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我国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研究

2019-01-14 06:58王先亮李保安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精细化体育研究

王先亮 李保安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大数据是指通过规模化、繁杂化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管理的数据集合,精细化管理是将学校体育精确、细化至学校家庭社区、工作流程、学生个体等的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推动学校体育向精细化管理转型的研究,对于深入学校体育管理理论探讨和解决学校体育现实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近年来,大数据研究风生水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创新发展的“数据力量”。学校体育管理亦不例外,学校体育大数据应用与研究逐渐兴起,学界对学校体育大数据的概念、价值、影响和应用进行了宏观性阐述[1],但是总体而言,内容偏少,缺乏新型方法的应用(大数据研究方法)和特殊规律的深入研究(与学校体育实践紧密集合),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本研究拟利用大数据理论和工具分析大数据在学校体育管理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由规范化向精细化转型的现状,探索大数据时代学校体育向精细化管理转型的研究框架。从而在学校体育领域引入大数据和精细化管理的新型视角,构建大数据时代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研究体系,提供改变学校体育政策执行不力以及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新型路径。

1 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

1.1 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大数据驱动下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转型涉及到大数据、精细化管理和学校体育,通过中国知网(中文)、万方全文数据库(中文)、Web of Science(外文)和Science Direct(外文)等检索上述3个关键词所涉及的主要研究成果,以此作为本研究的主要数据。

2)主要方法:为此,本文将采用文献计量、大数据分析、精细化管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数据时代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的问题进行探讨。

1.2 研究进展

1.2.1 精细化管理兴起并深入行业管理

现代管理理论划分为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3个层次,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的第二层次[2]。精细化管理是源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Taylor的科学管理(1911年),是将传统管理深入和细化的管理模式,强调组织分工、管理流程等方面精细化和标准化,以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管理效能,组织再造、流程优化、标准生产、零缺陷和ERP等成为了精细化管理的代名词。之后,逐渐衍生出精益化生产、戴明质量管理、Kaizen成本法等管理方法。

1)精细化管理的认知多元化。学者们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存在巨大差异,分析以往研究可以总结为理念论、方法论、阶段论和过程论4类[3]。第一,理念论。认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贯穿现代管理的每一环节,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基础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和细化的现代管理理念,强调形成精准精确、高效执行的组织文化[4]。第二,方法论。将精细化管理视为现代管理中的一种方法、工具或管理模式,将精细化管理思想贯彻到每个环节的管理模式[5],是为获得更高效率和效益从而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6],把全部管理对象分解和量化为具体的数据、程序、目标、责任等。第三,阶段论。精细化管理是对传统管理、粗放化管理基础上的精耕细作和升级改造,精细化是管理发展的必然阶段,是现在和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必经的历史考验。第四,过程论。精细化管理是在规范化和标准化基础上,对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强调“精确、细致、深入和规范”的全面管理,是企业等管理中的精细化改造工程。综观精细化管理研究的历程,理念论、方法论、阶段论和过程论仅反映了精细化管理的某一个侧面,对精细化管理的认知须更加深入化和综合化。

2)精细化管理的流变。精细化管理并非孤立性的产物,而是孕育在了管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之中,是在管理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管理体系。在古典管理阶段,精细化管理的萌芽已经呈现。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管理思想体现了以动作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理念,韦伯、法约尔等提出的组织管理理论中出现了分工、职能等精细化管理的基础要素[7]。现代管理科学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理论等学派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精细化。如管理科学学派从标准定量化、数学模型优化、现代技术应用的角度提升管理的精细化和标准化水平[8]。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精细化管理广泛在我国传播,精细化管理论著大量出现,并且精细化管理在政府管理、城市管理、酒店管理、税收管理中普遍应用。学校精细化管理研究也层出不穷,学校精细化管理理论、大学管理精细化、学校后勤精细化管理、教学精细化管理等成果相继涌现。从发展趋势分析,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研究也必将加速提上日程。

