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2019-01-13 13:02浙江省三门县海游街道初级中学卢爱青
家长 2019年35期
关键词:群文古诗文核心

□浙江省三门县海游街道初级中学 卢爱青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引导学生研读古诗文,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当下古诗文教学,存在着教师自身深厚文化素养的欠缺、教学模式的固化、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对古诗文解读不深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基于这个问题,本文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对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使古诗文教学能够成为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古诗文教学要求

(一)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理念与语文学科知识的融合,对语文教学起指导作用。它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结合实际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包含了四个主要方面:语言构建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

(二)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同一议题对多篇具有关联的文章进行阅读。初中古诗文阅读群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破狭隘教材观,对教材的解读更广泛、深入。首先,师生事先共同确定好议题合理选材。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同一个议题,对精选的古诗文进行深入探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展开组元与建构,达成共识,进行训练迁移。最终,使学生逐渐形成独有的古诗文阅读策略,促进学生阅读数量的增加与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语言运用和思维的发展,从而用语文推动学生成长。以往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合当前的教学现状,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课堂结构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群文阅读教学更贴合现阶段的学情。

二、教学现状和难点

(一)教学模式规范化

目前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从学生升入初中开始,就针对学生的答题思路与思维模式展开训练,因此学生在解答题目时通常都显得较为格式化。特别是古诗文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强记字、词的意思,逐句翻译,教学方法单一,模式固化,使学生在阅读时丧失认真钻研词句的耐心,对文本的感受能力降低。因此,语文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诗歌品鉴能力,阻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质的提升。

(二)古诗文学习困难

根据教学实践与调查,学生普遍认为古诗词学习有很大的难度,热爱古诗文的人仅仅占据较少部分。探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古诗词在表达形式、写作方式以及感情色彩等方面都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此外,由于时代不同,历史变迁,当代学生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也是大相径庭,学生与作品产生距离感;最后,古诗文往往采用比兴、象征、互文等修辞手法,锤字炼句,铺设场景,渲染气氛。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理解上就会存在偏差,造成挫败感而丧失阅读动力。

三、语文核心素养下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

(一)语言建构和运用

2017版课标明确提出,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结构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抓手。在古诗文教学中,许多字词都有其隐喻,代表着诗人寄托于其上的丰富情感。因此,对古诗文中某个特定字词进行钻研有时可以抓住整首古诗文的表达含义。在此将《观沧海》以及《天净沙·秋思》中作为群文阅读的研究范例。《观沧海》中的关键字眼是“观”字,对全文起着统帅作用,同时也是解读整首诗的线索;在《天净沙·秋思》中,将作者的感情充分总结与概括起来的一个字则是“思”。教师通过讲授,学生在阅读时就会对这些特殊字词仔细钻研,从而探究题眼对全诗起到的统领作用。对文本字眼的捕捉,是语言能力的体现。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认识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语言的过程,发展自身的言语经验,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课标总目标强调,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有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提升。具体应用为各种阅读策略,例如对比阅读,以杜甫的《望岳》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为例,学生在比较阅读中,通过自主探索,了解这两篇古诗在语言、结构以及表达形式上的异同,学生通过对不同文本展开阅读与分析,求同存异,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也作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文本中所隐藏的美育资源。可从作者的角度拟议题。例如把李清照的词进行整合,学生阅读其不同时期的诗词,结合她一生境遇,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既了解“千古第一才女”的命运多舛,又感受到诗作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更被其绝世的才情所折服。可以把主题作为教学的议题。从风格的角度展开探究,读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使学生感受到朋友间的缠绵凄切,充满感伤的情调。读李白的《送友人》,则体会到另一番别情:青翠山岭,清澈流水,火红落日,洁白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明丽。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融,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情意绵绵。学生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送别诗,体会到或伤感或豪迈的情感。从意象的角度探究。例如铺设背景、渲染气氛等,继而掌握诗歌情感表达的关键点。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柳(折柳送别)、酒(饮酒饯别)、月亮(借月抒怀),此外,“长亭”、“日暮”、“阳关”、“古道”、“西风”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很多传统的意象蕴含的意义基本固定。如果帮助学生熟悉这些意象,会给诗歌鉴赏和创作带来很大帮助,有序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四)文化理解与传承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因此,学习古诗文不仅要理解其内容,更要汲取其蕴含的优秀中华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朝代作为群文阅读的议题,对教材加以整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带领学生体验不同时代的经典诗词,不断地进行文化积累,从而使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经典古诗文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生命力,开展古诗文群文阅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广博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自觉地将文化传承作为己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阅读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理论指导,创设开放的阅读平台,运用多元化的阅读方式,深入探究文本,引导学生充分领略古诗文的无穷魅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期待大家一起深入研究群文阅读促进古诗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阅读策略,推动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猜你喜欢
群文古诗文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