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9-01-11 18:23江苏省海安市丁所小学陶小燕
小学时代 2019年14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美术作品鞋子

江苏省海安市丁所小学 陶小燕

众所周知,创作活动和鉴赏活动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侧重于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的教学投入相对不足。美术鉴赏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体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在美术鉴赏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美术素养。

一、生动形象,相机渗透

所谓美术鉴赏,就是审美主体凭借感觉知觉、审美经验和相关文化知识,通过体验和想象,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的审美过程。由此可见,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具体相应的文化知识是重要前提。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让抽象的美术文化知识生动形象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

比如,鉴赏《水墨山水画》,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美术文化知识,还需要一些社会历史文化知识作支撑。其一,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准备。在教学前,教师让学生着手准备笔、墨、纸、砚等水墨画美术工具,这个准备其实就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水墨山水画。其二,在教学过程中相机传授水墨山水画的创作技巧。在教学中,笔者通过电教设备向学生展示经典作品《富春山居图》,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比如:“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知道这幅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其三,笔者引导学生比较《富春山居图》和真实的富春江景色,让学生感知“山水画”和“山水”的异同,在美术欣赏中相机渗透水墨画的创作技巧。

国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历史,简约而不简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中国山水画有一定挑战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优化教学方法,力求让水墨山水画的美术鉴赏实践活动生动形象起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不断提升其美术鉴赏能力。

二、欣赏作品,充分交流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的二次创作。因此,在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表达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在师生、生生充分交流和讨论中,不断建构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青铜艺术》一课教学中,教师通过电教设备向学生呈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青铜器。例如,商代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春秋的毛公鼎、莲鹤方壶,汉代的长信宫灯、马踏飞燕等。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对青铜器的直观感受和认识发现,接着通过集体交流的学习方式,深化总结青铜器这一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围绕主问题开展学习探究,最终积淀为切己的学习经验。这节课的最后一个学习活动是游戏——“我是国宝鉴定师”,教师仍然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运用前面总结的学习经验来自主鉴赏教师呈现的其他几件青铜器作品。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呈现的青铜器作品都是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经典,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机械地、静态地传授相关的美术知识,而是基于学生和学习的角度,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自主建构相关美术知识,不断提升其美术素养。

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美术鉴赏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向生活拓展延伸,促进学生在自主鉴赏活动中提升美术素养。其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美术欣赏的视角扩大至社会生活中,激励学生在大自然课堂中感知体验、写生创作,验证并强化在课堂学习中获得间接的美术经验。其二,还可以引导学生把美术鉴赏活动延伸到课外,比如电视、杂志和社会生活中跟美术相关的鉴赏活动,这些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不断巩固学生的美术兴趣。

比如,在《漂亮的鞋》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抛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你平时最喜欢穿什么鞋子?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在不断交流中,逐渐了解不同鞋子的尺码、外观、材质和作用等信息。然后,教师通过电教设备向学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鞋子,不但有静态展示的鞋子,还有不同年龄的人在不同场景中动态展示的鞋子,也有同龄学生自主创作的鞋子。在这个观察、感知和欣赏各种各样鞋子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懂得了一双小小的鞋子承载着多样的历史文化,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的审美追求。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创造美,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作心中理想的鞋子,可以模仿美术教材和教师课件中的作品,也可以自己走进社会或商场,自主探究发现,整个创作活动学生自始至终兴味盎然。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是开展美术鉴赏活动的重要前提。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注重学习的拓展延伸,呈现的学习材料和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美术鉴赏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创作出一大批别出心裁的美术作品。

四、养成习惯,形成能力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学生良好美术鉴赏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在讲授方法的基础上,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美术鉴赏习惯,形成敏锐的美术欣赏能力。

比如,在学习《对称美和秩序美》一课中,首先,教师凭借电教设备向学生呈现自然世界中天然形成的和社会生活中人类创造的对称美和秩序美。在这部分学习内容中,教师主要遴选的是大自然美景和经典建筑物,呈现的美术材料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按步骤完成相关问题和学习任务:“想一想:你觉得对称和秩序怎么样?”“摆一摆:有序摆放自己桌上的学习用品。”“画一画:在学习单上画两幅对称的图画或图形。”最后,教师向学生呈现美术大师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自主欣赏,同时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课后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和秩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然路径。美术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上述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明白美术和生活的水乳交融。最后,美术鉴赏活动又指向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观察和鉴赏。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鉴赏习惯,最终自然形成美术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养成离不开教师智慧的引导和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美术鉴赏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美术素养。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美术作品鞋子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混乱的鞋子
美术作品
多么幸福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