葡萄;小明说去过苹果园,里面是一棵棵结满大红苹果的果树。在学生们的讲述中,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使学生初步学会以数学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同时还能体会到主动尝试去收集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甄选、利用,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作出进一步引导,比如,甜甜在草莓园里摘了7 颗草莓并将其放到篮子里,甜甜手里还拿了1 颗草莓,那么甜甜一共有几个草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出算式7+1=8。比如,壮状的篮子里有3 串葡萄,手上有2 串葡萄,壮状一共有几串葡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2=5。再比如,小明在苹果园的一棵果树下休息,发现树上有6 个苹果,树下有3 个苹果,树上树下一共有几个苹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3=9。如果将甜甜、壮状和小明的水果加在一起,一共有几种水果,一共又有多少个水果。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一共有草莓、葡萄、苹果3 种水果,水果的总数为:8+5+9=22。

二、利用生活元素,提升学习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原因,使其思维特点具有活跃性、多元性,其想象力丰富,性格方面也活泼好动,但同时也具有注意力缺乏持久性,自我管控能力相对较弱的现象。并且,小学生在生活中也充满朝气蓬勃的力量,学生们热爱生活,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对自己关注的事物具有极强的探索精神,大有不达目的不作罢的态势。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上述特点,将其这一阶段所特有的特长发挥出来,并制订出相应的适合其发展的教学计划,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元素对其学习能力进行提升,这样可以改变传统教科书上数学知识过于理论化,过于抽象化的特点,使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认知数学,可以有效改善教学现状。以“元、角、分小小商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购物这一元素,引导学生对元、角、分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从而体会到人民币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提升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比如,教师提出问题:甜甜的妈妈给甜甜50 元钱,让甜甜去超市买一套《格林童话》的书籍和一条毛巾,一套《格林童话》46 元,一条毛巾6 元,那么请同学们帮助甜甜算一下,甜甜拿的50 元钱可以顺利买到书籍和毛巾吗?学生会就此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6+6=52,甜甜手里只有50 元钱,因此是不能买到这两样商品的。教师继续引导,甜甜差多少钱买到两种商品呢,那如果只买一种商品甜甜的钱够不够,如果只买一套书籍甜甜能剩下多少钱,如果只买一条毛巾甜甜又能剩下多少钱。这种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三、导入生活场景,体现数学价值

数学的价值性在生活中随处可以体现,比如超市购物、快餐店就餐后结账、乘坐交通工具购买车票、风景区购买门票等。为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运算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出有特色的导入生活场景教学活动,助力小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好处,以及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乐趣。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了解你的好朋友》为例,本节课知识点是让学生对自己的每一个好朋友做出统计,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分类整理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将生活场景导入到教学实践中,以便促进学生从自身感兴趣的生活角度入手,更加立体地学习数学。教师可以提问甜甜有几个好朋友,他们的喜好、个性、身高、生日、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分别是什么。甜甜回答一共有7 位好朋友,其中有的朋友喜欢喝橙汁,爱好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吃西瓜,爱好唱歌;有的喜欢喝柠檬水爱好登山;有的喜欢吃草莓,同样也爱好唱歌;还有的喜欢喝纯净水、爱好跆拳道的;还有的喜欢吃蓝莓,爱好跳舞;也有的喜欢吃芒果,爱好唱歌的。通过整理后甜甜发现7 位好朋友中共有3 位喜欢唱歌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甜甜这些朋友按其爱好进行整理归类,将具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归为一类,由此可以让学生掌握收集、分类、整理的意义。

四、走入社会,利用数学方便生活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十分严谨而又极具逻辑性的学科,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具有很强的形象性,二者之间具有矛盾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形象的知识,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可以使学生更加完整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来。而这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它可以利用真实的空间,有效地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转变得具有形象性,从而使小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以《认识方向》教学为例,小学生们对方向的辨别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在现实情境中小学生可以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且还可以根据确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出其他三个方向,从而达到提升小学生可以运用所学到的方位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这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对方位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帮助学生进行方位确认,同时还可以在将北方确定的情况下面朝北方站好,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方位辨别口诀,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学生面朝的一方为上方自然为北方,而下面相对应的就是南方,左手边为西方,而相对的右手边自然为东方。这种走进自然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方向,可以达到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数学学科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广大小学一线数学教师应深度挖掘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将生活元素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还应带领学生深入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这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算式草莓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么写算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好玩的算式谜
草莓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