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白血病研究进展

2019-01-12 08:48孔冬妮毛亚卿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亚群鸡群白血病

孔冬妮,王 嘉,毛亚卿,吴 涛,王 哲,李 岭,刘 丹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海淀100081)

禽白血病(Avian leucosis, AL)是由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 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病毒( Avian leukosis /sarcoma virus, AL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疾病之一。ALV导致的经济损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生肿瘤,导致鸡的死亡;二是产生非肿瘤综合征,表现为生产指标发生变化,由此严重影响养鸡生产;三是ALV感染后可引起鸡的免疫抑制,继发诸如马立克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等免疫抑制病,从而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1 病原学

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病毒引起的,常被称为禽白血病病毒。根据病毒囊膜糖蛋白的不同分为A、B、C、D、E和J等亚群,这种糖蛋白决定了抗原性、病毒对同群或不同群的干扰模式以及宿主范围。其中E亚群是由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上的病毒基因产生的非致癌性内源病毒,通常致病性很弱或无致病性。所有ALV的野毒株都是致癌性的,但在致癌性和复制能力上有所不同。欧洲国家流行最广的亚群是A和B[1],自从英国首次分离出J亚群ALV以来,其他许多国家也从患鸡骨髓瘤的肉用种鸡分离到该病毒。我国在1999年首次从市场肉鸡及肉种鸡场肿瘤病鸡中分离检出J亚型ALV[2]。近年,我国蛋鸡群中流行的ALV-J的囊膜基因出现了多处碱基突变,3′非编码区有205 bp碱基缺失,保留了与致瘤相关的E元件序列。不同亚群ALV的重组时有发生,我国鸡群中已有C亚群与E亚群、C亚群与J亚群和B亚群与J亚群重组的研究报道。

2 流行病学

鸡是所有白血病/肉瘤病毒的自然宿主,除雉鸡、鹧鸪和鹌鹑外,其他禽类均未分离到这类病毒。母鸡可通过蛋白或蛋黄,或二者同时排放ALV,孵化开始后就可能发生感染。先天性感染的鸡不会产生中和抗体,且多为终生带毒。鸡在出壳后的水平传播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出壳后立即与大剂量病毒接触,如先天感染鸡的粪便或污染的疫苗。已经确认,成年鸡的ALV有4种类型:无病毒血症,无抗体(V-A-);无病毒血症,有抗体(V-A+);有病毒血症,有抗体(V+A+);有病毒血症,无抗体(V+A-)。未感染鸡群中的鸡和易感鸡群中有抗病基因的鸡属于V-A-[3-4]。感染鸡群中的基因易感鸡属于其他三类中的一类,大多数是V-A+,通常V+A-为极少数,不超过10%。与其他病毒相比,ALV并非高度接触性,很容易被消毒剂灭活。通过严格的卫生措施可降低或避免感染。净化后,采用标准化疫病控制和卫生措施,可以维持鸡群无病。公鸡在ALV传播中的作用还不清楚。表面上,感染公鸡不影响子代的先天感染率,但可作为病毒携带者和接触源,或通过性传播而感染其他鸡。我国ALV感染鸡群常伴有其他免疫抑制病病原(如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等)的混合感染[5-6]。2012年王鑫等从我国地方品系鸡中鉴定了新的ALV亚群,定名为K亚群[7]。另外,已在我国野鸟中发现ALV的流行。

3 致病机理

ALV是一种法氏囊依赖性淋巴系统的克隆性恶性肿瘤[8]。肿瘤转化常出现在正常法氏囊,最早常见于感染4-8周后。大约14周龄之前,通常检测不到肿瘤。肿瘤几乎全部由B淋巴细胞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B淋巴细胞表面有IgM。至今还没有发现抗肿瘤免疫应答。除产生耐受性外,感染后一般都容易产生抗体。鸡并发感染马立克病毒血清2型,即常用的疫苗毒,可以强化鸡白血病肿瘤的形成。这种强化作用不仅需要马立克病毒血清2型的免疫接种,还需要有遗传性易感鸡和ALV的早期感染。因为大多数品系的商品鸡都有耐受性,且易感鸡群大部分已经净化了ALV,因此目前并不认为这种强化作用是一个现实问题。ALV-J分离株5′非编码区碱基的插入能够增强ALV-J的体外复制能力,但与ALV-J的致病力增强无直接关系,而3′非编码区205 bp碱基缺失增强了病毒致病性。ALV-J通过诱导IL-6的生成而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进而有利于诱导肿瘤发生。研究证实,MYC、TERT、ZICI基因是ALV-J整合到宿主细胞中的常见插入位点,可能与ALV-J激活宿主癌基因、诱导髓细胞瘤有关;而整合到MET基因,能够诱导MET表达量升高,与诱导血管瘤的形成有关。从J亚群ALV感染的DF-1细胞上清中分离提取外泌体(Exosomes),发现病毒感染细胞分泌的Exosomes可能携带了某些病毒蛋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传递了病毒的组成成分,造成细胞对病毒识别的丧失,从而使病毒能够顺利地在细胞内复制及传播,确定Exosomes在ALV-J所造成的免疫抑制过程中信号传递作用[9]。亚临床疫病综合征以产蛋率下降,无肿瘤形成为特征,其经济损失比ALV引起的死亡更为严重。具有亚临床症状的鸡可将病毒或病毒抗原排入卵蛋白,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4 诊断技术

