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苏颂的为官之道

2019-01-13 13:52刘旭
魅力中国 2019年6期
关键词:党争苏辙变法

刘旭

(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苏颂,字子容,宋真宗天禧四年生于泉州同安,宋哲宗元祐元年,除母丧,授刑部尚书。元祐七年六月,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即宰相,时年七十三岁。元祐八年,苏颂辞相,出知扬州。在任宰相期间是苏颂政治生涯的顶点,一生的转折也主要集中于此。

熙丰变法时期,是苏颂政治态度变化的转折点,牢狱之灾让苏颂对党争、政争有了清醒的认识。身处党争之中,政治态度的倾斜不仅影响朝中局势,还会影响自身命运,即使并未参与党争,也不免卷入其中,被有意划分派别。苏颂反对超擢李定,本是忠于祖宗之法,认为李定的资历和政绩并不具备超擢的条件,但在苏颂被外放期间,变法派已经将苏颂划至反变法行列,正因如此,苏颂遭遇两次弹劾、牢狱之灾。在这样的朝局形势下,苏颂步步惊心,如履薄冰,此后再未对政争、党争表达明确看法,坚持不立党援,力作纯臣。

元祐元年(1086)苏颂除丧,任刑部尚书。此时距离司马光回归朝堂已经近一年,熙宁、元丰年间被放外的老臣们陆陆续续被召回朝,熙宁、元丰年间被骤然提拔的变法派逐渐谪贬外任,新法渐次地被废除。司马光谢世后,因反对变法而聚集在一起的群臣,因政见、地域、文化的不同逐渐分化,形成团体,没有了共同的攻击目标,反变法内部分化的蜀、朔、洛三党之间互相诘难。蜀党苏轼、苏辙与苏颂同宗,苏颂是宗叔,平日交往密切。朔党刘挚,嫉恶如仇,昔日受苏颂提携,后与苏颂同在宰执,和诗畅情,关系甚好。洛党程颐与苏颂同为侍读,都是学问大家,未见嫌隙。三党互相诘难,苏颂身处其中,并未依附任何一党,经历了多次沉浮,苏颂对政治更加看清,再入朝堂处处小心翼翼,相比复杂的政争、党争,苏颂更愿意沉下心做学问。元祐元年至元祐三年苏颂致力于浑仪研究,元祐四年至元祐七年苏颂仍然将精力投于水运浑仪,并于元祐七年制成元祐浑天仪象。

苏颂向来给人博学多识、明习典章的印象,不立党援,不卷入政治纷争,面对微妙的政治局势,苏颂表现得很有远见,尊君主,行礼仪,政治态度温和,这样的表现,正适合元祐“调停”的需要。元祐五年(1090)的“调停”风波,调和新、旧两派的分裂。李焘《长编》云:“时宰相吕大防、中书侍郎刘挚建言,欲引用元丰党人,以平旧怨,谓之‘调停’。”高氏试图将一些立场不甚鲜明的“熙丰旧臣”引入朝中,以缓和局势、稳定哲宗的情绪;但另一方面,这些安排又不能威胁到当前的政治路线。苏颂的政治态度温和,年事已高,素有人望,因曾反对擢升李定,在反变法派内部有着极高的赞誉,同时对垂帘体制的危机有深刻认识。直到高氏去世时,三省宰执安排如下,左相吕大防、右相范纯仁,守门下侍郎苏辙,尚书右丞郑雍。吕大防、苏辙是元祐路线的贯彻者,范纯仁、郑雍则是调整派。

苏颂为相期间已经看清了,在元祐中枢体制中,平章军国事、宰执间差等有序的权利分配机制们都是围绕着高氏垂帘,未考虑哲宗本人的地位。到了哲宗成年期,这一体制的危机也逐渐显露出来,苏颂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并试图补救,《宋史·苏颂传》称其“器具闳远”确实很恰当,苏颂从就任侍读开始,与哲宗有接触频繁,苏颂以礼自持,任侍读期间除了为哲宗答疑解惑,还对哲宗的情绪多有照顾,多以鼓励的言语开导哲宗,他进的书都与历史有关,引导哲宗做一名明君,没有程颐那般古板,自命不凡。一个衰朽之年的老臣,在众多侍读中显得并不出彩,最不招人注意,苏颂的处世性格,他注定会成为一位边缘大臣。苏颂真正任宰执时,高太后垂帘已经被大臣有所议论,苏颂在奏事时也对哲宗多加考虑。君主年幼,众臣不重君主反敬高氏,颇有牝鸡司晨的态势,苏颂作为宰执一员,以身作则,“方颂执政时,见哲宗年幼,诸臣太纷纭,常曰:‘君长,谁任其咎耶?’每大臣奏事,但取决于宣仁后,哲宗有言,或无对者。惟颂奏宣仁后,必再禀哲宗;有宣谕,必告诸臣以听圣语。”这样的行为在整日争论不休的朝堂上给了哲宗些许慰藉,也为后来苏颂免于“绍圣绍述”期间的贬谪埋下了伏笔。苏颂任宰相期间,起带头作用让久不能亲朝政的哲宗有机会发表看法,感受到帝王应得的尊重,每一次选择的结果看似有如神助,很精确的错了意外事件,实则人臣无私的写照,衰朽之年,没有资历的依凭和皇帝的看重,淡出政坛,苏颂虽为官多年,却不同于言官善于谏言,在朝中从不树敌,不立党援,不参与政治斗争,早在熙丰变法入狱期间,苏颂眼见苏轼被变法派李定构陷,反变法派众人怕牵连自身,不敢为苏轼进言,苏颂就已经对朋党早已丧失信心。

苏颂任宰相前后,朝中变化,苏颂在任期间实为元祐党人的最后辉煌,随着哲宗亲政而土崩瓦解,哲宗亲政后,变法派重新执掌大权,如司马光废变法般,将矛头直指反变法派,立元祐党人碑,大肆排轧反变法派,苏颂身在元祐,在变法派试图将其划入元祐党人时,哲宗出面庇护,由此苏颂得以安享晚年,而同期的元祐诸臣,如:吕大防、苏辙、苏轼等,被一贬再贬或贬至极南偏远之地,或在贬谪过程中死去,结局甚是凄凉。

宰相苏颂的一生,从政58年中,任职地方,政绩斐然;任职中央,尽职尽责;使辽贺寿,不失国体,从来不乏政治头脑。修医书,编史书,造仪象,实为百科全书人物。一生与世无争,不立党援,以礼自持,“当血气方刚,则进思尽效;乃股肱既竭,则退免为官”。其为官之道力求做纯臣,在复杂政局中依旧牢守本心。宰相苏颂的为官之道可以归纳为:一、不立党援,与世无争;二、认清形势,取舍得当;三、正视朝纲,恪守本分。

猜你喜欢
党争苏辙变法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徙木立信
苏辙骂皇帝不为拆台为补台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徙木立信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研究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