1.2.2 学校体育管理研究亟待深入

伴随学校体育的产生,学校体育管理便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性课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宫畑虎彦和宇土正彦先后出版了《学校体育管理》和《学校体育的经营管理》两部著作,对学校体育管理的概念、教学管理、比赛管理、设施管理评价、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9]。后期学校体育管理的专门性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在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等领域出现了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如美国的查尔斯·布彻尔和马奇·克洛迪所著的《体育运动管理》中介绍了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管理,伯尼·L·帕克豪斯在《体育管理学》(第4版)中,重点介绍了学校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0]。

国内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张瑞林教授主编的学校体育管理学是研究内容广泛、时间较新的集大成者,以教材的形式呈现了学校体育管理规律及原理、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与职能、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学校体育课程管理、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管理、课余训练管理、课余体育竞赛管理、体育师资队伍管理、体育设施管理、学校体育经费管理、学校体育文化管理,、学校体育知识管理、体育专业与学科建设[11]。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第一,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对象覆盖了大中小学和学校体育的不同方面,包括了高等学校、中职院校、中小学体育管理的阶段性研究,不同阶段的学校体育管理存在不同的体系并呈现出不同的管理规律,适应规律实施管理是学者们的共识[12]。第二,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广泛,包括了学校体育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组织领导、学科评估、教研组建设等横向内容研究[13,14],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体系与职能职责的不匹配性是当前学校体育管理最大的问题。第三,学校体育管理研究视角偏重宏观性,这与基础性研究的缺乏密切相关,多从宏观层面、综合视角研究学校体育管理。随着研究的深入,具体化和操作性强的研究成为了趋势。第四,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以往研究方法多以逻辑分析、文献综述等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当前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和数理统计、数量模型等定性研究方法逐渐引入。

1.2.3 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有待加强

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2014年学校体育大数据的研究逐渐增多。分析国内已有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内容,总体数量偏少,主要进行了学校体育大数据的描述性和预测性研究。李鸿江(2015)等对体育领域大数据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体育行业应用大数据的作用和途径等基本内容,并认为当前学校体育领域的大量数据被束之高阁,缺乏综合性的开发和应用,未来学校体育是大数据重要的应用和发展领域[15]。向宇宏和姚蕾(2016)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学校体育的改革,应用大数据有效促进学校体育政策制定模式向数据驱动转变、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功能回归、重构体育教学评价、完善学生体质测试日趋,同时隐私保护、人才匮乏、观念固化等挑战也随之而来[16]。以学校体育和大数据为主题词,共检索到30篇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学校体育大数据相关研究情况如下:

1)研究成果总体趋势分析。2013年研究数量开始大幅度增长,论文数量达到了13篇,2015年到达顶峰论文数量达到21篇,但2017年又下降为4篇。如图1所示。伴随着国内大数据研究热,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也逐渐启动,但研究中由于宏观性较强、理念性研究缺乏技术、实践研究支持,又出现了研究成果数量回落现象。该现象也进一步验证了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向深入、专业化转型的现实问题。

图1 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趋势

2)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的节点与关键词共现。如图2所示,从已有研究成果的节点分析,中心性节点为学校体育(出现频次大于3,网络关系最为密集),大数据节点的中心性不显著,临近中心节点为全民健身和数据分析。主要关键词为学校体育、大数据、问卷调查、学习过程、体育教育、体育教学、文献资料和体育健康,研究的方法也比较明确主要以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为主。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中大数据研究偏弱,中心性不明显;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与文献资料为主,无法适应大数据技术研究的需求。

图2 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节点与关键词共现

图3 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成果分布

3)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成果分布。如图3所示,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成果中,学科分布以社会科学为主,信息科技、数据分析等方面相对匮乏;机构分布数量偏少,并且缺乏具有相对优势的机构,反映出学校体育大数据研究中缺乏具有成熟的团队;基金分布中以其他类型和缺乏基金资助为主,反映出学校体育大数据的研究得到基金支持偏少。

