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效果及其并发症

2019-01-15 04:16黄永伦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34期
关键词:白内障

黄永伦

【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效果及并发症,总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对比两组术后眼压,术后第1、3、9、12周的裸眼视力,比较两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48 h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3、9、12周裸眼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具有快速恢复术后裸眼视力、有效控制术后眼压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超声乳化摘除 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超高度近视 白内障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ataract complicated by ultra-high myopia, and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 From January 2018 to May 2019, 60 cases of ultra-high myopia with cataract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phacoemulsification +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naked visual acuity at 1, 3, 9 and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The effective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Result: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12, 24 and 48 h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aked vis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1, 3, 9 and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ive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exact effect, high safety, rapid recovery of naked eye vision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surger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hacoemulsification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Ultra-high myopia Cataract

First-authors address: Guiping Peoples Hospital, Guiping 5372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34.010

近視度数达到1 000度以上称之为超高度近视,此类患者因晶状体液化、虹膜变薄通常伴有视网膜病变和晶状体代谢异常,易引起晶状体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而变混浊,最终导致白内障[1]。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眼壁和巩膜壁较薄,眼轴长度较长,大大增加了临床手术的难度[2]。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应运而生,既可矫治高度近视,也可治疗白内障[3],但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本研究对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效果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纳入标准:(1)屈光度≥-6D;(2)裂隙灯等检查确诊为白内障;(3)无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1)其他眼器质性病变,如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炎等;(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3)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病变;(4)有眼部手术史或眼部外伤史。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两组均在手术前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白内障类型,散瞳检查眼底病变,眼部A/B超检查晶状体视网膜情况,测量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应用SRK/Ⅱ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并根据术后视力要求选择人工晶状体。

1.2.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3 d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生产厂家: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327),4次/d,术前1 d进行结膜囊、泪道清洗,术前30 min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生产厂家: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5546,规格:5 mL)进行散瞳,1~2滴/次,共2次,每次间隔5分钟。

1.2.2.1 对照组 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体术式:(1)常规消毒,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387)10 mL和0.75%盐酸丁哌卡因注射剂(生产厂家: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839)等量1︰1混合液,球后神经阻滞麻醉;(2)上直肌悬吊固定,上方穹部作为基底制成结膜瓣,角膜缘作为基底巩膜瓣(呈三角形),在角巩膜缘板层做切口,分离到透明角膜1.5 mm处,注入黏弹剂;(3)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扩大切口,利用滑出手法将晶状体核取出,清除残余皮质;(4)间断缝合切口,清除残留皮质,再次注入黏弹剂,利用旋转法将人工晶状体植入,清除黏弹剂,完成手术。

1.2.2.2 观察组 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体术式:(1)常规消毒,采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生产厂家:爱尔康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60133)表面麻醉;(2)沿透明角膜12点钟方向位置作2.8 mm左右的切口,3点钟位置作辅助切口,根据植入的晶状体大小确定长度,注入适量黏弹剂;(3)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后,将乳化头伸入,通过超声乳化完全吸出晶状体核和皮质;(4)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并调整至适宜位置后,吸出黏弹性剂,检查无误后关闭切口,完成手术。

两组术毕均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生产厂家:爱尔康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60337)涂眼后包扎,术后均尽量不要低头,不可进行剧烈运动,避免外伤。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对比两组术后12、24、48 h眼压情况;(2)术后跟踪随访12周,记录术前和术后第1、3、9、12周的裸眼视力;(3)根据术后第12周视力情况,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评价[4],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优为术后视力大于0.5,良为术后视力0.3~0.5,差为术后视力小于0.3,有效=优+良;(4)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30例,男18例(20只眼),女12例(14只眼);年龄44~68岁,平均(59.42±5.81)岁;近视时间2~20年,平均(13.35±3.26)年;白内障病程2~10年,平均(6.74±2.83)年;晶状体(Emery)核硬度分级:Ⅱ级3例、Ⅲ级16例、Ⅳ级11例。观察组30例,男16例(18只眼),女14例(16只眼);年龄46~69岁,平均(58.65±6.02)岁;近视时间2~19年,平均(13.76±2.88)年;白内障病程2~10年,平均(6.49±2.76)年,晶状体(Emery)核硬度分级:Ⅱ级3例、Ⅲ级17例、Ⅳ级1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术前与术后12、24、48 h眼压情况比较 两组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24、48 h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3、9、12周裸眼视力情况比较 两组术前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隨访术后第1、3、9、12周,观察组裸眼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第1周与术前、术后第3周与术前第1周、术后第12周与术前第9周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周裸眼视力显著高于术前,术后第3周裸眼视力显著高于术后第1周,术后第12周裸眼视力显著高于术后第9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第12周,对照组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12周内,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24%,观察组为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71,P<0.05),见表4。

