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给我带来的职业幸福

2019-01-11 18:23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戴媛媛
小学时代 2019年14期
关键词:糖果低血糖爱心

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戴媛媛

陶行知三颗糖的教育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陶行知先生在处理学生犯错误事件的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的批评性语言,而是采用了表扬的方式。在三次的表扬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虽然奖励、表扬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但其中分量最重、含义最深的是陶行知先生对孩子的第三次表扬———表扬学生自己认识到了在整个事件中所犯的错误,也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个体自我的精神交锋,它通过个体主体以肯定或否定的形式来自我调节,使个体或坚持或放弃或调整自我的重要信念、想法或行为,使自我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很多老师都会用糖果或其他物质奖品来教育学生,或表扬成绩进步,或表扬为班级做了好事争了光,或用糖果激励孩子继续努力等等。我也如此,每一年我都会给我的学生买很多的糖果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然而有这样一件事情却震撼了我。

在我的英语教学中,学生每个星期要听写单词3到4次。听写是孩子们必须过关的功课,背诵单词本来就枯燥,没有乐趣可言,除了那些每次得满分的学生。我想鼓励孩子们认真听写,积极主动地记忆单词,而不是因为听写成绩算在期末考核里。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有两条措施。第一条是把减轻负担和糖果做为奖励。听写满分的学生,每次可以得到一块糖果。三次满分还可以拿到一张“免写作业”卡,孩子们可以选择任一天免做英语作业,为了少写一个晚上的作业,尤其是作业量比较多的晚上,那些得90多分的孩子会去努力得到听写满分。第二条措施是能够背默英语四会句型的学生,每默对一个句子奖一颗糖果。不要小看这一颗糖果,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会因为它而高高兴兴地多背一个句子,甚至两个三个。因为糖果很小,我不必担心追加外在奖励的副作用,只需时常更换糖果的口味和品种。而能力普通的孩子,也不会因为没多背而感到压力,毕竟只是一颗糖果。而只要他们愿意下功夫,糖果随时有可能给他们。

每周班会课上,我让孩子们统计好自己的成绩兑换糖果。虽然一块小小的糖果对于家庭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的孩子们来说微不足道,但老师奖励的糖果却有着不同的含义。每一次发放奖励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拿到糖果的孩子的喜悦。也能感受到没有得到糖果的孩子的落寞。看到孩子们每个人拿到糖果时咧开嘴笑的样子,我不禁感叹即使是十一二岁的大孩子,也喜欢得到老师的奖励。

班级里一位叫子笑的孩子因为我的糖果奖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学初的第一周,这个孩子几乎不做作业,于是放学后请他留下来并约其家长见面交流,可是等到天黑也没等到他的家长。再三询问,孩子才委屈地跟我说他的父母离异,爷爷奶奶只是给予他最基本的生活上的照顾。于是我开始一遍遍拨打孩子奶奶的电话,但总是无人接听。天黑了,我不能再让孩子留在学校,于是带着子笑来到他平常等奶奶接他的地方,可是却没有看到孩子奶奶的身影。天下着小雨,等了一会我决定送他回家,可是他说的地方我根本没听过。凭着孩子描述的路线,我带着他在校园往西北方向绕了一个大圈,这时孩子又告诉我回家途径动物园,方向完全反了。于是我决定回到学校原点,再重新出发。路上孩子很抱歉地说:“老师,对不起!太麻烦你了,我还是自己回去吧。”我一边安慰他没事,一边和他谈心,希望他能以后努力学习,有困难就找我。所幸的是我们返回到学校门口时也看到了前来接孩子的奶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子笑同学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一下子就成为勤奋好学的孩子。毕竟他的家庭情况特殊,孩子基础又比较薄弱。但是从那一天开始,他开始写作业了。虽然开始时的作业依然马虎,甚至完成的压根不是我布置的作业。为了鼓励他,我每次批完作业都悄悄地给他一颗糖果。渐渐地,我发现他的作业越来越认真了,完成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了。我给他的奖励也变着花样,有巧克力,有小饼干……孩子似乎也特别想讨好我,每次作业不交给组长,非要等上课亲自交到我的手里,给我面批。我知道孩子等的不是我的批改,而是我给予他的一句表扬和肯定。当然我每一次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大地夸奖他,然后悄悄地对他说下课到我那拿两块糖。每次给他糖果时,我总不忘叮嘱:“这是特别给你准备的,不要告诉其他同学。”他也总是很信任我的话,将糖果装进口袋,腼腆一笑。半个多学期下来,子笑已经完全从一个不做作业的问题男生变成了一个上课能够专心听讲,课后努力认真完成作业的好孩子。从他的转变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子笑的转变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爱心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因为像子笑这样的学生,他们就像体弱的树苗,需要我们教师给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更多的关爱,不断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去唤醒他们的上进心,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不断进步。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教育,更重要的是爱是相互的。只有付出了“爱”,才能收获“爱”。我一直以为孩子们只是喜欢老师的表扬,才喜欢我发的糖果。然而另一件事情却让我倍加感动。期中考试完,我买了很多糖果和便签本作为奖品,当然全班同学都被我找了个理由奖励了一下。奖励完后,袋子里还剩下一些,于是我交给班长保管,留着下次默写完再奖给大家。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我上完第一节课后突然觉得自己不舒服,原来我的低血糖的毛病又犯了。突然间就两腿发软,心里发慌,怎么办呢?一会还有课啊。想到还有一些糖在教室,我连忙跑到班长那说:“快给我两块糖,老师有点不舒服。”周围围了几位同学,听了互相望望,偷偷地笑了。他们一定心想老师也吃糖,而且还是在学生面前吃糖。这个事情就在不经意间过去了,然而就在接下来的周一的下午,一个胖胖的小男生突然跑到我面前。他慌里慌张地往我手里塞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一些糖果。他羞涩地说:“老师,你有低血糖。我周末去超市时给您买了一些糖,留你低血糖犯了时吃。”说完他就撒腿跑了。望着我手里的糖,望着孩子远去的身影,我的内心很幸福也很不是滋味。他叫政全,是我们班里一个学习中等的孩子,平时没少因为作业马虎、默写和考试分数不高被批评过。而他就因为那天围在班长附近听说我低血糖了,就在周末和妈妈去超市的时候特地为我买了一些糖。我没有拒绝他特地为我买的糖果,我知道他是真诚的,也是从心里关爱他的老师的。那一刻我很感动,那些糖我收藏了很久,在期末考试结束时,我把这些糖果当做奖品发给了我的学生们。

糖果、学生和我之间的故事虽然微乎其微,但我却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关爱。“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是教育的一种方式。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的最低要求,它不需要轰轰烈烈,更不需要豪言壮语,它只需要老师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只需要老师有一双善于关注学生的眼睛,只需要老师一句爱护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看来真是只有爱心才能培养爱心,真诚才能呼唤真诚,我深深体验到了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的幸福。

教师的生命是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使我更加确信这一点,对于教育,需要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发自内心、满怀激情地去做。在平平常常中倾注我们的一片爱心,满腔热血,教育就会变得不一样,变得充满希望、富有活力。这样去对待教育,教师是幸福的,孩子也是幸福的。

猜你喜欢
糖果低血糖爱心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观察:糖果找不同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爱心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雨季里的糖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