因为ALV广泛存在于鸡群,因此一些病毒检测试验(包括病毒分离、PCR及抗原检测)对于诊断淋巴瘤等自然病例的效果有限,甚至无诊断价值。在缺乏外周神经病变时,具体有诊断意义的眼见病变有肝脏、脾脏、法氏囊出现肿瘤。14周龄以上的鸡出现肿瘤,组织学检查,淋巴细胞形态一致、数量多,表面含有IgM和B细胞标记物。通过眼观病变和显微病变,可将禽白血病肿瘤与马立克病肿瘤相鉴别,也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证明前病毒DNA序列已经特征性的克隆整合到肿瘤细胞基因中,该基因组携带相关断裂的原癌基因c-myc。除病毒检测法外,很难将ALV与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引起的B细胞淋巴瘤进行区分。已经研发出几种用于特异性检测的PCR引物,主要针对大多数ALV分离株,特别是A和J亚群。针对内生性E亚群ALV的其他特异性引物,也已投入使用。PCR已用于检测特征性的ALV毒株,包含禽商品化活毒疫苗[10-14]。用于检测ALV A、B和J亚群抗体的ELISA试剂盒,已形成商品投入市场[15-17]。我国建立了用于检测ALV的群特异性抗原ELISA检测方法、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多重PCR检测方法、LAMP鉴别诊断方法等病原学快速检测技术,部分已经组装了试剂盒,如ALV群特异性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检测试纸卡等[18]。

5 防控措施

对原种禽群进行ALV的净化,是控制鸡群AL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可使用针对感染性病毒的免疫酶分析方法或生物学方法,检测鸡卵蛋白中的病毒抗原,以评价种禽群的排毒情况[19]。应废弃排毒母鸡所产的蛋,以降低其子代鸡群的感染水平。如果饲养规模小,比较容易鉴别未感染鸡群。这些控制措施仅适用于原种鸡群。在许多蛋鸡种群中,由于采取减少病毒感染的措施,已使ALV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蛋鸡产蛋率也有一定升高;在一些肉用鸡群实施类似的控制措施,也同样取得一定效果。一些育种场采取全面净化措施,一些育种场更愿意采取降低病毒感染水平的措施。某些品系鸡对病毒特定亚群的感染,具有特异的遗传抗病性。尽管遗传抗病性不能替代降低病毒感染或净化,但最近已克隆出细胞受体基因,并开发出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用于病毒易感性测定。迄今,通过接种疫苗预防肿瘤仍无太大希望。我国主要开展了ALV净化措施的研究,制定了《种禽场白血病监测净化方案》。在研制病原学检测试剂盒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鸡群特点,开展了多轮检测净化,部分大型养殖场已基本达到ALV净化标准。

6 展望

ALV可引起禽类的多种肿瘤性疾病,能作为研究癌症的重要模型。目前研究表明,肿瘤从本质上说是基因病,各种致瘤因子引起细胞非致死性的DNA损害,从而导致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凋亡调节基因的改变,使细胞发生转化。因此,ALV对人类控制和预防癌症有重要的意义。在ALV防控方面,当前我国ALV防控体系仍不完善,还未彻底净化该病,但是一直以来动物疫病防控系统和科研机构都在持续关注ALV流行趋势发展,并致力于研究检测、预防、控制该病的方法。近年来,报道了一些ALV的快速检测技术、疫苗和净化策略,对ALV的防控起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亚群鸡群白血病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画里有话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