3 讨论

超高度近视容易并发白内障,主要原因是高度近视眼内营养代谢不正常,改变晶状体的囊膜通透性,晶状体营养障碍和代谢失常而逐渐发生混浊,继而发生并发性白内障[5-6]。研究表明,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早、发展缓慢,晶状体轻度至中度混浊,部分患者混浊非常显著,晶状体呈棕色、棕褐色甚至黑色或伴有悬韧带松弛或伴有晶状体不全脱位[7-8]。近年来,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值不断提升,迫切希望术后能早日得到满意的最佳裸眼视力[9-10],因此选择一种可以加快术后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手术方式,成为眼科医师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中,两组术后裸眼视力均有所提高,术后眼压均比术前有所下降,对两组术后裸眼视力进行对比观察,观察组视力恢复效果和眼压控制效果更为理想。有研究提出,自1967年Kelman首次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后,现如今全球超过85%的白内障患者采用该术式治疗[11]。但与普通白内障不同,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多为核性白内障,常伴有玻璃体液化和混浊、后巩膜葡萄肿、周边眼底视网膜变性、潜在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等病变,其晶状体后囊膜和眼球壁均较薄,易发生玻璃体脱出,悬韧带张力低易断裂,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较大[12-14]。

本研究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P<0.05),其中对照组的角膜水肿发生率占23.53%。说明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笔者分析是由于对照组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角膜内皮所造成的损伤较大。因此,术中操作应尽量轻巧细致,并注意相关操作技巧,进而达到恢复相对较理想的视力,控制并发症的发生[15]。人工晶状体的形状功能类似人眼的晶状体,是一种透明的可以提供接近自然正常视力的晶状体人工替代物[16-17]。本研究中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白内障患者眼内,使外界物体重新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达到看清周围事物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提高眼内组织的稳定性,避免视网膜脱离的情况。

此外,对本研究临床疗效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眼球内部的结构影响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能有效改善裸眼视力,且减少了手术造成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应指出的是,超声乳化摘除术对手术者的要求较高,若操作技术不熟练或术中操作不够细致,可产生相较囊外摘除术更多的严重并发症,如术中常见的超声探头和超声振动的能量对角膜及虹膜的损伤、晶状体核脱位进入玻璃体、玻璃体脱出等问题[18-19]。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具有快速恢复术后裸眼视力、有效控制术后眼压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冬冬,杨海军,易敬林.先天性白内障相关晶状体蛋白质基因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16,52(2):141-149.

[2]王双.超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7):73-74,77.

[3]石海涛,陈育尧,陈荣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4):90-91.

[4]伍俊.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及视功能恢复[J].哈尔滨医药,2016,36(3):235-236.

[5]谢巍.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130,133.

[6]严志强,陈翠妍,梁少玲.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疗效评估[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150-151.

[7]谭少健,蔡洁.重视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治疗[J].眼科新进展,2014,34(11):1001-1004.

[8]龙微.MSICS与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轴性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研究[D].泸州:泸州医学院,2013.

[9]李佳佳,陈彬川,帖红艳,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高危因素临床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4,34(5):448-450.

[10]李佳佳.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高危因素临床分析及处理[D].郑州:郑州大学,2014.

[11]迪力夏提·卡的尔,艾克莱木·艾尔肯.新疆维吾尔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囊外摘出术疗效的临床比较[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2,30(8):747-748.

[12]章旭峰,杨卫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估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2):53-56,60.

[13]陈艳.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测[D].郑州:郑州大学,2012.

[14]刘会英.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4):2594-2595.

[15]陈小娟,李艳艳,陈俊.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6):1136-1137.

[16]张帆,高玮,李雪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2):57.

[17]李湘宁,李晓云.人工晶状体的发展趋势及展望[J].光学仪器,2017,39(6):77-83.

[18]趙慧.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6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8):97-98.

[19]张琼,巫志勇.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大医生,2018,3(9):10-11.

(收稿日期:2019-09-01) (本文编辑:程旭然)

猜你喜欢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白内障常见4误区
当心药物导致白内障
白内障,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白色系装修会诱发白内障?
白内障要等到完全看不见再去做手术
活得够久,总会得白内障
过多晒太阳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