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

2019-01-14 09:33江苏省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冯宇顺
家长 2019年28期
关键词:体验性正方体小数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 冯宇顺

一、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都处于浅层阶段,教师在实施体验性学习时应注重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可观察和触摸的真实性环境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为例,该章节教学目标为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顶点、棱、面、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基本特征,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建立图形表象过程,增强空间观念的同时积累图形和空间的学习经验。首先,教师引入新课,先为学生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并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之后将许多的纸张堆在一起问学生这是长方形吗?之后借助现代多媒体为学生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其次,让学生用手触摸长方体纸盒的面,学生触摸后会感到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下长方体的纸盒并提出问题:“有何感觉?为何会有这种感觉?”明确告知学生长方形会占有一定空间,而这种占有一定空间物体形状可称为立体图形。这种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为了促使学生参与其中,数学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积木堆积图形,并和同桌相互讨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促使其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经过动手操作提升形象思维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紧贴学生现实生活

数学实践往往和学生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也是促使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的最佳途径。数学教师应围绕学生生活选取教学素材和情境,不仅可以有效渗透数学知识,更能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大部分小学生都具备相应的生活技能和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开展体验性教学时就可从生活角度着手,当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共鸣时就会激发学习兴趣,高效掌握数学知识。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数学教师就为学生提出以下教学案例,小明和小红去郊游,他们一共带了1个芒果蛋糕,2个桃子,4瓶矿泉水,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分配上述食物?”学生有不同回答,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两人的喜好程度分配食物,也有的学生说应该给小明多分一点,因为小明是男生,胃口要比小红大。但女学生则表示不赞成,因为外出郊游十分劳累,小红吃的并不会比小明少,经讨论只有平均分食物才会体现公平,由此得出将草莓蛋糕平均分为两份,两个人都能吃到,此时教师问如何运用数表示问题?该问题已超出学生已有认知结构,通过对其他两种食物平分得出的结果为1个苹果和2瓶矿泉水的对比。通过此案例可以让学生明确体会到,当一个问题看似不可解决时,人们会创造全新的字符或形式表达概念,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是发明和创造两者兼具的学科。

三、借助问题开展实践

问题实践教学模式基于数学教学理论,主要强调问题纽带作用,即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开展教学,最大限度地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其主动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先在黑板上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3个单位并提出两个问题:“大家在测量教室或黑板面积会选哪个单位?”“测量借书卡或公交卡的面积会选择哪个单位?”学生:“我觉得运用平方米测量教室或黑板的面积比较合适,运用平方厘米测量借书卡和公交卡面积较为合适。”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平方米大,平方厘米小。”教师:“请问你是如何知道的?”学生:“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米大于分米大于厘米,米比厘米要大,因而平方米就较大,平方厘米会相对较小。”教师:“这个推理和猜测非常大胆,思维很活跃,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来试一试,请大家同桌合作测一测。”上述教学中,数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以学知识和新知识相结合,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充分调动学生脑海中存储的面积相关知识,进而有效开展体验性学习活动。

四、拓宽时空,关注体验

数学体验性学习活动不拘泥于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后参与数学实践研究活动,激发学生思维。在课前学习研究中,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研究素材,既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关注生活体验。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含有小数的信息来理解小数意义,学生在课前的调查中,把含有小数的金额和平时生活中几元几角进行对比,促进小数意义和小数实际应用的理解,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体验数学知识的来源;在课堂学习中,有了课前研究的基础,再加上小组同学的合作实践、全班的交流调整,起到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在课后的拓展学习中,可以设计好数学实践要求,将数学学习体验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后,运用课堂上所学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可以课堂上数学体验性学习,课前和课后也可以进一步开展数学体验性学习活动,通过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时空,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以一定是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效融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促使学生在探究、合作、自主氛围中学习,对提升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体验性正方体小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给正方体涂色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性操作分析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