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德伦理视阈下当代大学生品格培养研究

2019-01-15 06:22李云泉
山西青年 2019年7期
关键词:美德品格道德

李云泉

(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美德伦理学的根源可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对于品格的探究要上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品格”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原意是烙印,指在硬币上刻下标或印盖的封印等。在《辞海》中,“品格”有两种解释:一是“品质、品行”;二是“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西方传统社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道德品格培养,中国儒家也曾提出“仁者不忧”,良好的品格占据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地位,一个成功的人,大多具有较高素养、心胸开阔、品格高尚的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广大青年的谆谆教导中指出要,“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可见培养一个良好品格的重要性。结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代大学生品格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前途和命运。

一、品格培养的重要意义

美德伦理学观点中,人类活动的最高目的是幸福。从个体角度来看,完善的品格会提升个体相关生活能力,有助于个体实现幸福生活;从群体角度来看,个体在群体这个维度之中,个体的发展有利于群体的发展。品格具有个体的性格特质,表现在外部的行为和内部的认知、态度、情感等。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其《品格的力量》中指出“品格是个人和民族发展的基石和力量源泉,是世界发展最强的推动力。”①高校作为培育专门人才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培育新时代大学生良好品格的职能,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遵守道德规范,还要运用自身具有的智慧来指导自己实践,从而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品格。

二、当代大学生品格培养困境

品格培养是一种教育现象,以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通过为对象创造环境、设计目标、达到预期状态。学校的品格培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可谓是贯穿于一个学生的始终,是一个分层次、有梯度的系统工程。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冲击势必会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品格培养。

(一)重书本知识传授,轻综合素质修养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高校承载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任务。大学阶段的专业教育是一项基础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学习,更是培养学生一种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会存在固有的“集中式”教学、学习行为,导致创新思维能力不强。虽然学校会有综合素质能力加分,但也仅仅局限于学生担任何种职位、参与何种项目、获得何种证书等,没有大范围开展类似于学生道德品格竞赛之类的活动,导致学生从主观意识方面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高校最终以期末成绩判定学生的水平,无疑会对学生有一种以分数为重德价值导向,导致学生在平时及期末的考试过程中出现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诚信,是一种诚信品格上的一种缺失。

(二)重德育教育管理,轻感知道德践行

德育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准则,被广泛应用于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相联系。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施主要是抓课堂教育,以一种辅修课程的方式进行开展教育,存在一定“知识本位主义”的倾向,而这种课程式的教育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从主观上认为德育教育课程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对自身德育的提高意义不大。课程的结束,是以一种论文形式作为期末作业,更多的学生是将一些知识理论堆砌成一篇德育论文,失去了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重外在形式表现,轻内在慎独自律

当代大学生受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双重影响,特别是在现实背景下,有许多大学生逐渐出现道德缺失现象,其本质原因是在于没有将道德作为一种根植于内心的修养。大学生受“利益”的影响,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有知行不一、意志薄弱的表现。慎独,就是要求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够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简而言之,要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对于大学生来说,慎独不仅仅是一种良知,更是一种修养。孟子有云:君子慎独。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严格要求自己,都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与称赞。在反观自身的同时,就能准确地把握好做事的尺度。自律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基础,是要合理把控自己的情绪与思维,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主动行动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品格培养路径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明确提出了“品格即命运”的思想,品格塑造了一个人的命运,也会决定整个社会的命运。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主力军,肩上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品格不仅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更进一步影响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优秀品格是高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

(一)重视经典文本阅读,深入开展美德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美德伦理思想逐步形成关于社会道德现象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独特的道德智慧。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更要重视对一些经典哲学文本的阅读。经典文本的阅读,才会使当代大学生对美德伦理感到亲切有味,实现与先哲的对话。对一些经典名句、美德箴言,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与领悟才能更加深刻,才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培养良好校园精神,激发学生追求独立品格

大学校园作为教授学生知识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全方位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精神决定着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对在校大学生的言行举止、道德品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校园精神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的教育明显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有更深层次的作用。良好校园文化使得大学生的头脑更加开放,培养具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生在参加各类活动的过程中,流露出的不仅仅是个人才能,更能从活动出体现大学生独立品格、高尚道德的追求。

(三)践行“三贴近”原则,正确引导学生品格养成

当今大学生已接近00后,要想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就必须要坚持以生为本,为生尽责。在培养大学生品格的过程中,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主动学习新鲜事物,学生所关心、关注的就是工作的指南针,只有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与大学生一致,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品格教育。道德情感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意志,情感体验作为一种外在的重要条件,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波动,在大学生思想上有波动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疏导,将品格培养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四、结语

美德伦理的价值导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品格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底线伦理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去努力。对于大学生的品格养成,需要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需要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维度通力合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反复锤炼。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一只燕子造不成春天,一个白昼的、一天的和短时间的德性,也不能给人带来幸福和至福。”②“止于至善”是大学的最高理念,也是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最高追求,更是大学生品格塑造的最高境界。美德伦理下的品格培养,会极大激发当代大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我价值。将自我完善不断转化为内在动力,在新时代下真正成为可堪重用的人才。

[ 注 释 ]

①[英]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宋景堂,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②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

猜你喜欢
美德品格道德
诚实是美德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美德威:让学习音乐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