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语文教学生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9-01-11 18:23江苏省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小学时代 2019年14期
关键词:刘恒智障经验

江苏省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张 艳

对培智老师来说,教学必须扎根于生活。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在“做”中教和学,可达到事倍功半的教育效果。

智障学生反应缓慢,抽象思维较差,对于所学知识难以二次记忆加工,遗忘很快。语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将语文知识建立在智障学生生活经验之上,由教师来布置生活场景,扮演特定角色,结合生活实践来教学,一方面可以将所学语文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适应于社会。

一、教材贴近生活

我们学校使用的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语文》这套教材。这套语文书每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实践中提取,从生活出发,包含了智障学生的人际关系准则、道德观的养成,以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知识和技能。

本套教材每篇课文都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课文图片也是学生身边的人物和场景。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都很有兴趣,并能很好地接受。在教学时,我把教材进一步改编,以生活中的具象为依托,教学中尽量呈现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生活中常发生的场景、生活中常做的动作等,以求更加贴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增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所以,在教材编改上,语文应扎根于学生生活这片土壤。

二、教学形式贴近生活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仅在其中起到推动、引导、参与、合作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做”来教,并引导学生围绕“做”来学。

1.实际观察,联系生活。虽然每个单元设立的主题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关联,但是智障学生不擅长提取经验、举一反三,需要老师结合课本和实际生活讲解,以便于智障生能从课文中观察认知和理解,应用并提高在实际生活实践中的运用能力。比如《大自然的语言》这课,课文介绍了下雨、晴天、年轮等自然现象所表现的特点。智障学生在生活中每每看到也熟视无睹,我便实际取景放映,让学生将生活与课文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设立场景,再现生活。由于各种病因造成智障学生的智力水平低下,他们较难从课文中提取抽象概念并迁移到生活中。将生活场景建立在课文内容基础之上,形象化地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相对接,有利于学生理解并学习课文,也易于将高于生活的课文经验反作用于生活。如《勤快的小玉》这课,我把内容进一步改为《勤快的刘恒》。刘恒是班里的学生,我带刘恒按照课文内容录了“饭前准备”“饭后收拾”几个教学视频,在课堂中放映给学生看。学生们对于身边同学刘恒更有认同感和共鸣,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刘恒的勤快,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爱劳动,常帮家人做家务。

所以,在课文基础上设立场景,再现生活,调动智障生原有生活经验,可以使课本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反过来使学生带着课文知识经验更好地生活。

3.联系实际,体验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智障学生抽象思维差,迁移困难等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上,把课文内容编排成易于理解的生活场景。智障生身处其中,教师带学生围绕操作去教和学,能激发更多的学习潜能。例如:我选择在家政室上《勤快的刘恒》这课,先给学生播放刘恒“饭前准备”“饭后收拾”等视频,再让学生按各自能力在饭桌上实际摆放碗筷、盛饭、洗刷、打扫。这使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通过具体操作学以致用,帮助家人做家务,把语文教学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结合到一起。

我们学校所使用的《实用语文》这套教材,每个单元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每篇课文都能创设成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力编改课文,最大程度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围绕“做”,去“教”和“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

三、语文走进学生生活

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因此我们应当努力把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上,使教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互作用,相互提升,以“做”为基础进行“教”和“学”,使学生更好地生活,更好地融入社会。

1.语文进入校园生活。智障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我们应抓住这些可以学习的机会,让语文进入校园生活。比如在课文基础上建构生活场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校园生活的情景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校园生活搬上舞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另外增加和生活相关的宣传栏,建造完备的家政室等方式,能有效增加学生生活学习的力度和密度,让教师在学生的生活中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教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相辅相成,一起提高。

2.语文进入家庭生活。家庭是智障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场所,智障学生更加渴望和需要亲情。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关注,我要求家长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和孩子互动。如每天在家的时候,让学生学着多关心父母,主动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劳累时帮助捶背、捏肩、倒水,吃饭前后帮忙摘菜、打扫、洗碗、收拾,在父母生日时做小礼物赠送,每天晚上和父母聊聊一天的经历,在智障生与家长的互动中亲情日益加深,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家庭,融入生活。

3.语文进入社会生活。智障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所以在校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拥有合并教学的意识,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将语文课堂知识与社会上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比如学校在进行社会活动前,可以围绕相关知识上主题课,把学生将遇到的情景用课堂的形式进行讲解和排练,再根据学生的智障程度、性格特点,安排他们在活动的一些环节上帮忙,学以致用。

总之,语文知识的教与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辅相成,学生生活中反复呈现的场景在语文教学中再次呈现,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有将生活实践与教学知识相结合,才能相互作用,相互提升,才能真正将培智语文教学的生活教育贯彻到底。

猜你喜欢
刘恒智障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知识追踪综述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糊里糊涂坐上皇位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