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2019-01-11 15:11江苏省兴化市戴窑中心小学姜华妹
小学时代 2019年34期
关键词:分层利用评价

江苏省兴化市戴窑中心小学 姜华妹

语文是小学重要的基础教学课程,教师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培养,重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无法充分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利用“统筹兼顾”的分层教学法,让学生平衡发展、分层教学,并且使用因材施教、分层评估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平衡发展

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掌握学生性格、爱好等个性化特点,然后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共通性”来开展教学,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状况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各个层次的平衡发展,让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对的”进步,争取“一个都不能少”,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引导者的语文教师应当从自己的教学理念开始进行积极地转变,主动了解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将不同学习能力与学习状态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可以着重留意学生的课堂表现,从学生的听课状态判断学生的内在性格,然后在课下也积极创造与学生之间的“融合点”,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话题交流来进一步地了解学生各自的特点。在课上与课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亲密暗示”,以此来尽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并且将教师当作他们“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除了学生的日常表现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语文考核中的表现来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课堂表现以及考试表现分析学生的学习“短板”,这样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分层教学。

二、创设问题情境推进分层教学

为了能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层教学策略得到有效地实施,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问题的方法将整体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层级,而且针对不同层级设计不同的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问题中获得成长,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目标。以教学《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课文为例,为了更好地实现语文课堂的分层教学,教师完全可以利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去实现这一目标,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标注出来,接着教师便可以对学生发问,从易到难一步一步提升问题层次。第一个问题是:守株待兔需要的是什么?接着第二个问题是:你们认为真的能够“守株待兔”成功吗?最后一个问题是:这篇文章通过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思想呢?通过一步一步、不断加深的问题创设让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巨大的提升。

三、通过翻转课堂实现因材施教

随着信息技术在传统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推进,翻转课堂模式已经从原先的“不可能”逐渐成为现实,而且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拥戴。现在狭义上的翻转课堂意味着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课堂教学内容放到课下完成,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教学《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文为例,为了促进课堂不活跃的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在课下制作多媒体课件,走到讲台讲解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既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课堂学习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互通互联的便利性,将一些录制好的课堂回放放到在线学习平台上,让学生能够在平台上自行学习不会的内容,这也是一种分层教学的方式。

四、利用分层评估体系保证分层教学效果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当有所不同,而分层教育模式的另外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能够采取针对性、多样化的策略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来源,而“唯成绩论”的评价方式明显是教师评价功能的“滥用”,教师应当利用分层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针对学生身上的亮点,教师要在公开的场合对其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以及优势。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当带着耐心进行指导与鼓励,慢慢引导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这样教师才可以有效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进步。以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为例,高层次的学生能够迅速获得明显的学习成果,而且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分析文章的主旨,这些学生能够十分自觉地完成深度学习,教师应当给予其正面、积极的表扬与鼓励。而那些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也许没有高层次学生进步明显,学习效果也不一定很好,这时教师也应当引导这些学生突破自我、挑战自己的极限,进而获得“相对于自己”的进步,这些学生慢慢也会找到自己的学习价值。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完成学习,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处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无法获得相同学习效果的尴尬场面,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获得极佳的学习体验,这是分层教学法的意义所在。希望广大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分层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提升,让“教育公平”不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猜你喜欢
分层利用评价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有趣的分层现象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雨林的分层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