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

2019-01-12 16:08童雪梅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化站文化交流乡镇

◎童雪梅

乡镇文化建设主要是从建立文化站、图书阅览室、群众文化活动、民俗艺术展览等领域开展,几乎涵盖了乡镇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注重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也满足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需求。笔者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群众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乡镇文化服务机构设置、群众文化活动、城乡文化交流等视角进行未来发展规划,优化乡镇群众活动的内容和开展形式。

一、当前我国乡镇群众文化现状

(一)乡镇群众文化服务机构职能不完善

一些乡镇已经设立了群众文化服务站,但是很多地区忽略了这一群众文化服务机构,只有当地文体广电旅游局(以下简称“文广旅局”)负责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兼顾到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此外,乡镇文化站职能尚不明确,很多时候都是照搬上级文件,和当地群众文化需求并不匹配,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多以群体性竞赛、歌舞、锣鼓等为主,缺乏多元化群众文化活动。

(二)乡镇群众文化活动资金不足

我国很多乡镇文化建设资金都是依赖国家财政,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很多乡镇在春节、国庆、中秋等重要节假日才组织文化活动,难以满足乡镇群众的文化需求。此外,很多乡镇缺乏充足的资金来更新文化设施,例如多功能文化活动室设备、脱贫致富书籍、文化汇演等设施,这严重制约了乡镇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缺乏互动交流

城市文化建设要优于乡镇,首先体现在城市文化场所较多,注重对群众文化宣传,定期开展群众文化汇演、科普教育等活动。城乡之间的群众文化交流比较少,乡镇文化机关很难争取到资金和城市文化部门的管理经验,城乡群众文化交流互动比较少,民间文化交流几乎没有,阻碍了城乡居民的文化交流。

二、乡镇群众文化交流发展前景

(一)重视乡镇文化站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乡镇文化建设逐步受到了社会的重视,乡镇政府要利用好国家财政资金,重视基层乡镇文化站建设,不断更新和完善文化站设施、文化活动,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例如乡镇政府要给予文化站基本的资金支持,完成对乡镇文化站书籍和多媒体设备的更新,增加精准扶贫、科技兴农等相关书籍、时代楷模事迹宣传、新农村建设优秀影视剧等文化资源,不断完善和丰富文化站工作内容。此外,文化站工作人员要坚持开放理念,向当地企业寻求合作,争取活动资金,利用群众文化表演来宣传企业文化,不断扩展群众文化的范围和群体。文广旅局还要注重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例如传统戏剧、手工艺,在当地文化站进行宣传,组织年轻人学习这些民俗文化,保护当地文化特色。

(二)结合乡镇群众文化需求,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

乡镇群众文化不能停留在广播、标语、板报宣传上,而是真正为乡镇群众服务,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乡镇文化站可以从村民中选拔热爱文艺、爱好文化、热心助人的群众加入文化站,真正挖掘到继承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例如组织热爱绘画的村民美化村内的墙壁,可以根据新农村建设、丰收场景、民俗手艺等进行绘画创作。文化站可以深入到各个乡镇社区进行群众文化指导和宣传,教授村民舞蹈、书法、合唱、民族乐器演奏等知识,让村民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丰富村民们的文娱生活。这些群众自发参与和组织的文化活动,对广大村民更有吸引力,在文化活动中融入村民的创意,打造乡镇特色文化活动,提升乡镇群众的生活幸福感。

(三)增进城乡群众文化交流

乡镇政府要积极指导城乡文化站进行文化交流,互通有无,促进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例如组织乡镇群众艺术对参与城市群众文化活动,展示原汁原味的乡镇民俗文化,吸引城市文艺爱好者参与到乡镇群众文化建设中。例如城市文艺工作者担任艺术志愿者,定期到乡镇指导居民的文化学习,例如合唱、器乐演奏、广场舞等文化活动,不断提升乡镇居民的文化素养。此外,乡镇文化站要组织工作人员到城市文化站学习,例如文化站基本运营和管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文艺教学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等管理知识,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让乡镇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专业化、多元化,改善乡镇文化建设。

结语

群众是艺术的缔造者,我们应该重视乡镇群众的文化创造能力,积极建设乡镇文化站,保护特色乡镇文化,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乡镇精神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文化站文化交流乡镇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阈下的基层文化站建设分析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