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讨论提升素养 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2019-01-11 14:29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李树峰
小学时代 2019年26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探究教学模式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李树峰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使是拥有扎实知识储备的学生,也不能保证进入社会后能够一帆风顺。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除了注重学生知识层面的学习以外,还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质疑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就是一种极具先进意义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加以思考与利用。

一、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探究讨论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要在课堂上增加学生自主讨论、解决问题的时间。与传统全由教师讲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不同,这一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探讨等方法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单纯从教师口中得知解决问题的套路再应用到其他题目中,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团队意识的教学模式。

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1.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科特点、学生兴趣、教师能力等种种原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普遍不高。然而,如果教师应用了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小组讨论等活动中活跃班级气氛、提升听课效率、提高课堂参与度,从而在保证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前提下开展数学教学。

2.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另一大作用就是能够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与教师讨论、与同学讨论,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仔细研究,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了解到其他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其利弊,从而达到拓展思考角度、丰富思维方式的效果。

3.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讨论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思考,通过分享自己的想法来获取他人的评价,学生也能够不断反思,从而发现自己的思考内容的局限性,不断改进,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在多次、长期的探究讨论式教学培养下,学生就能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数学问题面前也就能够得心应手。

三、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探究讨论式教学带来的教学效果令人向往,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这一教学模式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应用策略,不能盲目地套用探究讨论式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本末倒置,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考虑实际情况,正确选择讨论方式。在当今课堂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小组讨论的身影。但是要想看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当在这一看似简单的教学活动中认真思索、灵活选择。

例如,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订正彼此的练习作业,互相指导改进。在这一情况下,就没有必要采取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因为这样会使得交换作业的形式变得混乱。所以,最好采取两人小组的讨论模式。同桌两人就能够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错误,避免今后两人再犯类似的错误。

那么,什么时候该使用四人小组的模式呢?笔者认为,这一模式的优点在需要多角度思考的问题中体现得更为突出。

例如,在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一部分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角度,就可以开展四人小组讨论的活动,通过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换意见,学生能够在完善自己的解决方法的同时学习到来自其他同学的解题方法、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拓展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丰富自己的解题方法。

另外一种讨论规模是指班级讨论,这一讨论形式能够在丰富学生思维方式的同时锻炼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这一能力虽然看似与数学学科关系不大,但却是学生今后走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包含在当下要求的数学核心素养中。

例如,同样是在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在讨论过后总结好本小组的大致观点,再推选一名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全班分享,与全班同学一起探讨解题方式的多样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保证每一次小组讨论后推选出的发言人都是不同的学生,如此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2.结合学生特点,合理选择讨论内容。数学学科的学习难点在于该学科知识的抽象性以及数学思维的难掌握性。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模式往往是具体化的、形象化的,故而常常感到数学课的枯燥与无趣。因此,教师应当充分了解这一点,结合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开展探究讨论式教学,合理选择讨论内容。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100 以内的加法减法”一课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讨论。首先,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上展示出菜市场的图片,提醒同学们:“现在我们大家来到了学校附近的菜市场里。”而后展示出各种不同的食物图片,并且在食物旁标注好单斤价格,“胡萝卜一元一斤,土豆两元一斤,西红柿三元一斤,猪肉三十五元一斤……”接下来,就可以邀请学生前来“买菜”,即站起来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今天要买的菜,再由其他同学一起来帮忙算清楚应该付多少钱。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学生能够迅速投入数学课堂的氛围中,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看似陌生的知识,将原本单薄的数字放置在丰满的情境中,从而看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通过这样的讨论,课堂氛围也能够得到活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得到保障,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保证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3.挖掘教材内容,合理选择讨论背景

探究讨论式教学虽然能够在许多方面为课堂质量的提升带来帮助,但这不意味着这一教学模式就可以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因为在许多数学教学内容板块中,这一教学模式反而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

例如,在讲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约分与通分等内容的定义时,教师就没有开展探究讨论式教学的必要,因为约分与通分的规则是十分明确的,是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掌握的。如果开展了讨论活动,学生反而会因为没有明确的讨论内容而开始闲聊、走神,就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课堂效率的低下。笔者认为,探究讨论式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有创新空间的数学背景上,例如具有多种解题方法的题目探讨、在理解上存在难点的数学思维探讨等等,而非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应用在讨论活动中。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当及时跟进时代的步伐,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探究讨论式教学在长期的实践成果中展现出了其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强大推进能力,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逐渐受到重视、逐渐推广应用。根据个人的教育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这一教学模式时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讨论形式,充分结合学生特点设定讨论内容,并且充分挖掘教材选定合适的讨论背景。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窘境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