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骨科临床教学进展

2019-01-14 02:32梅其杰莫崇朗尹利军袁长深徐张杰郭锦荣曾超段戡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2期
关键词:临床教学骨科互联网+

梅其杰 莫崇朗 尹利军 袁长深 徐张杰 郭锦荣 曾超 段戡

摘要:时代变迁,教育环境、学生的素质及要求、教育方法亦随之变化,既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骨科临床现代化教学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及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深入,医学教育面临着教育方式多元化的挑战和变革。因此,互联网医疗教学平台应运而生,迅速成为重要手段。

关键词:互联网+;骨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2-0236-02

医学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质量问题。骨科临床教学作为医学外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但复杂、操作性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因此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应的骨科知识。当前的新形势下基于“互联网+”的骨科教学模式可以提供图文并茂的知识信息及生动形象的微课程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模式,更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从而提高骨伤科临床教学质量。

一、基于互联网医疗教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微课教学。其特点以微视频、微教案以及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教育者为弥补传统临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微课结合医学临床教学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时代“弄潮儿”,随时随地学习,内容少,效果立竿见影,深受师生们追捧。

微课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有研究者将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临床示教之中,与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微课组在许多量化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组,表明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1]。一项随机分配的骨科临床教学研究发现微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对重要的执业能力如临床诊疗思维方面的培养效果要比传统组明显[2]。另外,研究还显示使用微课教学,学生的教学成效明显得到提升。

因此,有人认为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临床专业技能,提升教学满意度[3]。然而,部分教育学者持否定态度:因其只适合于学习自律性强的学生,对于自律性差的学生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利于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适合于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适应的课程有限制性等不足。

2.慕课教学。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共享”理念。将以视频为主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发布到网上,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给全球学员学习。其具有开放性、低成本性、主观能动性、交互式学习等特点,被喻为初学者的启蒙方式。体现在:学习者更易集中注意力,讲授者课程实际教学更注重内涵,优质资源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进行共享,学习更加自主。

有报道称,骨科临床教学,慕课课程的开设在给我们提供广阔、便捷、优质等高等医疗资源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缺乏便于监管的评价体系及科学的考核方式等,因此难以保障较高的教学质量。一项观察,发现该模式在提高学习兴趣、考试成绩等方面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明显[4]。另外,有结果证明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得到提高[5]。

但是,与其他教育方法比较,慕课可能难以出现欢快的气氛,课堂中集体聆听、相互感染的气氛将不会出现,课堂中临时生成的问题和精彩亦不会有。这些,使得教师难以接受——教学本身的愉快感、成就感、存在感没有了。

3.翻转课堂。将知识讲授过程移至课堂之外,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典型教育模式。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导者,而教师则转换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此方法应用到骨科临床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

历史证明,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其真正理解书本知识和掌握临床技能。在对翻转课堂在骨科教学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后发现该教学方法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控学习进度。结合现代教学工具、环境、学情,研究发现:高等医学院校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一些教学先行者的研究显示:试验组学生在理论考试及教学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6]。国内部分教育探索者应用该教学模式与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组比较,得到相同的结论[7]。然而,亦有教学专家提出:学生用手机观看视频,课下用微信进行交流,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好。条件是中学生人手一部手机,而且人人都上网,恐怕不好办。因为教师不再面对有思想的学生,而是机器,课堂的激情不再。这样,将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初心。

二、基于“互联网+”在骨科临床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传统教学方式和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方式各有优缺点。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授课者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需要随时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此外,授课者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指导学生的学习也至关重要。而在新型教学方式中,如果过于强调授课形式的丰富而忽略教学内容的重点,加上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则不利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因此,目前而言,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骨科临床教学模式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二者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讨论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都是近年来较为新颖的互联网教学方法,三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微课是“点”,慕课是“线”,翻转课堂则是使用慕课、微课进行课堂教学,实现课堂翻转的教学模式。以上三种教学模式在全国临床医学界呈现迅猛发展之势得益于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这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同时也要求我们骨科临床教学者进行教学模式变革。

实验心理学家Treichre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源于视觉,11%来源于听觉,1.5%来源于触觉。由此可见,三种新型教学模式可将传统单一的听觉通路刺激增加为视觉和听觉联合的刺激,能够让学生参与诊疗互动,在刺激学生感观的同时,也调动学生思考,克服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兴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全面,传统的骨科临床教学模式受到的挑战也将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亦要看到其不足,不能一味追求新鲜、崇洋媚外、照本宣科,那将失去我们既有的优势,也会失去教育的初心。充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进教育,发挥我国的传统教育优势,二者有机结合,做到取长补短,着力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精华,探索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时代教学模式的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才能将我国的教育事业推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聂茂,杜宇,刘洋,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在骨科临床示教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5).

[2]孟海.微信网络平台在骨科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医学教育管理,2018,(04):295-299.

[3]陈彦名,谢松林,夏晓丹,李匡文.微课在骨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8,(08):914-915.

[4]梁其彬,郑晓辉,欧阳崇志.中医骨伤科学MOOCs学习交互模式改进与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02):33-34.

[5]边卫国.慕课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7):288+290.

[6]朱江龙,陈跃平,章晓云,董盼锋,陈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244.

[7]汪洋,馬俊,李国庆.翻转课堂在国际留学生临床医学骨科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7,(12):1462-1463.

猜你喜欢
临床教学骨科互联网+
浅析医改影响下的临床教学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