总之,以往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多以“自上而下”的视角宏观地研究学校体育,这也导致了学校体育管理宏观性研究成果多且缺乏具体性管理方案,体现为当前的政策法规不少而执行不到位。伴随精细化管理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提升管理效能的作用日益显现,“自下而上”从学生、学校等个体出发研究学校体育的具体管理模式(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成为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的重要需求。分工、制度、数据、标准化等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无疑为精细化管理创造了更为可靠的条件。当前学校体育大数据逐渐成型,学校体育管理逐渐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成为研究和发展的重要趋势。虽然大数据研究风生水起,但总体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更是凤毛麟角。对于大数据宏观性的研究较多,行业性和领域性的大数据研究缺乏,以大数据为手段的管理和应用研究有待加强,未来大数据理论必将向更深、更细的领域拓展,其中学校体育无疑是重要的一方面。学校体育管理正处于规范化向精细化过渡的阶段,伴随法律政策的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已逐步规范化,但政策执行不力、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仍然存在,亟需通过精细化管理解决上述问题。而大数据理论与工具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学校体育利用大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条件。

2 大数据时代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研究内容

大数据时代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实质是利用学生、学校等体育大数据自下而上建立精细化、立体化、全方位、网络化的管理方案。因此,未来研究中应在明确大数据下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表征与效能的基础上,分析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从学生个体的大数据参数出发,研究大数据集成与分析、精细化管理机制与路径,最终利用大数据构建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的最优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的概念、表征与效能。分析大数据、精细管理工程、系统仿真、最优模型、流程再造等理论依据,界定大数据、精细化管理等核心概念。分析大数据下学校体育发展表征、精细化管理表征以及大数据与精细化管理在学校体育中的效能。

2)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的矛盾与挑战。探讨大数据下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阻滞性因素,明确利用大数据进行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面临的数据化和标准化挑战以及大数据时代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的条件与保障等。

3)大数据集成与分析。研究学生和学校的体育大数据指标参数,分析从学生个体大数据向精细化管理转化的数据链,将其项目喜好、体质测评、活动参与等数据转化为课程设置、健身指导、活动组织、成绩评价的依据。构建学校体育管理大数据支撑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体质测评、活动参与、家庭参与等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剥离与整合)、数据分析(加工与分析)、数据应用(决策与应用)和数据可视化等。

4)精细化管理的机制与路径。大数据上升为宏观管理——整合学生和学校个体大数据管理,上升为网络化和立体化的宏观层次的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大数据下精细化管理机制与路径——战略目标、体制机制(管办评分离与家庭、学校和社区整合)、政策法规(制度保证)、工作流程(标准化管理)、绩效考核(关键控制点、模糊评价)和组织文化(环境和文化支撑)。

5)大数据时代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的系统仿真与优化。以山东省为例,对精细化管理方案进行系统仿真,提出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各干各事、各考各评的精细化管理思想,建立简约化、流程化、定量化、信息化管理流程与方案。

3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学校体育全面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学校体育处于规范化向精细化管理过渡阶段,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举措;第二,大数据是实施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大量的学生体质健康等数据有待开发利用;第三,学校体育大数据管理体系应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等内容等;第四,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应包括管理体制、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考核评价和组织文化等。将大数据理论与工具、精细化管理引入学校体育之中,介入Map Reduce和系统仿真等新型研究方法,将有效弥补我国学校体育管理领域大数据应用和精细化管理研究匮乏的问题。以大数据为背景开展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研究,将有利于打破自上而下的研究范式,自下而上从个体化的学生、学校角度出发,研究大数据下学校体育精细化管理方案与综合运行机制,推进学校体育管理向精细化、人性化层次发展,为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精细化管理方案。

猜你喜欢
精细化体育研究
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