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

2019-01-11 17:40钟国华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23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全面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钟国华

摘 要:本文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之间的关联性,并在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行政事业单位

一、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关系

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有效手段,两者虽然各成体系,但是之间又存在许多关联性。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水平。

1.全面预算管理为单位绩效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将长期战略规划分解成短期目标,通过预算编制以及对预算执行的过程管控来逐步实现单位的目标。单位的绩效评价方法中有多种标准,其中一种就是将预算目标作为考评标准,以预算完成情况来计算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考核得分。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基础,为考评提供依据。同时,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高质量完成,如固定资产预算的顺利执行等,也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2.绩效评价工作可以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

前面提到预算目标可以成为单位绩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而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严格的绩效评价能够督促相关单位为完成预算目标不断努力。全面预算目标只有得到有效执行,才可以起到资源配置、运作管理的促进作用。而将预算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各项预算目标的执行落实,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3.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合力推进单位发展

虽然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两项工作是单独开展,但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可以产生协同效用,能够更好地推动两项工作的进步。行政事业单位将长期规划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分解成短期目标,并通过绩效评价的开展推动预算目标的实现。两者紧密联系,可以更好地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制定的发展规划,实现目标的层层推进。

二、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需要关注的问题

1.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应科学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若想要实现高度结合,两者互相促进,更好地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首先应保证两项工作可以科学有效地实施。如果单位在两项工作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将会降低它们的功效,而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机制方面存在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

一方面,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过程管控还有些欠缺,目标设定前的调查分析不充分,预算过程管理较为松散,执行落实存在较大差距,从而造成预算下发之后便变草草了事,未认识到预算管理对单位工作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绩效评价体系制定不完善。考核指标的选择过于片面,偏离单位的工作重点,或是指标赋值不科学,使得单位的绩效评价无法真正做到层次分明、重点明确和发挥导向作用,考评结果也缺乏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没有达到全面融合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两种主要手段,全面预算管理以及绩效评价单独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两者相互结合,充分融合,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上述两项工作是相互独立、相互剥离的,缺乏沟通和交流,导致绩效评价标准的设定与下发的预算目标存在很大偏差。

同时,预算的编制和目标的下发,忽略了单位绩效评价的诉求和需要。这样不仅无法发挥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也使得它们各自的工作容易与单位的整体规划脱节。各个部门各项工作沟通不畅通,将影响到单位工作的效率和完成的整体性。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将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及其他工作进行有机融合,放大协同效应。

3.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目标存在短期行为,不具连续性

不管是预算管理工作还是绩效评价工作都具有周期性,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是按年度编制预算目标、制定考核办法体系,然后再按固定周期,例如按月或按季,开展管理和评价工作。虽然工作开展是按周期进行,但是一个单位的运行是不间断的,因此,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也应该是连续的,不应该被截断成一个个孤立的阶段工作,需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应从长远发展出发,减少短期行为。

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单位性质特殊,它们每个阶段可能有固定的目标,而部分管理者只关心短期目标是否完成,忽略了单位的未来规划,从而造成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短期性较为明显,每个周期之间的预算目标和考评体系之间不衔接,没有连续性。这也就导致单位的短期任务目标没有和长远发展规划结合,没有实现未来规划的层层递进推动。这样一来,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也将无法发挥持续性的作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过程管控,提高执行力

首先,确保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完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力和绩效评价的有效性,首先要保证制度体系的科学完备,只有行政事业单位设定的预算目标和制定的绩效评价体系符合实际需求,且反映单位真实情况,才能够有效落实单位的战略。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同时保证绩效考核体系的公正合理性,能够突出重点且全面覆盖。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做好工作的过程管理,抓落实执行。为了保证预算能够得到执行落实,绩效评价结果应客观合理且被正確运用,行政事业单位应通过多种手段来做好过程管控。例如,单位可以做好定期的分析和通报工作,建立预算和绩效分析机制,及时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评价开展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并改正;为了做好过程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建立预警机制,当单位的预算执行出现较大偏差,或是绩效评价结果偏离预期较大时,有相应的系统来发出预警,单位可以根据预警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细致分析,查找存在偏差的原因,及时扭转不利局面。

最后,做好监督和反馈工作,确保执行力。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加强内控来强化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的监督,以保证各项工作开展按照规定流程,且符合单位的制度要求。同时做好反馈工作,通过监督和结果的反馈工作,让单位相关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到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确保工作得到落实执行。

2.促进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有机融合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目标和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时,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保证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目标一致。只有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目标一致,才能够上下齐心协力,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并最终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单位的预算工作和绩效评价工作通过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从而提高工作方案的可行性。

其次,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必须步调一致,同时调整。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进展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发生的变化,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而进行调整。但是,单位一定要保证预算目标和绩效评价调整的同步性。当调整预算目标时,相应的考评标准也应进行调整;如果调整了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发生较大的变化时,也要重新根据指标来调整下发新的预算。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促进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相互推动和融合。单位不能以预算目标下达代替绩效评价,也不能以绩效评价替代预算管理,需要同时推进这两项工作,并保证两项工作之间目标一致,全面融合,共同推动未来发展规划的实现。

3.工作要具有长远规划,保证连续性

一个单位的工作最终目标是为其长远发展而服务的,短期行为虽然可能会带来暂时性的效果,但是不计后果的短期行为会严重影响到单位未来的发展。同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也应以长期发展规划为基础,保持连续性,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效结合。

一方面,单位的预算目标应保持衔接。单位不能不考虑后续年度的发展,过高或过低地制定当年的预算目标,而应考虑历史和未来的情况,合理确定预算目标。例如,行政事业单位不能为了多占费用和财政性资金而虚报预算,使预算远超实际需求,而且为了预算不被收回又突击花预算,这样的预算管理背离了其存在的意义。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保证预算目标的合理性,以及前后的衔接,也可以采用滚动预算的方式来提高预算的连续性。

另一方面,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要具有连续性和持续性。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促进单位的持续稳健运转,应确保考评体系的连續性。考评体系可以根据工作重点适时调整考评指标和分值权重等,但同时要保持考评整体框架没有太大变化。如果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频繁进行大幅调整,将会导致单位内部部门及人员疲于应对研究新考评体系,消耗精力。而且,指标经常更换也只会造成部门的短期行为,不会关注后续发展。连续性的考评体系可以促进相关单位关注指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单位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周馨.试析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财经界(学术版),2017(01).

2.王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7).

3.孙静.刍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财会学习,2017(22).

4.李纯.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填效考核探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9).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全面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