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践活动,为促进学生的思维而动

2019-01-12 00:06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9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物体思维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 王 晶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除了要让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优化思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发现和提炼出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一、循序渐进教学,保持指导连续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心理状况、思维水平等都有所不同,教师应当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从而贯彻好“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都能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实践活动也是如此,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太过急于求成,而是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和摸索,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要做的就是掌控好实践活动的进度和尺度,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参与热情,从而提升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时,由于这一部分的知识较为抽象,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实践活动,学生或画图,或拼接,将需要的图形以具象、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对于形象思维活跃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就强化了课堂学习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二、挖掘生活素材,指导尝试实践

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不妨将视角投入日常生活中,从生活中挖掘有效素材,引导学生走入生活中去参与实践活动,体会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些观察和操作的任务,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生活中的细节。例如,当学生学习了小数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超市购物时观察价格标签,这样既能够了解各种日常用品的价格,又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当学生拥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时,再经过教师的悉心引导,学生就能够从更加深刻的角度来理解数学知识,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把握数学学习的精髓。再例如,学生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环节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物体,并且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物体的外形特点,从而让学生领悟到“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能得到不同结果”的道理。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亲自动笔画出所观察物体的形状,以此来加深观察的效果,从而获得良好的观察经验,在脑海中形成基本的空间概念,这样就加强了学习的效果。

三、重视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对认知活动意义重大,能够有效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能够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获得更深刻的感知,同时也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促进手脑协调能力的增强,通过实践操作增强了数学思维,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这几点:①要求学生观察实际情景中某一物体或教具;②鼓励学生就自己的观察结果提出问题,相互进行交流与论证;③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并作最后的总结。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够高效地完成操作练习,从中获得深切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教师发给学生硬纸板做成的三角形教具,由学生用剪刀将其剪成三个部分,要求每部分都有原三角形的一个角,接下来将剪出来的三个角的顶点置于同一顶点,相邻的边与边也靠在同一条线,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经过裁剪和拼接后得到了一个怎样的新图形,并提示学生重点观察角的度数。虽然学生的裁剪和拼接方法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最终得出的结果都是一致的,都能够深入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度”的定理。

四、设计实践作业,强化学生能力

我们知道,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保证。需要指出的是,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存在于实践活动中,而且要作为一种学习理念来加以贯彻,让学生谨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让学生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巩固学习效果,学会运用课本知识来思考和解答实际问题,让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映衬,这样才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例如,学生学完了“对称、平移、旋转”的知识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幅具有对称性的画;在学习了“游戏的公平性”之后,教师先准备好一些小奖品,然后引导学生开展一次摸奖游戏;在掌握了“克”的基本概念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天平称出课本、铅笔、橡皮等物体的重量。教师为学生布置这些充满实践性的课后作业,既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给了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可谓是一举两得。由此不难看出,实践作业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促使学生开展高效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既能够帮助学生深入认识数学学习的深刻意义,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之处。通过不同的实践内容,学生主动探索了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而深入地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效果,为数学思维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物体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思维跳跳糖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莲心宝宝有话说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