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借阅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9-01-16 03:19
山西青年 2019年23期
关键词:图书受众师生

王 怡

(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61)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借阅工作因融入了网络化、数字化的技术而更为便利,图书馆管理系统更好地分配着图书采购与借阅的工作,对借阅效率的提高以及图书馆功能的发挥有很好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图书借阅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一一改善,才能将其解决,确保图书借阅工作更顺利和高效。

一、高校图书借阅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学习工作非常重要的场所,也是借阅图书的主要阵地,师生要获得学术信息,就会享受到高校图书借阅的基本服务[1]。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均采取开放式的借阅服务模式为学校内广大的师生群体服务,师生可以自由出入图书馆,享受借阅图书的权利,进而营造了非常浓厚的学术学习氛围。但不可否认,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图书借阅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我国高校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在整体上还存在诸多缺陷。

(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相对贫乏

纵观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情况,还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价值较高图书资源的弊端,而占据较大空间资源但价值相对较低的图书资源却无人问津,这就导致高校图书馆整体的图书资源呈现出贫乏的现状,难以满足师生的借阅需求。一些图书馆为了满足内部借阅需求,通过超期还书的方式缓解,导致超期还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另外,图书馆图书续借的政策大多不够完善,容易出现如期限已到学生还未能找到替代资料的情况,于是无法准时归还,引发超期不还的结局。

(二)读者不全面了解图书借阅制度

在高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一些管理没有做到全面向读者科普相关规章制度的情况,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借阅受众师生群体对图书借阅规则制度的不熟悉,不清楚借阅的时间和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于是出现各种借阅行为不良的漏洞,出现图书破坏、缺损甚至丢失的问题。

(三)图书馆缺乏个性化服务环节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个性化图书服务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该服务是在“以读者为中心”基础上建立的服务模式,要真正实现图书馆的功能与价值,就要确保掌握广大师生的借阅需求和借阅行为,掌握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爱好,对师生的阅读需求进行合理预测,主动获取服务信息,提高服务质量[2]。但当前我国不少图书馆经营管理过程中还受到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无法做到精确分析读者需求。

(四)图书馆影响力和宣传力较小

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越来越多师生在日常教学和学习工作上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对图书馆资源的依赖大大降低,需求下降,再加上相关工作人员也缺乏对高校图书馆功能价值和开展活动的宣传,这就导致了整体借阅率降低,图书资源的利用率整体偏低,又直接影响图书馆功能价值的发挥。

二、高校图书馆借阅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受众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思想上不予以重视,比如较多的学生借走图书后不闻不问,不但不注意归还日期,也忽略办理续借的相关手续。其次是对借阅规则的不了解。以我市某所师范学院的图书馆为例,一些借书的学生并不知图书借阅时间是30天,续借时间是15天,而一些刚入校的新生更是不清楚借阅规则。再者是没能规范应用与保存借书证,在很多高校中,借书证已经联合学校的一卡通归并其借阅图书的功能,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借阅证已经过期,无法借书,于是寻求其他同学代借,而事后容易出现遗忘的情况。还有就是针对一些图书馆热门书籍的故意性超期情况,学生对超期惩罚不在乎,甚至据为己有,不予归还。最后是受众不熟悉图书馆具备的图书检索系统的相关功能,如一些师生很少应用检索系统服务,对预约、时限查询以及续借服务等功能一无所知[3]。

(二)图书馆方面的原因

首先,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并没有较为完善的图书借阅催还的制度,依赖受众的自觉性与纪律性,同时又存在与受众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获取图书借阅期限信息滞后的情况[4]。其次是高校图书馆对师生借阅图书的处罚制度还不够健全,目前国外已有很多高校应用了超期罚款的制度,但国内很多图书馆则未对超期罚款等相关问题予以重视并给予保护,在制度规定上比较粗糙,没有细化,更多是单一的罚款条例。如在调查中有学者发现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超期图书处理的惩罚方式是批评教育和限权处理,执行也不够彻底。再者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因各种原因出现图书馆计算机软硬件故障或网络故障等系统故障问题,还有突发性断电、临时闭馆等等,很多读者无法第一时间还书,无功而返,后又以繁忙原因遗忘,容易出现超期的情况。

