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2019-01-13 21:45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一中心小学杨玉梅
家长 2019年36期
关键词:闽南人闽南归属感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一中心小学 杨玉梅

在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发展的如今,很多学校从各方面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和结合。借万物为教育所用,在万物中探寻教育的本质。闽南范围内的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地推进闽南文化特点教育,意在将本土化特色与教育进行结合,让学生在浓厚的本土化教育中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闽南文化是华夏大家庭中的一员。闽南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程,伴随不断的社会发展和变迁,其内涵不断丰富,经过相关学者的研究,将闽南文化的精髓概况为重乡崇祖的生活哲学、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重义求利的价值观念等。可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其中。

一、重乡崇祖——归属感的培养

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潜意识理论,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东西。

闽南文化中的重乡崇祖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扎根于生活的各方面,例如强调家族族谱,建祠堂,传承母语闽南语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和活动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淡化,而且在时间的长河中被保留和传承下来。长大后的闽南人对小时候村子里的民俗活动和节日,还有一些固定的节日仪式等都有很深的印象,每当遇到类似的场景或这些场面的回忆和,心里都有一股熟悉的味道,唤起内心那份“古早味”的闽南味道。

归属感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归属感使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多一个层面,对自己的身份多一个认识。我们提倡学生了解和参与这些传统文化和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这些生活实例来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让学生不仅增加了归属感,而且对自身的“闽南人”身份产生自豪感。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以“我和爸妈有话说”为主题的讨论中,可以换位思考爸妈身处的时代和环境,创设情境,带学生回到父母身处的闽南文化环境中去感受爸妈的生长过程,体验不同的成长经验。增加学生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增加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爱拼敢赢——积极的人生奋斗观

相信您一定听过“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歌词,这首《爱拼才会赢》作为闽南歌曲的代表,传唱整个中国甚至其他大洲。闽南社会是一个移民性质的社会。移民使闽南人为了生存下来而产生拼搏意识。闽南地区,这种拼搏精神不只是男同胞才有,它也深深流淌在女同胞的血液之中,例如著名的惠安女与霞浦女。历史上,特别是元朝以来,闽南地区作为古代世界著名的通商大港,视野因之更加开放的闽南人漂洋过海,不断在世界各地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靠着这份拼搏精神,不断发展经济,成就了今天影响全国的“泉州模式”“爱拼才会赢”作为全体闽南人的精神气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人生奋斗观。例如同为闽南的漳州人民,则有安于鱼米、花果之乡的心态。泉州人的“爱拼”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对人生积极追求的心态,是一份对挑战的自信,是对自己的一份鼓励。在课堂外,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闽南名人的传奇经历介绍,名人故居的参观,相关歌曲欣赏,举行民俗比赛等方法,让学生耳濡目染,吸收这份激励的精神,内化为本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重义求利——优秀的传统价值取向

闽南人的创业和经商能力极强,文化底蕴浓厚,亦商亦儒成风。在千百年之前,闽南人善于经商的形象早已闻名中外。“卖三占钱土豆也要做头家”的理念已经深深植入闽南人的头脑中。《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世界华人富豪中,资产20亿美元以上者,闽南人约占60%。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却催生了“各顾各家”“自扫门前雪”的社会现象。我们追求自己的成功和利益,但是不能忘却身边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不能忘记哺育我们的家乡。这是我们需要不断教育给下一代的价值观取向。

结合闽南名人的故事,参观名人故居,开展主题心理健康活动等形式,让孩子在活动中耳濡目染,体会“重义求利”的传统价值取向。在心理健康课上,通过对何为“成功”的辩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成功,联系闽南文化中的价值观取向,我们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成功,树立符合身心健康的个人价值观。在自己有所收获的时候,对周围的人,对社会进行馈赠和分享。良好的价值取向对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支持和促进作用。

闽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形成背景,创造和塑造了闽南人传统性格上的延展性、进取性和开放性。这是闽南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延伸。当前,开展闽南文化研究,既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需要。

充分利用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使其促进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开展闽南文化特色教育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和行动的重要任务和方向。闽南文化中有许多珍贵的内涵和精神值得我们去挖掘,教师应结合学校教育,进行传统文化的演绎和解读,让孩子们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仍不丢失闽南传统的精髓和光芒。

猜你喜欢
闽南人闽南归属感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华侨华人移民历史概述以及人文精神探析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从张氏族谱看客家人与闽南人的异同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