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2019-01-12 16:08姜春梅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流派祖国

◎姜春梅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音乐课程在高职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在高职教育的新理念下开展音乐教学课程,要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任务比较重,很多学校的音乐课程开展不到位,教师的音乐教学手法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热爱。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开展合理的课堂活动等手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为学生丰富音乐理论知识、提高艺术修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通过情境渲染激发学生情感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局限,教师往往采取单一的“跟唱”模式,即教师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曲目进行独唱,然后自己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这种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准确把握节奏和音调以及音乐韵律,导致学生无法产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感情开展音乐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我在开展《我和我的祖国》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由于学生更偏向于流行音乐元素,对学习传统音乐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在课程开展前我为学生播放了视频《我和我的祖国》。在播放影片时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学生有的回答:“因为是祖国赋予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的回答:“祖国是我们的强大依靠。”此时,我要求知情的学生为大家讲述“也门撤侨”行动。通过这样的情境构建,可以使学生明白“强大的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的依靠”,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对《我和我的祖国》这一作品的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结合多媒体平台增加学生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音乐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视听感染力,结合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优势,增加音乐的直观性,使学生在音乐理论学习过程中,降低抽象化的理论知识难度,学习起来更为轻松。

比如,我在开展《西方古典音乐流派的演变》的课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区分巴洛克流派、古典主义流派和浪漫主义流派的音乐风格,使学生明白这几支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经典作品,在课前我为学生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在课上为学生介绍了巴赫(巴洛克时期)、海顿与莫扎特、贝多芬(古典主义流派)、肖邦、李斯特、帕格尼尼(浪漫主义)以及后来的德彪西(印象主义流派)。在介绍这些音乐巨匠的过程中我为学生播放了他们经典作品的部分旋律,如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以及肖邦的《夜曲》,通过这些经典作品,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差异。这样,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音乐教学,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从而达到提升音乐课堂质量的教学目的。

三、开展课堂活动激励学生释放自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天分,我始终坚信每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艺术天分,就像是一团宝藏,等待教师去发掘出来。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释放天分。

比如,我在每个学期末的课程中都会利用2-3 个课时组织学生展开活动,将活动成绩作为学生学期成绩的一部分。我曾经组织学生开展了“音乐舞蹈比赛”等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准备器乐、声乐以及舞蹈方面的参赛节目。可以个人参与,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在比赛过程中会邀请其他教师参与活动并进行评分,使得学生在教师面前展现出自我,同时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学生在比赛活动中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教育中展开音乐教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艺术修养有重要推动作用,所以,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通过构建情境、开展课堂活动以及结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开展音乐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在富有乐趣的课堂氛围中加强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流派祖国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舞蹈钢琴伴奏课教学效率提升研究
谈谈鼓师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
从对立到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