三、高校图书借阅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一)主动向受众推送个性化书目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日常运营和借阅业务处理应积极应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分析高校师生借阅的行为习惯,探索出有效的规律,管理人员负责在文献管理系统中输入结果,由系统根据师生的喜好进行分析,汇总图书的借阅信息并分析规则,实现智能化推送书目信息给有需求的师生受众[5]。首先,可通过聚类分析的方式将个性化书目推送出去。应用聚类分析法整合热门图书的相关资料,在师生受众搜索图书时即时进行推送,比如一旦有受众查阅H类语言文字图书,那么电脑系统就能将该类热门图书的书名与封面即时显示在查阅的一边,进行有效的优秀图书推荐,进而确保高校图书借阅服务的整体质量。其次,要根据关联性的规则对推送的书目再做细化的主动分析,结合关联规则推送细化书目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广大高校师生借阅图书的积极性和阅读兴趣,对借阅率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有教师在系统上查阅336类图书,这时系统就将《高等数学教学》、《简明微积分研究》等书目推荐出来,让查阅的教师及时发现这些书目。

(二)实施读者分群借阅的相关制度

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定期应用数据挖掘的方式查阅和掌握高校师生在借阅图书方面存在的规律与频率,根据统计学的相关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借阅的群体中针对具体不同内容图书的借阅率,结合不同的群体创建并完善借阅制度,提高阅读工作处理的满意度,也加速图书资源的整体流通率,这有助于图书馆功能的全面发挥。比如结合信息化数据分析“活跃读者”的信息资料,掌握关于借阅次数等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增加同一类别的借阅书目,并延长受众借阅图书的时间,这样人性化的借阅制度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图书借阅的弹性度,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的某些阅读行为[6]。

(三)完善图书借阅的催还方式

对高校图书馆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而言,图书借阅的群体是非常固定的,主要为学校师生,大部分的借阅逾期归还为无意,比如教学工作繁忙,学习任务繁重或是忽略图书归还日期等等,图书管理人员要提高借阅服务,就不能将工作重心简单集中于图书整理归类上,要为广大师生受众提供更灵活的阅读服务。在催还图书方面,管理人员可应用多种方式进行,比如从管理系统中快速找出与核实借阅人的身份,在发现超出借阅期而未归还的情况时,要及时告知辅导员,交接催还工作,或是通过联系借阅人的方式进行短信告知催还。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站公布的形式公布借阅账号及借阅图书名,让借阅人及时看到,同时也让其他师生受众了解相关图书的借阅情况。

(四)创建高校图书借阅信用积分制度

在新的制度下,一旦有师生进行图书借阅,就要以真实身份办理本校的信用积分卡,用卡初期的积分为零,如果借阅人初次借阅的规定期限中没有出现如破坏图书、丢失图书和逾期归还的情况,就可以积累一定的积分,而一旦出现违规的情况,进行对应的扣分处理。在信用积分卡中,积分越高表示信用值越高,师生可以获得奖励或表彰,而图书馆则可凭借各种良好的借阅行为进行宣传,为广大师生受众树立榜样。在学生学期期末测评中可将图书借阅作为一项参考标准,以此来鼓励学生遵循学校和社会的制度规则,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如果一些学生的信用积分被扣除完,就将受到一定的处罚,比如义务负责图书馆的清洁工作等等,强化监督和规范的作用[7]。

(五)进行常规化的图书宣传活动

高校图书馆中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要将图书馆的宣传活动做好,并将其作为展示学校形象非常重要的窗口,让图书宣传活动进行得常规化,使广大师生受众更准确和方便地获取图书阅读资源,同时又能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首先,在进行图书的宣传活动中要注重热门图书的推荐,如通过定期数据挖掘和分析,掌握借阅情况,不定期归类热门书籍,并发布至图书文献管理系统中,以醒目的方式予以公布,引起广大在校师生的关注,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要以培训与讲座的方式进行宣传,如定期举办讲座、报告会和培训,内容包括告知广大师生关于图书资源检索方法等,确保师生掌握检索功能,加强互动,及时解决师生不了解的借阅问题,更好地享受图书借阅的服务。最后是以高校为依托,强化对图书馆品牌的宣传,要将图书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活动当中,发挥其优势,举办各种“图书品鉴节”、“读书文化月”等活动,将读书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提高图书馆发挥的影响力与作用力。在进行宣传时还可以以赛事的方式吸引师生的注意,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打造高校特有的阅读服务品牌[8]。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还存在诸多的借阅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通过积极推送个性化书目、完善读者分群借阅制度与信用积分制度、实施有效的图书借阅催还方式以及进行常规化图书宣传活动,增强图书阅读对高校广大师生的影响力,也让图书借阅的服务更人性化,还要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以高效的借阅与人性化的服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猜你喜欢
图书受众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图书推荐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