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9-01-13 13:02重庆市酉阳第二中学校左小玲
家长 2019年35期
关键词:习语谚语英语课堂

□重庆市酉阳第二中学校 左小玲

一、重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时缺少了使用母语的那种真实环境,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一定要善于组织和设计口语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养成英语习惯。

教师在每次英语课堂授课之前,可以利用5分钟时间与学生进行英语对话或者对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考查,如初次见面时的自我介绍,还可以利用小组对话或者师生对话的形式开展。例如,教师可以走下讲台选择一名学生与其握手并自我介绍说:“Hello!I"m Miss…what"s your name,please?”紧接着学生开始自我介绍:“Hello!I"m…”当教师回答说:“Nice to meet you.”时,学生回答“Nice to meet you,too.”

例如这样一些简单的问答活动。这是在讲述新课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考查,也是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短短几分钟的口语练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表现欲被完全调动起来,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变得更加积极活跃,更加乐于开口表达。

二、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无论墙壁上的格言、还是班级板报、走廊标语,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学生精神进行滋养,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比如校园走廊的墙壁上张贴的谚语“Never say die”(永不言败)、“No cross,no crown”(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Nothing is to be got without pains but poverty”(世上唯有贫穷可以不劳而获)等中英混合的励志型标语,确保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有自己的风格,都会“说话”,对学生学习、成长和做人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利用英语对班级板报进行出版,可以将其称之为“世界文化之窗”,将中外名人及其趣事;各国历史、文化、地理、习俗;中外经典文学、名著、民间故事等分期出版,同时在每期的结尾配上每期一问,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学习与思考,培养学生对各国文化内容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例如,英语中与“猫”相关的习俗与谚语包括:“Cats hide their claws”(知人知面不知心)、“All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人未出名时看起来都差不多)、“A gloved cat catches no mice”(不愿吃苦的人成不了大事业)、“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等,请学生思考英语中与“猫”相关的谚语或者习语还包括哪些,都是怎样翻译的,而汉语中哪些谚语或者习语与“猫”相关,用英语如何翻译。

可以在校园中开展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属于自己的学习平台,扩展学生自己的活动空间。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中英文卡拉OK歌曲大赛、中外经典影视欣赏大会、中西文化竞赛、英语社团、英语广播站等,引导学生用英语播报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和校园趣事,使学生养成听英语、讲英语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高中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文化意识,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的限制,实现文化意识培养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习语谚语英语课堂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