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

2019-01-11 14:29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
小学时代 2019年26期
关键词:汉语汉字内容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 陈 敏

语文是一门人文综合性学科,包含了众多的文化知识,以文章的形式囊括众多文化知识。其中汉语文化知识成为了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点。以汉语文化视野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出其中的汉语因素,通过教学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由此可见,基于汉语文视野探究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一、巧用汉语语言,提升学阅读能力

汉语文化源远流长,与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历数汉语语言发展历史,经历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再到现代用语三个发展过程。相比而言,文言文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古诗就是其中的典型性代表;白话文主要特指民国时期的文章,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多以白话文为主,理解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同现代语言用语习惯相比仍有所差异;现代用语文章是小学教材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存有一定的困难,无法迅速领会文章中的含义,导致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效果不佳。

立足于汉语语言文化,分析汉语特征,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从汉语的语气、语态、用词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语言变化的差异,体味其中的含义,感受汉语语言的精妙之处。教师在将汉语语言文化应用于阅读教学中时,应该结合阅读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字逐句分析文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汉语语言的博大精深,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寻隐者不遇》一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为一首诗,与学生日常语言用语习惯明显不同。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化复杂为简单,可以借助声像俱全的信息教学法开展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古声古色的音律中去感受诗人那份悠然、恬静、淡薄之感,通过视觉去看到高耸之山直探白云,松下只有一童子守护,诗人与其交谈目光缓缓投入深山之中,这一份意境之美,让观看的学生沉入其中,并在古诗的朗诵声中,将诗句的内容与画面在脑海中相对应。信息教学法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但在具体句子含义分析与翻译上学生仍然不足,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意境与画面去分析句子的含义。如“言师采药去”这一句,学生可以联想到诗人与童子交谈的景象。古诗主要采用的是文言文,但学生观看此句却可以直接理解句子含义,学生所使用的语言由文言文演变而来,大部分的语意变化幅度较小,再加上课文古诗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画面与直接感悟了解句子。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帮助学生深化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扩句的形式,将诗句转化为现代用语。教师利用汉语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借助文字特征,开展汉字教学

汉字是汉语发展的高阶阶段,将汉语文化的内涵以汉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汉字与西方的字母不同,从汉字的结构构成或能了解其读音、或能知晓其内涵,本身承载着较多的信息,是“音”“形”“义”的有效结合,独具特点。小学生初步学习汉字时,由于学习经验的匮乏与认知能力的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汉字学习进展不大,常常会出现“今天学,明天忘”的情况。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挖掘汉语文字的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书写加深其记忆,但学生学习能力有限,毫无规律地大量书写,反而会影响学生内心的抵触,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与活动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分析汉字的过程中掌握汉字构成的规律,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于汉字教学知识点的认知,拓展汉字教学内容。相比于机械化的读写汉字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与活动教学法更具优势,不仅体现在汉字记忆的牢固程度上,让学生通过深度的知识分析,加深对于汉字的认识,感受汉语文化的深厚性,惊叹古人的创造能力,让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趣味十足。

例如在《一去二三里》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掌握的汉字主要为“一”“二”“三”。教师让学生仔细分析“一”“二”“三”的区别,学生看到后直接回答:“老师,数变大了,笔画也多了。”教师及时夸赞学生的观察力。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并提出问题:“四以后的数字是不是也同样是如此添加一笔呢?”有的学生说:“是,因为四以前的数字都是添加一笔,后面一定也是。”有的学生说:“如果多数一个数就要添加一笔,二十写起来会很麻烦。”教师及时介入并提出表扬,说出正确答案,告诉学生‘三’以后的数字就不同了,你们能够想到这一点,说明你们和古人一样聪明。教师通过让学生分析汉字构成特点,强化学生对于汉字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语文深度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浅层知识的思考,内化深层汉字学习思想,了解古人造字时的依据。学生学习汉字的同时追溯汉语文化的源头,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文化知识。

三、妙用汉语文化,深化文化理解

汉语是一门富含文化知识的学科,教材中处处体现了汉语文化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汉语文化元素,深化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与创新。“文化理解与传承”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教材当中所提及的汉语文化内容,树立文化传承的观念,加强学生对于文化传承的认识感。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体会到其中的深层内涵,只能局限于文章中的字面意义。

传承中国文化是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学生有了文化认知对于文章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讲解,借助多媒体视频展示不同的文化特色,详细介绍文章中的文化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品味传统文化。此外,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共同参与到文化交流当中,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树立学生文化传播的自信,加深文化理解,推动语文深层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小学生语文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

例如在《负荆请罪》一课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堂内容时,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影视剧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中的内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文化思维,如“同学们,《负荆请罪》已经转化为成语。当人们心怀愧疚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惩罚时就可以使用这一成语,你们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学生们纷纷列举所知道的成语故事。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宣传传统文化内容,为学生讲解《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拓展课堂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堂教学内容与传统经典内容。

汉语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学素材,通过汉语语言、汉语文字、汉语文化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深化课堂内容,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推进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开展。

猜你喜欢
汉语汉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