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1-11 15:11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中心小学刘银凤
小学时代 2019年34期
关键词:多边形图形同学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中心小学 刘银凤

社会快速发展,信息不断更迭换代,在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大量新鲜内容的同时,也带了诸多问题。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思想观、价值观建立的最初引导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小学数学课程,对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培养最为关键,因此教师必须有足够的重视。

一、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简单来讲,就是我们面对事物能够进行的客观、合理思考和理解的能力。也就是我们能够在充分观察和分析之后,可以根据经验得出不间断的、连续的判断,并由此指导自己做出科学的、有所依据的针对性行为。在此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过程是清晰、明朗的,可以对此做出一个明确的或行为或言辞的表达。合格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优势不仅仅表现在解决数学问题上,更对我们高效处理其他复杂问题有着明显帮助。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大致保持着一个从单个具体事物形象理解到大量具体事物抽象概括的发展趋势。因此小学阶段对学生初级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成效决定了其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程度。逻辑思维能力的良好运用,可以帮助学(上接44页)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对事物有清晰明确的感知和分析,可以让他们对自身和周围事物做出准确而合理的判断,从而获得更加有利的发展。此外,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创造力的发展基础。通过合理有效的思考,创造者充分运用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最终得到创新性成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造力其实也是逻辑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一个体现。

二、当下小学数学中逻辑能力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学习能力的稳步提高提供养分。因此,无论是学习能力的训练,亦或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不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为前提,那么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就失去了合理基础。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时,必须坚持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培养原则,在此基础上,再着重培养其思维能力。

2.全面性原则。受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影响,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包括习惯、品质、意识等诸多方面,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要求全面发展不可遗漏,另一方也要有所侧重有所针对。因此,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和每一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方面,制定相应教学方式,从各个角度深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各种研究性学习,深入理解数学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让逻辑思维能力发挥优势,促进学生综合学习体系的形成。

三、在小学数学中逻辑能力培养应采取的策略

1.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深入挖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技巧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因此,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探索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谨慎评价教学的有效性,尽可能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总结分析自身的教学实践,提炼数学学习规律,切实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中,在完成了课堂基本学习内容后,我设计了一些组合图形如长方形与三角形、不规则四边形、多边形等图形,请同学们分析这些图形不同的构成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周长、面积的计算,最后请同学对自己的分析过程总结概括,思考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帮助学生学会将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并且逐个击破,慢慢形成具有逻辑思维特点的思考习惯。

2.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合理利用教学媒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以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为目的内容占比较大,这意味着,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构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分析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设计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从教导者向引导者转变。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理解多边形和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我使用多媒体工具制作了一个小动画,展现了三角形到多边形的构成、将多边形分解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利用小动画这种趣味性的方式与同学分享了教学内容,加深了同学的理解;而后,请同学自己动手制作可合成和分解的图形,在实践中学习运用,数学课堂由此化复杂为简易、变繁琐为简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能力,让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归纳和总结,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习内容的整体性与连续性,要关注学习成果的巩固与整合,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样化的归纳和总结,主动对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技巧和方法不断反思,最终领悟数学知识的逻辑联系,使逻辑思考能力得到提高。长期坚持,学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逻辑思维模式,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例如:在学习《圆》这部分内容时,我要求同学对以往学过的相关图形进行回忆整合,并且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同学们提出了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四边形、多边形等一系列图形,比较其中的异同点,在同学们的相互补充下,最终全面而高效地完成了这个任务。这次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对“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还学会了灵活运用以前的知识解决现在的新问题,效果显著。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教学内容,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目的,理解数学思维,更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运用,需要的时候灵活转变;另外教师在讲解较为复杂的知识概念时,可以适当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学习将抽象概念放到实际情景中,在完全理解之后再归纳;最后,一定要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差异性。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拥有完全不同的特性,我们必须参考他们的接受范围和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多边形图形同学
多边形中的“一个角”问题
多边形的艺术
解多边形题的转化思想
多边形的镶嵌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